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006804680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对黄河复杂的地貌环境,如何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战略规划,是推动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中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黄河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已不单是生态治理问题,而是同时面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发展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特别是上中游部分地区及下游滩区,长期聚居着大量贫困人口,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需求。黄河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影响着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发展,更影响着全国区域一体化的建设,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一书对黄河的自然特性、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特征和黄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系统阐释,对研究黄河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可提供重要参考。
  《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一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黄河与黄河可持续发展,介绍了黄河流域的自然特性、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黄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章为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探索,首先进行了黄河与黄河经济学研究,其次开展了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探索。第三章为黄河可持续发展分析的理论框架,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其次阐述了黄河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最后进行了黄河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分析。第四章为黄河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及战略选择,首先进行了黄河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实证分析与评价,其次进行了黄河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最后探讨了黄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五章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战略对策,首先介绍了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选择,其次分析了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导性问题,再次进行了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与状态评价、响应与动员能力评价,最后探讨了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第六章到第八章论述了黄河源头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黄河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内容。该书内容翔实,结构分明,不仅有丰富的基础理论概述,还有大量的实证评价分析,注重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对该书的学习,可有效提高读者对黄河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
  结合《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一书中论述的黄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导性问题等相关内容,现阶段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经济发展较滞后。受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流经的各省(区)普遍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众多。通过对2008年与201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发现,2019年黄河流域GDP总量在全国GDP总量中的占比相较于2008年降低了1.21%,同时全流域人均GDP一直以来都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从黄河流域内部发展情况来看,人均GDP位列前三的省(区)分别为山东、内蒙古、陕西,而甘肃人均GDP最低。在城镇化率方面,2019年黄河流域城镇化率为56.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6%,流域内城镇化率最低的甘肃,则仅为48.5%。综上所述,虽然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黄河经济带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但流域内不同省(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发展落差,与此同时,黄河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水平相较于全国,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城市经济区协同发展不足。黄河经济带包括有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平原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等七大城市群。根据《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一书的研究,这些城市群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失衡情况。其中,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及晋中平原城市群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GDP总量明显高于周边城市;而其他城市群则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很难对周边城市发挥带动作用。相比较来说,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经济带发展中占据龙头的地位,但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黄河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仍较为滞后,各城市群之间缺乏紧密联系。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快构建黄河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推进黄河经济带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再次,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2019年,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经费平均支出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6.4%,除陕西省之外,流域内其他省(区)人均科技创新经费支出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各省份科技创新潜力调查报告显示,黄河流域仅有山东省进入全国前十,诸如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则处在全国末尾行列。另外,黄河流域高校数量及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从整体层面而言,由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科学技术研发,进一步使得高等教育发展也较为滞后,创新平台有限,创新能力薄弱。加之黄河经济带信息化发展水平有限,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进一步使得黄河流域创新产出水平不足。最后,对外开放规模及水平有待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收获了长足的发展成效。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中,黄河经济带应当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化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黄河流域各省(区)不管是在进出口总额方面,还是在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方面,都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但发展规模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2019年黄河流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1.07万亿元,而长三角地区的这一数值则达到2.01万亿元,几乎是黄河流域的两倍。总的来说,现阶段黄河经济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模及水平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地区。
  正如《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一书所提到,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切实推进区域生态、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构建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有序建立上中下游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基于此,为推动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针对现阶段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现结合《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一书,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第一,加强区域合作。推进黄河流域区域合作,可促进实现各式各样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整合利用。对于黄河流域的区域合作,应同时面向国内外两大市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首先,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实施,黄河流域应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投身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进一步推动黄河经济带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协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基于黄河经济带的实际发展,区域合作应着重发展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产业分工合作、经济贸易合作等领域。其次,黄河流域区域合作涉及各类交易成本,为此应注重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以期对各项交易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基于此,应加强构建全面統筹的区域协作机构,在国家层面组建黄河流域发展领导小组,履行好顶层设计职能;在区域层面构建相关协调机构,致力于建立黄河流域区域发展协作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另外,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切实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大众等不同主体的积极性。第二,推进市场化发展。市场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现阶段黄河流域市场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必须推进黄河流域的市场化发展。首先,推进商品及要素市场的建设完善,大力打造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序实现人力、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其次,优化政府职能,构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等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对政府边界进行科学界定,打造服务型政府,注重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还要优化政府调控手段,注重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以行政手段为辅,建立配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构建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使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第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新形势下,黄河流域各区域推进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各区域应提高对科技研发的重视度,全面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建设,切实提升黄河经济带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此期间,应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可促进创新创业的创新集群。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应开拓诸如办公型公共空间、社交型公共空间等公共空间,推动创新型企业相互集聚,促进创新主体面对面交流及知识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应在创新集群中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角色,营造和谐的创新创业氛围。另外,还应加强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高校、企业、研发机构等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第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鉴于黄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平衡,为推动上中下游区域的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内外的交流合作,应加强黄河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此期间,应推进黄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对陆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行全面统筹,上游区域应加强交通短板改进,中下游区域应加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以此不断完善流域交通运输结构。具体而言:一方面,应推进郑州、西安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注重发挥济南、青岛、太原、呼和浩特、兰州等城市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并推进烟台、潍坊、宝鸡、包头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时开展好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工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地区发展的有效结合。另外,加强黄河流域智慧交通建设,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有机融合。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联通,可不断缩小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甚至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山阳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2019XY008)
  作者简介:孙振杰(1982—),男,陕西西安人,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从事市场营销与危机管理、产业与生态经济、公共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肥胖和多囊卵巢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引起育龄期妇女排卵异常与不孕的常见疾病.抑制素B(inhibin B,.INHB)作为近年来受到重视的具有重要生殖调节作用的一种多肽,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INHB是主要由性腺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现已证实I
期刊
人工终止妊娠对妇女生殖健康所造成的潜在危害日益受到普遍关注.流产后妇女的生育能力可迅速恢复,为避免再次非意愿妊娠,落实避孕措施极为重要[1]。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围产医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决定于2008年6月13—17日在北京众晶鑫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复兴路26号院,电话:010-66854771)召开。会议将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医院的知名专家授课。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妊娠合并症的诊治;
女性下泌尿道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多样,尿失禁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美国15-64岁妇女中,尿失禁的患病率为2%~46%[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女性尿失禁主要分为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混合性尿失禁(max urinary incontinence,MUI)和充溢性
期刊
女性外阴阴道疾病(vulvar-vaginal diseases,VVD)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但长期以来妇产科医师重视不够,基础研究薄弱(几乎没有重大或重点研究项目),临床诊治标准不明确、效果不理想,有关的研究报告及书著也少(仅见王毓琛主编的<外阴与阴道疾病>[1]和石一复主编的<外阴阴道疾病>[2]).2007年12月8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女性外阴阴道疾病诊治进展学术研讨会"是首次关于VV
期刊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受近年来城建区域不断扩张、不透水面积增加、排水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城市地区水文特征发生了极大转变。随着城市人口、资产密度的不断提高,相同规模城市洪涝灾害下,造成的灾害损失明显加大。城市对生命线系统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大,洪涝灾害影响范围明显超出受淹范围。为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各城市积极建立全面系统的防洪工程体系,提升防洪工程防御标准,以此有效降低了防洪标准内的洪涝
期刊
2007年12月16-20日,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召开了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这是一次盛会,这是一个节日.会议使全球华人妇产科同道欢聚一堂,交流经验,切磋学问,也为中青年学者开辟了崭露头角的舞台,是机会,是锻炼.回顾这次会议,引出了我们一些思路和规划。
期刊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其病因及病理变化,并形成数种学说,但至今没有一种确切的理论能够解释其变化多端的临床现象。
期刊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作,通过科学有效地做好该项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发挥各项资源的价值,促使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等编著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将造价管理的一般知识和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特点相结合,科学系统地介绍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该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工程造价管理概论、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工程项
期刊
目的 评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模式.方法 收集2004年2月-2007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在孕24周前行产前诊断的11 410例孕妇,应用超声筛查其11 544例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超声筛查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包括左室流出道+三血管切面),计算不同切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随访胎儿预后.结果 (1)11 544例胎儿中,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