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兼具开放性、互动性、连接性等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为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并基于合理组织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入多维教学方法,将学生设为教学中心;设置自主课程,鼓励学生自行探索专业知识;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扩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体实施,旨在扩展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代社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校法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习是实践和检验理论知识学习成果最重要的载体。但是,目前实习基地的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实习基地数量不足质量堪忧、不同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实习基地建设缺乏政策统筹支持和各方对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性欠缺等。要改善这些问题,应当在实习基地建设中明确国家机关、高校和法律实务部门等各方主体的责任。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中相应的集体实习制度、实习大纲多方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不同的培养单位培养的质量不同,也存在管理困难、培养考核内容不统一等问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采用“BRM”培养模式对中医骨伤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教育进行探索,分骨科基础、科研思维及手术操作“三个层次、三个阶段”侧重地进行骨科专业培训,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结合PACS影像系统培养骨科研究生,具有时间安排合理、临床与科研兼顾、培养方向有侧重,学习曲线呈阶梯式等优势,促进中医骨伤科学传统技术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培养临床能力与科研素质兼备的高层次中医骨伤专业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