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笑江湖》是一部聚集了两岸三地新老笑星的贺岁片,作为一部贺岁档期的武侠喜剧,《大笑江湖》融合了多种喜剧元素,在喜剧性表演中展示出对经典权威的反叛和对传统秩序的颠覆,处处充满着游戏情趣,并显现出浓厚的后现代色彩。
[关键词] 《大笑江湖》 后现代 游戏化 戏仿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16
《大笑江湖》是一部聚集了两岸三地新老笑星的贺岁片,作为一部贺岁档期的武侠喜剧,《大笑江湖》融合了多种喜剧元素,在喜剧性戏剧表演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后现代色彩,造就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狂欢,给观众带来了娱乐享受。本文欲从影片中人物语言的游戏化、对经典的戏仿以及对传统武侠文化的消解三个方面来解读影片中的后现代特征。
一、人物语言的游戏化
《大笑江湖》通过运用调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故事情境和愉快的接受氛围,来实现喜剧性效果。调侃实际上就是一种嘲讽和消解,借助于语言和语境的不一致,能指与所指的不和谐,用近似于游戏的手段解构传统僵化思维,造成一个个语言笑点。如影片中河盗师徒(赵本山、程野)在船上打劫这段戏中,出场时河盗徒弟本想要威吓船客、营造出恐怖氛围,但却说出:“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我们是打劫的!”河盗师傅为了让船客交出钱时说的:“鱼儿离不开水,你们离不开船。如果不交钱,你们下水,鱼上船。”又如通过对同音词的借用和多义词不同意义的混用来解构语言在固定语境中应该传达的含义。如河盗师傅对小鞋匠翻看武功秘籍这一行为解释到:“认书就是认输”。徒弟把“盗版”理解为“倒版”:“盗版?那你正过来看两页再跟他干。”还有“你好大的口气”“口气大,是因为上火了、牙龈发炎”这些“混搭”式的戏谑幽默性的语言,导致语言和语境的不和谐而产生出喜剧感。
另外,影片中的人物穿着古装却说着现代流行话语,玩起了穿越。例如: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的顺口溜式植入广告:“赵氏孤儿抢先看,非1非2飞子弹”,这可以说是对与影片同时期上映的其他贺岁片的一种影射;还有对现代网络流行用语的运用:“我挺你,无条件支持你”;对现代广告词的移用:“静慈庵琵琶蜜炼养生糖,长期服用可达到清新口气,增强内力之功效”、“贱人堂补钙片”、“六指足底按摩”;影片中月露和神农教教主在探讨整容、护肤、瘦身时提到“火山泥面膜”、“高温瑜珈”、“呼啦圈”等等,这些现代词出现在古装片中,使影片在古代中杂糅着现代,造成时空反差,实现了影片的颠覆和娱乐效果。“后现代主义电影厌烦了现代主义电影对语言永恒性、深度性和超越性的追求。而使自己在支离破碎的语义游戏中暂时获得一连串的‘空洞能指’。”[1]影片在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现代词语随意挪用的同时,直接消解了这些词所要叙述的内容,使它们成为空洞的符号,没有任何深度的意义,最终沦为一场话语的游戏。
在《大笑江湖》中,最能体现后现代话语方式所具备的颠覆性、解构性、戏谑性特征的当属影片中对于经典话语的移用与重释。例如影片中那对不着调的河盗师徒演绎的非常传神的一句英文中译版:当师傅用东北口音说出《星球大战》中那句经典台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原意为愿力量与你同在)”时,却被他的徒弟恶搞地音译为:“别太放肆,没什么用!”,使这句英文失去其原意而具备搞笑性。吴宗宪用浓郁的陕西话朗诵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影片却出现建立在树上的小草屋及草屋被炸掉的画面,这和诗的意境有极大的反差,使这首经典诗歌的内涵完全被消解,并产生一种反讽效果。这种话语方式一方面是对经典的致敬,同时也是对经典的怀疑与嘲讽。而这种既没有深刻文化内涵,又没有任何主导意识左右的话语方式却使影片取得了巨大的喜剧效果。
影片《大笑江湖》中充满着游戏化的人物语言,使影片产生一种外在的可看性,让观众在笑声中获得一种情绪的释放。无论是影片中的人物亦或是观众都能够自由地穿梭在语言的游戏当中,使影片成为一场集体的宣泄。
二、对经典的戏仿
戏仿,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症候,“戏仿,也称戏拟,指通过对已有的叙事框架或情境进行模仿、挪用以获得一种游戏化的效果。”[2]这种模仿是根据两个作品所具有的相似性而对原始经典作品进行的戏谑性地模仿。在《大笑江湖》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经典故事情节、场景等的戏仿营造出一种“熟悉的陌生化”的气氛,达到戏谑、滑稽的效果。
在《大笑江湖》中,有许多人物形象都是对一些经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戏仿,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例如由曾志伟扮演的“大内高手”,梳着《铁拳》系列游戏中三岛平八的招牌眉毛和发型,由梁家仁扮演的“功勋将军”穿的盔甲显然是对“满城尽带黄金甲”式盔甲的模仿。而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赵本山扮演的“河盗”的一身行头,他一出场全身布满“麻袋”,但却非常的“加勒比”,他的“海盗装”是对《加勒比海盗》中史
[关键词] 《大笑江湖》 后现代 游戏化 戏仿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16
《大笑江湖》是一部聚集了两岸三地新老笑星的贺岁片,作为一部贺岁档期的武侠喜剧,《大笑江湖》融合了多种喜剧元素,在喜剧性戏剧表演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后现代色彩,造就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狂欢,给观众带来了娱乐享受。本文欲从影片中人物语言的游戏化、对经典的戏仿以及对传统武侠文化的消解三个方面来解读影片中的后现代特征。
一、人物语言的游戏化
《大笑江湖》通过运用调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故事情境和愉快的接受氛围,来实现喜剧性效果。调侃实际上就是一种嘲讽和消解,借助于语言和语境的不一致,能指与所指的不和谐,用近似于游戏的手段解构传统僵化思维,造成一个个语言笑点。如影片中河盗师徒(赵本山、程野)在船上打劫这段戏中,出场时河盗徒弟本想要威吓船客、营造出恐怖氛围,但却说出:“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我们是打劫的!”河盗师傅为了让船客交出钱时说的:“鱼儿离不开水,你们离不开船。如果不交钱,你们下水,鱼上船。”又如通过对同音词的借用和多义词不同意义的混用来解构语言在固定语境中应该传达的含义。如河盗师傅对小鞋匠翻看武功秘籍这一行为解释到:“认书就是认输”。徒弟把“盗版”理解为“倒版”:“盗版?那你正过来看两页再跟他干。”还有“你好大的口气”“口气大,是因为上火了、牙龈发炎”这些“混搭”式的戏谑幽默性的语言,导致语言和语境的不和谐而产生出喜剧感。
另外,影片中的人物穿着古装却说着现代流行话语,玩起了穿越。例如: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的顺口溜式植入广告:“赵氏孤儿抢先看,非1非2飞子弹”,这可以说是对与影片同时期上映的其他贺岁片的一种影射;还有对现代网络流行用语的运用:“我挺你,无条件支持你”;对现代广告词的移用:“静慈庵琵琶蜜炼养生糖,长期服用可达到清新口气,增强内力之功效”、“贱人堂补钙片”、“六指足底按摩”;影片中月露和神农教教主在探讨整容、护肤、瘦身时提到“火山泥面膜”、“高温瑜珈”、“呼啦圈”等等,这些现代词出现在古装片中,使影片在古代中杂糅着现代,造成时空反差,实现了影片的颠覆和娱乐效果。“后现代主义电影厌烦了现代主义电影对语言永恒性、深度性和超越性的追求。而使自己在支离破碎的语义游戏中暂时获得一连串的‘空洞能指’。”[1]影片在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现代词语随意挪用的同时,直接消解了这些词所要叙述的内容,使它们成为空洞的符号,没有任何深度的意义,最终沦为一场话语的游戏。
在《大笑江湖》中,最能体现后现代话语方式所具备的颠覆性、解构性、戏谑性特征的当属影片中对于经典话语的移用与重释。例如影片中那对不着调的河盗师徒演绎的非常传神的一句英文中译版:当师傅用东北口音说出《星球大战》中那句经典台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原意为愿力量与你同在)”时,却被他的徒弟恶搞地音译为:“别太放肆,没什么用!”,使这句英文失去其原意而具备搞笑性。吴宗宪用浓郁的陕西话朗诵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影片却出现建立在树上的小草屋及草屋被炸掉的画面,这和诗的意境有极大的反差,使这首经典诗歌的内涵完全被消解,并产生一种反讽效果。这种话语方式一方面是对经典的致敬,同时也是对经典的怀疑与嘲讽。而这种既没有深刻文化内涵,又没有任何主导意识左右的话语方式却使影片取得了巨大的喜剧效果。
影片《大笑江湖》中充满着游戏化的人物语言,使影片产生一种外在的可看性,让观众在笑声中获得一种情绪的释放。无论是影片中的人物亦或是观众都能够自由地穿梭在语言的游戏当中,使影片成为一场集体的宣泄。
二、对经典的戏仿
戏仿,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症候,“戏仿,也称戏拟,指通过对已有的叙事框架或情境进行模仿、挪用以获得一种游戏化的效果。”[2]这种模仿是根据两个作品所具有的相似性而对原始经典作品进行的戏谑性地模仿。在《大笑江湖》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经典故事情节、场景等的戏仿营造出一种“熟悉的陌生化”的气氛,达到戏谑、滑稽的效果。
在《大笑江湖》中,有许多人物形象都是对一些经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戏仿,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例如由曾志伟扮演的“大内高手”,梳着《铁拳》系列游戏中三岛平八的招牌眉毛和发型,由梁家仁扮演的“功勋将军”穿的盔甲显然是对“满城尽带黄金甲”式盔甲的模仿。而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赵本山扮演的“河盗”的一身行头,他一出场全身布满“麻袋”,但却非常的“加勒比”,他的“海盗装”是对《加勒比海盗》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