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褐色土地识别的方法与实践

来源 :世界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p51443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色土地识别是其再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作者梳理国内外关于褐色土地定义,在此基础上界定褐色土地识别的概念,参考国外识别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褐色土地识别的框架和流程,并以福州市为例,选取2011年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的35宗地块,实践城市褐色土地识别。通过第一阶段将地块原土地利用活动对照《重点污染源行业分类》标准进行筛选,选出疑似污染地块进行第二阶段环境污染信息收集和采样分析进行褐色土地识别,将褐色土地分为三类。结果显示:编号为03、04等25宗地块没有污染,识别为褐色土地类型Ⅰ;其余的疑似污染
其他文献
摘 要:楚式漆器在中国漆艺史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传承至今实属不易。在湖北荆州地区现今仍有少量作坊传承此项技艺,但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楚式漆器的发展和传承的情况不容乐观。相关产品多为仿古类漆器,脱离大众生活和社会需求,使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关键词:楚式漆器;产品类型;漆器工艺;创新  楚式漆器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造型奇异,图式丰富,色彩沉着大气,是中国漆器
内涝是影响上海的主要灾害之一。利用历史灾情初步探讨上海内涝产生的规律,多角度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两次典型内涝情景证实,排水设施滞后是上海市暴雨内涝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基于情景模拟方法,在设置典型暴雨内涝的前提下,构造模型对上海中心城区道路的内涝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徐汇区道路面临内涝的形势最为严峻,虹口、普陀、闸北与长宁道路的内涝危险性也较大,相对而言,杨浦、黄浦、静安和卢湾
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已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诉求与内在需要。互联网的时代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需要,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