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表演中自由节奏的把握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自由节奏无法像音高节奏一样准确地标记在谱子上,如何在演唱过程中把握好自由节奏的运用,使得很多人感到困惑。而这种所谓的自由,是有着分寸感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文章将通过自由节奏在声乐中的表现及类型,引出声乐表演中有关自由节奏因素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自由节奏;声乐表演;分寸感;相对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71-2
  在声乐的学习与表演中,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严格按照规整的像节拍器那样的节奏来演唱的。在某些特定的片段,演唱者由于作品表现所需要的感情会做出一些音符的时值缩短或延长的处理。这种处理,让歌者的演唱更加舒展、灵活、生动,而这种处理,便是“自由节奏”的应用。这种所谓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绝非任意妄为的自由,它没有一个严格的分割点,也没有一个标准的划分尺度。把握住自由节奏的性质与特点,才能让自由节奏在演唱过程中得到更恰当的运用。一、分寸感的拿捏———真实与创造的融合
  在词典中分寸的含义是: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把握分寸感和适度感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用于待人之道还是处事风格中,都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同样在对于自由节奏的应用中,也必须根据作品的需要,作出合乎情理的处理。
  在自由节奏的使用过程中,很多演唱者往往会有这样的表现,一种是很规范地按照乐谱上的标记和符号来演唱,则听到的歌声往往是呆板而枯燥的;还有一种情况是极尽所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而这样的歌声又是夸张而造作,脱离了曲意的。这种过分夸张的自由节奏通常会造成这样的后果:1.作品的完整性被打乱;2.显得矫揉造作和单调乏味。
  自由节奏作为二度创作的表现手段之一,必然是真实性与创造性相互融合交汇的。歌唱者通过自己对曲谱的理解和感受对作品进行更深一步地创造,从而能使自己的演唱更加增色出彩。但这必须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赵梅伯在《歌唱的艺术》中谈道:“一个被尊敬的音乐家,他必定尊敬作曲家,不会出卖他们或对他们不忠的。”对于真实性,表演者对于歌曲原谱理解的准确是它的前提。这也体现着一个表演者艺术修养的深浅。演唱者在演唱一首歌前,必须深入了解原谱的内容,把握好它的风格和体裁。在真实性的前提下,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那就是完全严格按照乐谱演唱,忽略了更深一步的内涵和补充,这也是不对的。作为表演者,不仅要把握住乐谱的存在,还应有更开阔的视野,对作品有着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表现。
  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一定是将自己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成一体的,而这两种个性的融合便给表演带来了奇妙的平衡,而正是这种平衡推动着歌唱艺术一步步地驶向顶峰。
  二、规则制约下的“自由”
  在音乐艺术里,也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在声乐表演中的自由节奏也是在一定规律与条件之下的自由。
  不管在一个声乐作品里面,作曲家赋予了歌唱者多大的自由度,当歌唱者在使用自由节奏时,并不是恣意妄为、不受任何约束的。在行使这些自由的权利时,也势必受到一些不自由的规则的约束。所以,自由节奏中的自由是在大限制下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自由。
  自由节奏,作为一种二度创作的手段,在任何时期、任何作品当中,都绝对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在无数的规则和约束之下形成的自由。自由节奏的使用必须建立在歌曲的主题内容的要求上,自由速度赋予了歌唱者们在表演中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歌曲的曲意上的自由。实际上自由节奏的高低、长短、轻重、抑扬都有自己的严格的尺寸。它的拍值、它的节奏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应力”限度内的自由。清代徐大椿说:“无节之中,处处有节。无板之处,胜于有板。”说明了散板也有属于它自己所特有的节拍规则。在散板里,鼓键的疏密、力度的强弱轻重、击拍的位置和音响的质量等,都是有自己的规则的。
  自由节奏中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肆无忌惮的自由,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一些“不自由”的规则的制约:
  (一)所有自由节奏的使用,往往要受到乐曲基本速度的制约,它的应用常是由歌曲的主体节奏发展而来的。
  (二)自由节奏受到乐曲性质的制约,自由节奏的音乐表现情绪必须与主体音乐保持某种联系。
  (三)自由节奏的使用,应受到表情节奏标记的制约。
  (四)自由节奏的风格,必须迎合歌曲本身所要表现的风格。
  三、自由节奏的常见类型
  在我们的实际演唱过程中,不单是标记了自由节奏记号的地方存在着自由节奏因素。对于很多没有标记的地方也是存在着自由节奏因素的。
  (一)渐慢和渐快
  渐慢与渐快是自由节奏最常见的表现方式,而它的自由度就在于这种渐进的过程应该是自然的,而不应该是突兀的,并且也不能过早地把节奏放慢或放快。
  关于渐慢,常用的术语就有很多,如ritardando、ritenuto、ral-lentando等,而很多作曲家在谱面上的标记却并不明确,如很多渐慢的地方都只看到这样的标记“:rit”,以至于不明白这里的渐慢到底是ritardando还是ritenuto。而前者的含义是适度的渐慢,后者的含义是突慢,后面的速度按此处理,但不再继续减速。这时就要开始分析,ritardando常用于歌曲或者乐句的终止处,而ritenuto常用于歌曲内部或者是新段落的开始。但这都不是绝对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在那首歌曲中用哪种速度变化更能表现作品的内涵。
  同样关于渐快,也是有多种类型的渐快,如“accel.”表示过程较长的渐快,“string.”表示稍长的渐快,“stre.”表示紧凑的渐快。虽然它们的标记不像渐慢那样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但是在很多声乐谱子上也只标明“渐快”这两个字,那么也就要分析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渐快手段。一般在歌曲的高潮和结束处应用“accel.”,而“string.”一般用于局部,不用于结尾,而“stre.”出现时常伴有动机的分裂和改变。   (二)重音的弹性变化
  重音中的弹性变化也是自由节奏一种常见类型。一般在处理重音时,原则上是要求节奏均匀,但是为了强调某些音符,也可以把它们突出一点,适当的来一些小小的变化。这种强调变化也需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尺度,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这种强调拉宽度或者是紧缩度是否合理,对于一个声乐表演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三)伴随力度的灵动空间
  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自由节奏的灵动往往还伴随着力度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在力度渐弱的小节速度通常也会适当渐慢,同样,在音乐高潮时,力度逐步推强,这时候的演唱者应该有着饱满的情绪,在激情中适当地对节奏进行一些夸张的处理,如果一个演唱者在演唱作品的高潮时根本是无动于衷,按部就班演唱死板的节奏,那么他的歌声将会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
  在歌曲的演唱中,节奏的轻重力度也展现着不同的情绪,缺乏力度表现的歌声同样也是呆板的,同样的歌词,用不同的力度来表现,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效果。当我们要表达强烈的感情和宏伟壮观的形象时,通常要用强音来表现。而表示强音的力度记号有mf、f、ff、fff。当要表达细腻委婉的感情或者是深沉神秘的意境时,通常要用弱的声音来演唱。表示弱音的力度记号有mp、p、pp、ppp。在把握节奏的力度时,也要根据歌曲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和选择,力度的轻重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判断标准,这也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更好地捕捉住在节奏中自由灵动空间。
  在面对一首作品时,首先要严格把握好谱子中的基本节奏,然后再开动脑筋反复推敲,分析在谱子中哪些地方应该使用自由节奏,该使用哪种类型的自由节奏,才能使歌唱更加有感染力、更加动听。
  四、把握好自由节奏的准备
  (一)增进对作品的了解
  面对一个作品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内涵,能够对它所产生的背景还有歌词的含义做出一定的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曲,都对自由节奏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要求。
  要熟悉一首作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该歌曲作者的基本情况和作品的写作背景;(2)明确地知道该歌曲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3)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布局和曲式结构;(4)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情绪的起伏。
  (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所谓的自由节奏绝非没有节奏感。反之,一个能够处理好自由节奏的演唱者必须具备很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节奏感是演唱者能根据节拍速度的要求表现节奏等速的稳定感和随节奏变化表现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并能够自然地表现节拍重音与非重音的强弱感。演唱者如果在同一节拍速度中演唱,缺乏等速的稳定感,速度忽快忽慢,不是赶节奏就是拖节奏,这些都属于节奏感差的现象。只有具备音乐节奏等速的稳定感和随节奏变化表现出灵敏性和适应感强的人,才能在演唱的节奏中表现出很强的乐感。”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使用自由节奏的前提下,必须能够理智地把握好作品的基本速度。所谓的节奏感,其实就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律动感。有了良好的律动感,就能准确把握住各种拍子所表达的特征,就能在不同的歌曲中,根据它的情绪和意境来选择适合的节奏。
  (三)拥有扎实的功底和心理素质
  有着扎实的演唱功底也对自由节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在一个作品的某个片段想运用自由节奏时,如果没有扎实的演唱功底,那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饱满的呼吸支持,良好的歌唱共鸣,准确地咬文吐字是发挥好自由节奏的前提。
  一个演员的心理素质也对自由节奏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对观众时,出现紧张怯场等情绪,甚至手脚发抖,连最基本的歌唱完整性都不能保证,又如何来把握好自由节奏的分寸感和适度感呢?造成“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歌唱者的基本功不扎实也是造成它的原因之一,而有的人则是因为思想负担和演出经验不足而造成的。这些严重的心理障碍,极大地破坏着演出质量和效果。要克服这些现象,必须要总结经验教训,多实践,这样才能保证在表演过程中自如地运用自由节奏,自如地进行二度创作,在声乐表演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自由节奏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音乐处理手段,它的标记只是种模糊的约定,在对它的使用中,没有绝对的规定和固定的法则,一切都要根据作品和演唱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唯有在演唱的过程中,多学习,多听,多思考,多观察,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它的分寸和度。
  真正的自由节奏它已经交融在演唱者的灵魂里,它体现出了一个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内涵还有对于音乐审美的趣味。而这些修养和趣味便是通过演唱者对自由节奏恰如其分地使用体现出来的。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郭鸿.声乐作品中自由节奏Rubato的探索[D].武汉音乐学院,2009.
  [3]范汉漳.灵动节奏之韵--钢琴演奏中弹性节奏因素的常见类型研究[J].音乐探索,2010,(02).
  [4]郭伟平.刍议歌唱艺术的魅力[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0,(05).
  作者简介:
  张屿梦,乐山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青岩古镇古建筑装饰是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饰元素反映了青岩人民的民俗心理和思想意识观念,这种心态意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共识。  关键词:青岩古镇;建筑装饰;民俗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82-2  青岩是一个有着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镇,六百多年的历史演进,青岩孕育了独特的军事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和建筑文化。
近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在通报全区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时强调,各地务必切实加强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努力做到“人要回去,事要解决”,使群众停诉息诉。
一组有效率的舞台灯光,可以将一个制作的视觉元素联结起来,增加观众观赏演出的乐趣。不同的灯光、色片、角度,可以排列组合成各种的变化设计后的光线,不仅丰富了演员的表情、动作,更创造了另一个时空。尤其在营造气氛、加强情调方面,几乎有着和音乐相同的功能,只不过它是用明暗度及色彩去象征、暗示剧情。以文字为例,演员、布景是卖笔,光就是虚笔,设计师要运用脑力、技术去表达忧郁、悲愤等抽象形容词。一般而言,喜剧多用
摘要: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  关键词:紫砂;艺术;技艺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96-1民国二十三年六月出版的《国学论衡》第三期,刊登了谈溶《壶雅》一文,该文认为“泡茶用壶……宋元已有。”最早提出了阳羡紫砂壶宋
摘要:青花为瓷器釉彩名,是一种白底蓝花瓷器的专称。青花作为一种钴蓝装饰方法,可用于陶器、瓷器或半陶半瓷器的装饰。本文通过青花装饰中的色彩、技巧、构图三个方面浅析青花装饰。  关键词:青花;装饰;瓷器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89-1众所周知,青花韵即东方韵,青花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又是景德镇特有的符号之一。青花作为一种钴蓝装饰方法,可
广西区政府在最近举办的全区市县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研讨班上强调,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因征地降低农民生产水平。
为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件,确保实施新的<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全国土地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及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顺利实行,现将2002年度土地变
编辑同志:您好,今年我们在处理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工作中遇到了两份各持在争议双方手上的权属证明,说是权属证明,实际上是两个村分别在1956年和1962年各自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
摘要:作为中国境内最后保持母系社会的摩梭人,在时代变迁面前,其文化的发展之路走向何方?对此,该研究从摩梭视觉艺术的开发利用着手,研究提出了扎根母系文化、保留宗教文化、开发新型材料、遵循艺术法则、适应时代变迁、经济与文化双赢的策略,彰显摩梭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对促进族群艺术文化的保护性变迁具有积极的价值。  关键词:摩梭;视觉艺术;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