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ad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教科书 一年级下册 51到52页 《采松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歷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理,如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老师:我们先来做口算练习。
  老师:今天的口算练习,大家算的又快又准,赶紧为自己点个赞吧!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看来前两天学习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的很牢固。今天老师把松鼠妈妈和小松鼠请来进行一场采松果比赛,你们想知道战况如何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老师: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2.提出问题
  老师:谁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
  3.探究加法的计算方法
  老师:咱们先来解决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如何解答?
  学生:要求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就是求25和4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列式为:25+4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25+4呢?同位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先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开始。
  老师:谁想当小老师到前面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计算25+4的。先摆2捆小棒,表示2个十,再摆5根小棒,表示5个一,加4就是加上4个一,所以摆在5根小棒的旁边,先算5+4=9,再算20+9=29。所以25+4=29
  老师:刚才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演示25+4的计算过程,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1:我是用拨计数器的方法,来计算25+4的。先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拨5颗珠子表示5个一,加4就是加上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先算个位5+4=9,再算20+9=29。所以25+4=29。
  总结:声音哄亮,说的也很清楚。老师发现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都是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所以25+4=29。谁能像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计算过程。
  老师:仔细观察,这道题我们答完整了吗?还差什么?
  学生:答话,单位名称
  老师:对,谁来口答:一共采了29个松果。
  老师:那加法的计算方法你们掌握了么?老师这还有几道题,你们愿意来挑战一下么?要求:读算式,说过程。
  4.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老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用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帮笑笑解决了她的问题,后面还有2个问题:请同位2个同学选择一个问题,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开始。
  老师:谁选的第一个问题,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学生:要求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就是求25比4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25-4
  老师:第二个问题谁来?
  学生:要求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就是求25比4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25-4
  老师:为什么你们的问题不一样,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
  小结:说的都非常好。其实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还是少几,都是求相差的个数,要用减法计算。
  老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说说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学生汇报: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25-4的。先摆2捆小棒,表示2个十,再摆5根小棒,表示5个一,减4就是减去4个一,从5根小棒中拿走4根小棒,先算5-4=1,再算20+1=21。所以25-4=21
  老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是用拨计数器的方法,计算25-4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5个一,减4就是减去4个一,从个位上去掉4个珠子,还剩1个珠子,先算5-4=1,再算20+1=21。所以25-4=21
  老师:说得非常好,那这道题做完了么?还差什么?
  学生:答话,单位名称
  老师:对了,最后别忘记答话。
  答: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21个松果。
  总结:平时我们在没有小棒和计数器的情况下,都是先算个位5-4=1,再算20+1=21,所以25-4=21。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老师:同学们可真棒!下面老师就要出题考考大家了,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样读算式,说过程。
  老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减法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贴: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总结:我们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其中数的组成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先算个位上的数,再把所得结果与整十数相加 。现在,就带着我们的学习收获进入今天的闯关练习吧!看谁的表现更出色!

三、巩固练习


  第一关:教材第52页,“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教材第52页,练习4
  读算式说答案,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准。
  (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题)
  小结:同学们算的又快又准,真厉害。恭喜你们通过第一关,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教材第52页,练习3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注意单位)
  【先说已知条件,再说问题】
  小结:这关的两道题,给出了已知条件,又给出了问题。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若不给问题,你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吗?进入第三关。
  第三关:教材第52页,“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先找数学信息,点明提问,另一人回答(注意单位和答话)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其他文献
区角活动时,宝宝餐厅里传来一阵清脆的敲击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循声望去,只见餐厅里腾腾把那些不锈钢锅具、塑料碗盘有的正放,有的反扣着,一只手拿着一根玩具烤肉串子敲敲打打,一边敲打嘴里一边哼唱着新学的歌曲旋律,歌词却是自编的“大家都来吃饭吧,吃饭吧,我做的饭菜最好吃”,时不时的还朝着灶具上挂的不锈钢铲子、勺子来一下,那怡然自得的样子真是有趣。  我来到餐厅区微笑着看他继续表演,看到我没有制止他,他敲得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心里健康。《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就孩子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的
期刊
人的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积累美德和善行。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这句话虽然朴实,却也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奥的道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从小抓起,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立德树人,要关照学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关照热爱每一个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人们常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情感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班主任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最直接、最具体的教育者。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爱心使者。那么什么是班主任的爱心呢?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织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课堂是否高效。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小组建设,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高效?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合理构建小组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
期刊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资源以丰富多彩的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我们目不暇接。作为教师,如何利用信息量无穷大的网络资源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以他山之石,来攻克课堂教学之玉。这是现代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什么是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就是利用計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简单明了地说,就是网站提供的可供用户下载的资料或文件。  我观摩过许多公
期刊
过去不少人认为,只有工作与学习是有价值的,而休闲是闲荡、荒废时间。其实休闲并非是无所事事的休息,休闲是指个人在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服务后,剩余的自由时间内能进行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在于自我教化,追求人生崇高的境界。一、农村“留守学生”休闲生活现状  先看看两组真实数据:  1.据一项对400名青少年的调查表明,有34.5%的学生向往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但却感到“无事可干”,有10.6%的中学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日益减少,许多农村人口为了增加收人,纷纷到城市务工。这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收人,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一个社会问题: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并且日益严重。而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教师工作中的特殊对象,他们既有一般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共性,又有特殊性,所以既要研究教育方法,又要改进教
期刊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如下:  2.解析  从教学内容来看,真理的特征,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在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板块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前面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相联系,同时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要求和落脚点所在。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核心内容。  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学习属于方法论,需要先理解真理的特征,通过对真理本身内涵的理解,
期刊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先测量再计算、撕拼、折叠等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掌握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亲历探索发现过程中,渗透猜想-验证-结论-运用-引申的学习方法,感受数学探究的严谨与乐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