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石门县委宣传部贺副部长学“骂人”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3月,湖南省石门县委宣传部以公函的形式,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妇女报》等单位发文,描述《中国妇女报》湖南记者站工作人员成德林有违法违纪行为,借宣传部贺副部长贺新初之口骂记者“狗日的”。成德林将其告上法庭。这份以宣传部名义发出的公函是由石门县宣传部贺副部长贺新初起草的。(2009年11月6日《西安晚报》)
  笔者并未全文拜读石门县委宣传部公函,也不知道当地宣传部为何要对媒体工作人员如此切齿痛恨。笔者所惊异者,乃是公函起草者贺新初贺副部长所表现出的超人“骂功”。
  据报道,该公函长达15页,标题便很惊悚:《成德林——一条披着记者“羊皮”的狼》,其中更是出现了“疯狗”、“瘟神”、“丧家之犬”、“黄鼠狼”等字眼,还借宣传部贺副部长贺新初之口骂成德林“狗日的”等,文中有许多用语描述成德林“眼光阴冷可怕”,“面貌令人可憎”,“让人第一眼见了,就觉得不是个好东西”……满纸“狗”长“狗”短,既有明骂又有影射,既有外貌描写又有心理感受,骂人骂得如此有“文采”且“妙趣横生”,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达此水准乎?
  笔者平日所写,以时评、杂文居多,因此被某些文友开玩笑封为“职业骂客”,也曾为自己能够用拐弯抹角的方式嘲讽不良现象而自鸣得意。等见识了这份堪称“皇皇巨著”的骂人公函,方知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白活了那么多年,根本从未搞明白什么是骂人呀。这么炫目的骂人,笔者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跟这位宣传部贺副部长的妙骂相比,笔者这个所谓的“职业骂客”写的东东,既不凶悍亦乏文采,简直连给贺副部长提鞋都不配。贺副部长毕竟是贺副部长,连骂人都骂得这么有水平,“I服了YOU”,你是我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首先,我要学习贺副部长高超的骂人技巧。要运用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互喻、较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等一切可以运用之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丰富骂人语言、完善骂人体系,真正骂出水平、骂出学问、骂出效果,让被骂者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生出“宁中武人剑,不中文人笔”的哀叹。
  其次,更要学习贺副部长想骂就骂的大无畏精神。不管你是谁,只要惹我不高兴,我就要跳出来骂你个狗血喷头。骂人时决不能顾忌自己的身份,贺副部长咋啦?文化人咋啦?想骂就要骂,并且要骂个血淋淋、骂个爽歪歪,这样的“骂客”,才是一个高明的“骂客”,一个纯粹的“骂客”,一个有职业道德的“骂客”,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骂客”,一个有益于弘扬骂文化的“骂客”。
  笔者也知道,贺副部长这回起草公函只不过是一次“临时性的即意骂人”,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不可能“狗日的”不离嘴。但不管怎样,他由此表现出了部分领导干部的高素质和高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书山有路勤为径,骂海无涯苦作舟。我决心以贺副部长为榜样,不断学习、锐意进取,争取早日跻身高级“骂客”的行列。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收到一老年杂志编辑的来信,现摘录如下:  赵德铭先生:您好!  认识您很高兴。您所赐稿件已编发在本刊2009年第8期,样刊与稿费已于近日奉寄,希望保持联系,欢迎继续赐稿。  兹有一事相告,本人出版有个人散文随笔专辑《扁舟煮酒》(每册9.00元)、《伊甸蛙鼓》(每册8.00元)和《枕畔流萤》(每册8.00元),尚存少量需自行销售,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如承蒙垂青或有兴趣邮购,不胜感谢(如需
新闻传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社会需要的角度都有责任彰显人文精神,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目标的实现。这样的责任决定了传媒的形象以关怀的姿态向公众传递讯
人们常说“有为才有位”,四川省遂宁市民政局长施瑞昶却把“有位要更有为”作为班子的格言,带领“一班人”紧紧围绕服务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创新进取,开创了遂宁市民政事业持续发展
其实,这一命题的讨论已持续很久了,最有名的是围绕1999年美国一记者拍摄的反映苏丹打饥荒的照片展开的。照片内容是苏丹机场一片荒芜的草地上,一只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住一个饿得即将倒下的黑孩子。这幅特写照曾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确实吸引住千万观众,很有震撼力,充分反映了苏丹大饥荒严重的程度。但此照得奖后引起极大的非议与指责,问题的焦点就是上述情况下先救人还是先抢新闻,估计后来那个黑孩子是死掉了,所以记者
过去的一年对新闻人来说是相对平稳但是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虽然没有像2008年度那样经历过5·12大地震和举办奥运会这样大起大落的大悲与大喜,却也承担了应对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