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文本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mouse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龙点睛的故事早已为人所知:一条龙画得栩栩如生,最后的点睛之笔能够使它腾飞于九天——这强调的是眼睛对一切生命体的重要意义。诗文是作者用文字独具匠心孕育出来的生命体,它也是有“眼睛”的,这个眼就是作者寓托于文字间的魂。一篇诗文呈现在读者面前,怎样才算读懂了它呢?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言及“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强调的是读者欲理解作者的情思,必须经过一番认真地阅读、揣摸,才能把握文章脉络,真正理解文本的要义和情思。
  一、别具慧眼,大开眼界
  阅读的实质在于偱文入义,披文入情,并且不要为“粗缯大布”所迷惑,而要通过灵动的语句和精彩的情节走进作者的大千世界。《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众多性格炯异的人物演绎着诡异的情节,必须具有独特的审美眼光,才能理清人物关系,把握情节脉络。那个“借”字便是解开文本的秘钥:周瑜谋害诸葛亮,且不提供造箭材料,又限定完成时日。如果无处可“借”,岂不丢了孔明性命?于是智慧的诸葛亮借助鲁肃的帮助,最终到曹操那里“借”了十万支箭。这个“借”字便把人物和整个故事情节带活了。因此,透过文眼,我们可以更真切地进入语境,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使得阅读能够脚踏实地,培养并提升实实在在的阅读能力。
  《惊弓之鸟》的故事之“眼”就在“惊”字上,试想,鸟若不惊于弓声如何能掉下来呢?人物形象该如何展现?《将相和》的“眼”是那个“和”字,将相双方由“和衷”为国始,经历了“失和”追躲,再到“容睦”共济谋国,表达出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情美,而如果失去了那个“和”字,两人必然为了各自的利益大开杀戒,那么最终受影响的是国家的利益,因此,从他们由分歧到最后的和睦相处,使我们感知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真切关系。
  文章诗词无论长短,只要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便能匠心独运、以眼传神。“眼”就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核心之“点”、神魂之“根”。而若看走了“眼”,就会恍然如望镜花水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只二十八个字,表达的是不舍情、惜别意。可以想象两人道别时推杯换盏,心有万千挂念、语含深情厚谊,如此复杂的心情和意境都体现在“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劝”字上,它很好地联络了两人的心声,使得王维道不尽的离别叮嘱,元二诉不完的心志、理还乱的乡情,都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独具慧眼,以眼透视,就易于深入理解文本,使人大开眼界。
  杜甫的被称为“天下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讲的是杜甫听闻家乡解放的消息后喜不自禁,与妻儿欢庆并筹划着返乡的故事。是怎样的创作背景、怎样的写作情怀促成了这样一首“快捷”之作呢?如果不能够独具慧眼、把握诗眼,我们很难体会杜甫当时的心情。纵观全诗,作者全身心地倾注在诗意起承转合的情感就体现在那个“喜”字上——“漫卷诗书喜欲狂”。顺着这个“喜”字,我们追根溯源,自然就会关注诗的首联:喜从何来呢?从“剑外忽传”而来,是听闻了“收蓟北”的喜讯,接下来描述出诗人初闻喜讯后涕泪交加的喜极之情。颔联呢,继闻听喜讯后的情绪波澜一路荡开,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啊!看到妻儿一扫愁云,回想曾经的颠沛流离,此时的杜甫又怎能静心读书写作呢?于是,开始漫卷诗书,打点着行李,迫不及待中蕴含着多少悲喜交加的感慨呀!归心似箭只盼归期啊!再看颈联,欣喜若狂的诗人稍事回神该是怎样的表现呢?是唱歌,是纵酒,是庆贺,是与友人的热切交谈,谈的自然是回家的事,尽管我们猜测一定会有人考虑到路途安危劝其暂缓还乡,可是大喜过望的诗人哪里耽误起时间,“庆喜”之际“青春作伴好还乡”,趁着大好的春光恨不得即刻就回到故园。尾联十四个字,作者罗列了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些地名铺展着他从四川回故乡的路途,若从地理上看,要由水陆转旱路,虽然路途遥远,可作者就是傍着喜讯,伴着喜悦带着妻儿快捷地回乡。当然,这一切都是想象,长路漫漫,真正从四川回到河南老家的洛阳,还是需要时日的,但这字里行间的“喜”却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返乡的迫切心情。
  二、眼花心乱,过眼烟云
  静心读书十分重要,抓住“文眼”和“诗眼”是关键所在。心乱则眼花,隔岸观火也只能知其大要,所读之物只会是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更深的记忆。
  再以《草船借箭》为例,故事中可理出的头绪很多,如“箭”、“算”及人物所表露出的情感色彩:诸葛亮的“笑”、鲁肃的“惊”、周瑜的“叹”和曹操的“悔”等等,当然,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然而,若果真以此解析,则无法了解全貌。曾有人以“算”为要,认为孔明借箭凭借神机妙算,他既可算天、算地,又可算人、算物,真是妙不可言。诚然,故事中孔明“神机妙算”的心计也确为作者的表达要义,但是纵观全文,这个“算”只是做法而已,还不能成为“眼”,充其量只能是眼下的一个计谋。那么“眼”是什么呢?当然还是那个“借”,理解文本就要理清它的结构,孔明之所以要“借”缘于周瑜限定天数又不给材料,怎么“借”呢,这才到了这个“算”字,所以“算”只能是达成“借”的方式,从“借”顺势拓展,好“借”还要好“还”,我们的孙刘联军借了曹操的十万支雕翎箭何时还给曹操呢?当然可以“且听下回分解”,便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在赤壁之战中如数还给了曹操,赢得了胜利,所以《草船借箭》的“眼”非“借”莫属。
  很多人分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都着眼于那个“绿”字,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生花妙笔。的确,一个“绿”字把江南春暖花开的景致、春回大地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可一首诗的创作怎么也离不开作者的心境,那么此时王安石的所思所想是什么呢?经历过政治迫害、革官回乡的王安石被再次征召赴任,終于可以一洗冤屈了,他完全可以像前人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一夜赏遍长安花”。此时被二次拜相的王安石已经到了长江北岸的瓜洲改走陆路了,他却停下来不愿意即刻赴任,他是陶醉于江南的春天吗?不是的。他只是在向家乡的春天告别,因为他此去为官所忧的是还不知能否再回来,因此《泊船瓜洲》的诗眼,当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此时的春天美景,在王安石眼里依旧那么可爱,却没有更多地激起自己观赏的愿望。他想到的是官场风波,二次为相的艰辛,任相以后还能不能够长期地执政大展宏图呢?而一旦又被皇帝嫌怨,再革官外任,他还能不能看到江南秀色呢?不抓这个“还”字,如何走进作者的心境呢?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众多技术(比如计算机、通信、电子技术等)的集成,是一个人机交互的平台,其大小和传统教学中应用的黑板是一样的,不但有多媒体的功能,还具有普遍白板的功能,综合性十分强。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打造高效中小学英语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教学设备,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具有极强的优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等级公路的地位日趋重要。如何能够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养护工作必不可少。本文将着重就这一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控制项目规模和投资的关键环节,而前期工作的重点一般放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的决策阶段。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
传统数学复习课基本上采取老师讲、学生练的形式,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且缺少实时反饋的教学工具,教师难以及时发现问题、精准点拨,导致复习进度缓慢,效率较低。自本学期初,我校引进“师同霸方”智能纸屏同步课堂教学系统以来,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基于该系统提供的题卡测验功能,教师备课阶段根据学情或已有的电子版教学试卷设计对应的题卡。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用系统提供的同步板教学工具独立完成
本文通过对青铜峡市、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盐池县造林绿化情况的观摩学习,提出平罗县生态林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德育工作难题频出,德育工作者既缺乏前沿理论的支撑,也缺乏具体方法的指导,疲于应付各类问题,心力交瘁。笔者认为,要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品格健全的学生,需要大德、大行、大智。
摘 要:该文通过对绝缘介质的耐压性能、酸碱性、燃烧性、挥发性及对灭弧室所用材料的相容性能、无腐蚀性试验,确定了性能较好的绝缘介质。  关键词:耐压性 腐蚀性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N1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025-02  1 问题的提出  介质901S在灭弧室高压老炼长期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在进行超高压老炼时介质易产生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是以章节的方式编写的,师生在运用教材学习每一章节时,常常经历概念→法则或定理→应用→复习→测验讲评这几个环节。那么测验讲评怎样进行才能切实提高效果呢?  环节一:详记录,促“乐学”   课前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性的、计划性的教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互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错因;二是便于错题归类,就这次测验,笔者发现学生在“与圆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