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道路工程项目中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由于沥青混凝土施工工序复杂,因此把握好质量控制关十分重要。本文从材料准备阶段、路面铺设阶段等方面就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很快,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坚实耐久,具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持久耐用、稳定性好,是十分理想的公路施工材料,因此在我国的各等级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运用十分广泛,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沥青混凝土虽然具备许多的优点,但由于建设工序较为复杂,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把好质量关,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笔者经过多年来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就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1.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1.1有足够的路面承载力
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备足够的路面承载力,用来平衡反复的车辆高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层所承受的抗力,但是当产生的应力过量时这种应力会导致路面的严重破损,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具备足够的承载力。
1.2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都设计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使用年限内路面必须能够承受反复的行车荷载作用,在长期的荷载下路面难以避免会产生疲劳性破坏,但必须将这种破坏控制在控制范围之内,不能过早产生疲劳破坏,影响汽车行使和负载,因此路面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1.3具备良好抗高温稳定能力
沥青混凝土材料是比较典型的流变性建筑材料,其强度与劲度的模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在夏季的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负载交通的反复作用下,会随着交通的渠化逐渐的在路面形成下凹而两侧鼓起变形的“车辙”,这种车辙会严重影响路面行车安全和舒适度,是当前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必须具备抵抗车辆反复挤压而保持稳定不变形的能力。
1.4具备较好的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缩裂缝表现为寒冷季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导致集料间拉开,形成裂缝。因此,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主要取决于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拉伸变形性能,其次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收缩系数、抗拉强度、劲度模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2.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原材料
与其它的工程项目一样,沥青路面的质量优劣与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好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根据项目设计的配合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做好品质把关工作。具体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的沥青、集料以及填料技术指标都必须严格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沥青和石料在粘附性、矿料粒径以及试验的配合比等诸多指标上都需要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矿料的品质。这就需要相关的材料管理人员具备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性,及时与材料的试验人员紧密配合,定时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材料各项指标是否符合需要,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2人员配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儿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2.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没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法,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的取样与测试对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试验室的抽提试验,可以使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符合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要求,以及控制沥青结合料的用量。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取样和测试程序,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混合料的质量情况。
2.4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控制
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合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沥青混合料拌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拌和时间。由于沥青裹覆在集料和填料表面的沥青蜡厚度一般在5~15,易被氧化。因此,尽可能低的拌和温度及最短的拌和时间可降低沥青结合料的氧化和挥发成分的损耗,保证沥青的质量。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宜用l5吨以上的自卸汽车,装料前在汽车翻斗内抹一层柴油与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然后可以出场。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0.5h,运输车到达现场后,保温布不要急于掀开,等到摊铺时再掀开,以免温度损失。
2.5混合物料的现场检测
一方面,沥青混合物料运至摊铺现场之后要凭借相关单据进行接受,并且要当场检测沥青混合物料的质量,沥青混合物料到达现场时的温度如果低于130℃,或者出现离析、结块现象,以及被雨水淋过的混合物都要作废料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运送到摊铺作业现场的混合物料,应当在运送到现场的当天完成压实工作,如果哦当天不能完成的话,剩余的混合物料也要当作废料进行处理。
3.路面摊铺中的质量控制
3.1摊铺作业前的检查与处理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作业之前,要注意加强基层质量的检查工作,尤其是基层在局部粗骨料比较集中的地方极易出现松散的问题,遭遇这一情形时应当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后再进行沥青面层的摊铺工作。其处理方法是.囊口果基层松散程度比较严重,则需要将松散部分全部挖出,用新的基层物料进行填充,使其平面形成矩形,压路机按照相关要求将新的基层填充物料碾压至所要求的压实度,并在表层进行洒水保持表面的湿润;当基层松散程度不是很严重时,可以只把松散的部分轻轻挖出并清扫干净,然后再浇洒透层油和黏层油,当摊铺机驶进时,采用人工回填沥青混合料,压路机充实,然后摊铺机一次摊铺成型。
3.2摊铺作业前的准备与调试工作
在摊铺工作开始之前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需要先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预热,加热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熨平板加热温度不宜低于100度;要检查摊铺机的振捣装置是否完好,以确保路面能够达到较高的初始压实度;要仔细检查熨平板加宽连接处是否调平,以保证路面摊铺能够平整、不产生明显的痕迹;要检查摊铺机各部分的组装是否有疏漏,找平装置安装是否确定。
3.3沥青面层的铺筑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摊铺机在基层起步时熨平板及平衡梁后滑靴下垫上与松铺厚度等厚的木板,当在已铺好的面层起步时,熨平板和均衡梁后滑靴下面均垫上松浦厚度减去压实厚度的木板。起步时摊铺机速度要从零开始增加,慢慢起步,这样有助于消除刚起步时由于阻力过大而引起的面层产生横向波浪的现象。运料车应靠近离摊铺机l0~30cm左右时以空档停车,由摊铺机迎七去推动前进。摊铺机摊铺速度要与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一般应控制在2~4m/min的范围内。应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顿,以提高摊铺的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正常时,方向的调整很重要,操作手要集中精力,精心操作。另外,对履带底部及声钠探头下面的基层上的杂物要清楚干净。还要指挥好运料车辆,不能碰撞摊铺机。摊铺要连续作业,如因故停止时间较长,则应抬起摊铺机,设置横缝,以保证路面平整度及渗水要求。
3.4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对于道路面层的平整度和强度相当重要。首先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和碾压方式,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全程宜采用追随式碾压方式,压实一般采用钢筒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具体采用何种碾压组合方式应由试验路的最终结果确定。碾压时,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前进,严禁突然改变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以免造成沥青混合料的推移。■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17).
[2]李少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0(5).
[3]韩建.热拌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控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7).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很快,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坚实耐久,具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持久耐用、稳定性好,是十分理想的公路施工材料,因此在我国的各等级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运用十分广泛,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沥青混凝土虽然具备许多的优点,但由于建设工序较为复杂,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把好质量关,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笔者经过多年来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就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1.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1.1有足够的路面承载力
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备足够的路面承载力,用来平衡反复的车辆高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层所承受的抗力,但是当产生的应力过量时这种应力会导致路面的严重破损,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具备足够的承载力。
1.2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都设计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使用年限内路面必须能够承受反复的行车荷载作用,在长期的荷载下路面难以避免会产生疲劳性破坏,但必须将这种破坏控制在控制范围之内,不能过早产生疲劳破坏,影响汽车行使和负载,因此路面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1.3具备良好抗高温稳定能力
沥青混凝土材料是比较典型的流变性建筑材料,其强度与劲度的模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在夏季的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负载交通的反复作用下,会随着交通的渠化逐渐的在路面形成下凹而两侧鼓起变形的“车辙”,这种车辙会严重影响路面行车安全和舒适度,是当前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必须具备抵抗车辆反复挤压而保持稳定不变形的能力。
1.4具备较好的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缩裂缝表现为寒冷季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导致集料间拉开,形成裂缝。因此,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主要取决于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拉伸变形性能,其次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收缩系数、抗拉强度、劲度模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2.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原材料
与其它的工程项目一样,沥青路面的质量优劣与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好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根据项目设计的配合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做好品质把关工作。具体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的沥青、集料以及填料技术指标都必须严格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沥青和石料在粘附性、矿料粒径以及试验的配合比等诸多指标上都需要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矿料的品质。这就需要相关的材料管理人员具备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性,及时与材料的试验人员紧密配合,定时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材料各项指标是否符合需要,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2人员配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儿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2.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没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法,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的取样与测试对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试验室的抽提试验,可以使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符合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要求,以及控制沥青结合料的用量。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取样和测试程序,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混合料的质量情况。
2.4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控制
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合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沥青混合料拌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拌和时间。由于沥青裹覆在集料和填料表面的沥青蜡厚度一般在5~15,易被氧化。因此,尽可能低的拌和温度及最短的拌和时间可降低沥青结合料的氧化和挥发成分的损耗,保证沥青的质量。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宜用l5吨以上的自卸汽车,装料前在汽车翻斗内抹一层柴油与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然后可以出场。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0.5h,运输车到达现场后,保温布不要急于掀开,等到摊铺时再掀开,以免温度损失。
2.5混合物料的现场检测
一方面,沥青混合物料运至摊铺现场之后要凭借相关单据进行接受,并且要当场检测沥青混合物料的质量,沥青混合物料到达现场时的温度如果低于130℃,或者出现离析、结块现象,以及被雨水淋过的混合物都要作废料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运送到摊铺作业现场的混合物料,应当在运送到现场的当天完成压实工作,如果哦当天不能完成的话,剩余的混合物料也要当作废料进行处理。
3.路面摊铺中的质量控制
3.1摊铺作业前的检查与处理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作业之前,要注意加强基层质量的检查工作,尤其是基层在局部粗骨料比较集中的地方极易出现松散的问题,遭遇这一情形时应当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后再进行沥青面层的摊铺工作。其处理方法是.囊口果基层松散程度比较严重,则需要将松散部分全部挖出,用新的基层物料进行填充,使其平面形成矩形,压路机按照相关要求将新的基层填充物料碾压至所要求的压实度,并在表层进行洒水保持表面的湿润;当基层松散程度不是很严重时,可以只把松散的部分轻轻挖出并清扫干净,然后再浇洒透层油和黏层油,当摊铺机驶进时,采用人工回填沥青混合料,压路机充实,然后摊铺机一次摊铺成型。
3.2摊铺作业前的准备与调试工作
在摊铺工作开始之前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需要先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预热,加热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熨平板加热温度不宜低于100度;要检查摊铺机的振捣装置是否完好,以确保路面能够达到较高的初始压实度;要仔细检查熨平板加宽连接处是否调平,以保证路面摊铺能够平整、不产生明显的痕迹;要检查摊铺机各部分的组装是否有疏漏,找平装置安装是否确定。
3.3沥青面层的铺筑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摊铺机在基层起步时熨平板及平衡梁后滑靴下垫上与松铺厚度等厚的木板,当在已铺好的面层起步时,熨平板和均衡梁后滑靴下面均垫上松浦厚度减去压实厚度的木板。起步时摊铺机速度要从零开始增加,慢慢起步,这样有助于消除刚起步时由于阻力过大而引起的面层产生横向波浪的现象。运料车应靠近离摊铺机l0~30cm左右时以空档停车,由摊铺机迎七去推动前进。摊铺机摊铺速度要与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一般应控制在2~4m/min的范围内。应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顿,以提高摊铺的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正常时,方向的调整很重要,操作手要集中精力,精心操作。另外,对履带底部及声钠探头下面的基层上的杂物要清楚干净。还要指挥好运料车辆,不能碰撞摊铺机。摊铺要连续作业,如因故停止时间较长,则应抬起摊铺机,设置横缝,以保证路面平整度及渗水要求。
3.4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对于道路面层的平整度和强度相当重要。首先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和碾压方式,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全程宜采用追随式碾压方式,压实一般采用钢筒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具体采用何种碾压组合方式应由试验路的最终结果确定。碾压时,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前进,严禁突然改变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以免造成沥青混合料的推移。■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17).
[2]李少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0(5).
[3]韩建.热拌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控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