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诗词中的情感世界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chl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的一生与革命为伴,令其诗词内涵丰富。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每每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以诗励兵,以诗斥敌。他的诗词同他的事业一样,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田,在现当代文坛上享有盛誉。
  毛泽东的诗词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记录,是他人格形象的真实写照。他具有豪放的性格,坚毅沉着、倔强自信,同时又豁达、乐观。他的一生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伟大崇高,爱怜妻儿,思念故土,痛惜亡友,关心他人。毛泽东的双重性格,深深地印在他的诗词中。而本文则从他作为一个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两方面去探析毛泽东诗词中所体现出的情感生活。
  一、 伟人的胆识气魄与诗人的怅惘悲凉
  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革命家。他的诗词犹如一幅革命的历史画卷,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他以革命家、政治家的胆略和气魄去蕴构诗情,使其诗词恢宏磅礡,豪放奔腾。在诗词创作中,毛泽东善于把革命的情怀、崇高的理想通过壮美、豪放的语句加以表达。如《沁园春·雪》,上阙描绘北国雪景,纵横几千里;下阙历数封建帝王,上下几千年,气象之壮伟,笔力之雄健,前所未有。纵览毛泽东诗词,几乎每一首诗词都具有这一特色。“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梯米”。“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黑”。这些诗句雄伟、壮丽、生动、形象,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为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奋战不息。
  一位伟人的诗作,离不开他的事业,要改造旧中国、解放全人类是毛泽东追求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念奴娇·昆仑》正是他这种人格与意志的象征。这首诗气势宏大,想象奇特。气势宏大,正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包容宇宙的博大胸怀的反映;想象奇特,那是具有无限艺术思维活力的诗才的具现:“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此诗巧妙地把大自然与现实联系起来,即把昆仑喻为帝国主义-世界政治舞台的一座大山,祸害黎民;而诗人别出心裁,从想象人类可以随意安排昆仑的未来到展示改造整个世界,使人类共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读后一种无所畏惧、征服一切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它完美地把一个政治家的胆略与诗人博大的胸怀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在雄奇瑰丽的诗篇中,领略伟人的风采。
  作为一个诗人的毛泽东,身上透着浓浓的悲凉气息与怅惘情思。苍凉本来是诗人在特定境况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这种情感转化为艺术,成为审美对象,必须借助某种艺术手段,而毛泽东把这种诗人的情怀通过诗歌抒发出来。毛泽东的部分诗词,善于运用比兴来隐喻诗人忧时感事的怅惘情思,抒情效果甚佳。中国革命的胜利经历了曲折艰难的战斗历程,在革命的幼年时期,尤其是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没有得到确定之时,诗人常为中国革命的前途而忧心忡忡,发之于诗流露出忧虑、迷茫、怅惘等意绪。试读《菩萨蛮·黄鹤楼》一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此词写于1927年春,正是蒋介石叛变革命的4·12大屠杀前夕。当时全国农民运动广泛兴起,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革命形势十分有利。但是,另一方面,在统一战线当中,蒋介石等反动派已明目张胆地准备分裂叛变,而在党内由于陈独秀执行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不仅不揭露敌人的阴谋,而且一味退让,并拒不接受毛泽东和其他许多同志的正确主张,这样就给革命带来了严重危机。当时,毛泽东的心情是焦急的、怅惘的,甚至是悲凉的。他在自注里说:“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正因为如此,故全词呈现出苍茫迷蒙的意境。上片写景,登楼纵目,茫茫沉沉,莽莽苍苍,迷蒙一片;辽阔的大地欲望而不到,奔腾的江水欲前而受阻。这既是当时春景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情思的物化和外化。下片倚楼把酒,怀古思今,以滚滚江潮隐喻澎湃心潮,格调豪壮深沉。在此词中,诗人忧虑、迷惘、悲凉的情思与苍茫的烟雨、奔腾的江流交织成一片,主客浑化,物我交融,产生出荡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这种悲凉情绪还反映在烘托悲凉惨烈的战斗气氛与抒发俯仰今昔的人生感慨上。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到,在毛泽东身上既有做一个伟人、领袖的豪情壮志,又兼具诗人的文人气质,让他从众多伟人与诗人中脱颖而出。
  二、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亲情与爱情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具有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的文韬武略。其非凡的一生支配和影响了几代人,甚至他的政敌、对手以及分歧者也无法否定他的魅力和气魄。然而他又是一位质朴的常人,在生活中,毛泽东也是血肉之躯,也不乏儿女柔情。众所周知,毛泽东的第一位夫人是杨开慧。毛泽东和杨开慧这一对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在杨开慧生前,毛泽东曾填有一些词赠给杨开慧,表达对杨开慧的思念与缅怀之情,其中几首堪称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之作,故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珍爱。如《虞美人·枕上》中写到“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是毛泽东填的第一首赠给杨开慧的词,也是目前所见到的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词。此词紧扣一个“愁”字着笔,尽情倾诉作者对爱妻相思相恋的离愁别绪,缠绵婉约,情深意挚。毛泽东特意选择“虞美人”的词牌填写此词,不难体会他对爱妻的一往情深。词中借景抒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以历来词论家论词所述的豪放、婉约两大词牌而言,这首词当属婉约的词风。又如毛泽东在1923年被迫离开杨开慧到上海时,写给她的《贺新郎·别友》,词中可看到他们尽管情意笃厚、不愿分离:“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住”。但毕竟要以革命大业为重,挥泪话别。“苦情重诉”、“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诉不尽离愁别恨,割不断并蒂莲理。全词表现了一个革命青年竟也有此等离愁别恨,此等钟爱眷恋,如此情真意切,动人心扉,感人肺腑。而“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又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要抛开感情,向世界挑战,扫除一切污秽。那时就可实现“重比翼,和云翥”的雄心壮志。
  当然,毛泽东身上除了拥有普通人的爱情外,同时,也有对家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如《祭母文》,可体会到一个儿子没能在父母面前尽孝而有着“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读他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可深深感受到那种将帅之间惺惺相惜、生死不渝、缅怀无限的感情溢于字里行间。毛泽东还有些乡恋之作:如《七律·答友人》、《七律·到韶山》等,都透露着一份浓浓的乡情,显示出真情壮志、自然浑成的风格。
  毛泽东丰富的人生经历,孕育了他丰富的性格特征,在他身上既有着伟人的雄韬武略,也有着诗人的深沉怅惘,同时也有着普通人的儿女情长,这些情感全都蕴藏于他的诗词中。他平凡而伟大、质朴而崇高、倔强自信、乐观豁达、情感真挚的人格魅力,将永远作为我们人生不断进取的座右铭。
  
  (作者简介:杨茜(1978.10-)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助教。)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高中音乐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指导思想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要以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为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關键词:多元智能;高中;音乐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解
舞台灯光是舞台艺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面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地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恰当的灯光效果设计可以加强舞台演出的感染力,伴随着呈现给观众的舞台视觉空间感受以及情节的发展,灯光成为舞台与观众之间相互交融的特殊语言,与舞台的其它表现手段一样从始至终地进行演出情景的描写和叙说。  一、舞台灯光创作构思的酝酿  
从小说到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温故一九四二》的特殊性表现在:将完全不同的小说和剧本容纳在一本书中。小说严肃,剧本通俗;小说沉闷,剧本热闹。从因果关系上来讲,小说
摘 要: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变大,高职教育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高职机械教育属于高职专业的一种,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创造性教学教法的应用势在必行。这种教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创造性教法 高职机械 教学应用  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因而对创造性技
在“磁场”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同学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匀强磁场中某点自由释放,重力的作用不能忽略,在讨论粒子进入磁场的最大深度和最大
原国家教委《中学数学实验教材·高一(上)》(北师大版)配套基础训练上有这样一个题目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正实数 ,且a +b+c =1 ,求 1a +1b +1c 的取值范围 .1 问题提出的背景本
改革开放二十年,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先后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改革,更使文化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计划经济下曾被抑制了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发挥出来。文化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对文化部门原有的生产关系、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一次文化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促进,标志着我国改革事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剧团体制改革作为文化体制
加强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是规范土地利用秩序的有力手段.结合当前土地出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治理对策和管理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势性.
一、道德评判和道德生成  道德评判和道德生成是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其中,道德标准是关键的中介因素,是道德评判的依据,是道德生成的质与量水平;道德评判检验道德标准,同时促进道德生成;道德生成会提高道德评判。人类的道德教育中道德评判和道德生成主要是对历史道德传统的继承。因为道德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标准和规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进程积累形成的,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相比具有稳定性和很
每个人身上都潜伏着自己的希望之鸟.rn他们凭藉着祖先营养的坚韧的翅膀和血脉腾腾的气息总能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喜欢的芳草地,总能找到一片属于他们喜欢歌唱的丛林.特别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