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千剑而后识器——记一道不等式题目的品题历程

来源 :中学教研(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师要学会研究解题,更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解题.数学的解题可以通过审题、观题、品题、赏题达到一定的境界.文章结合一个引题和一个变式题,通过多角度的剖析,去感知、体验解题过程中的纠结和成功之后的快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
其他文献
贵阳市2001年中考试题第八大题(见本文例2),是围绕两内切圆与有关角、线之间关系的两个台阶式小题.从求证等积式的角度而言,是学生所熟知的问题,但由于积式中出现了系数"2",
期刊
2017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延续往年的“江苏模式”,稳中有变,整卷难度均衡,考查全面,设计新颖.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计算、抽象概括、直观想象、推理论证、数学建模、数据分
教学需要实践,实践才能创新.以"课题学习"为主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的数学教学,践行"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这一精神,便于学生通过自主协作设置研究方向、发现问题
文章以二面角的专题复习为例,通过一个几何模型,经过大量变式不断变换问题情景,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和方法的整合以及基础与能力的深
函数y=kx+b(k≠0)的图像是一条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它与坐标轴围成一个三角形.……
期刊
△DEF为锐角△ABC内点P对应的垂足三角形,记三角形的面积、周长、外接圆半径分别为S,L,R.笔者证明了当点P为△ABC的外心时,S最大;当点P为△ABC的垂心时,L最小;当点P为△AB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