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寻找教学中“最大的麦穗”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教学任何一篇课文,有两个基点一定要把握好:一个是心中有人,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一个是目中有文,一篇篇独特的文本。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应是人对文的激活,即让活泼泼的孩子唤醒活泼泼的文字,体验活泼泼的思想,运用活泼泼的语言,总之,一切都应该是鲜活的。因此,我们大力倡导“以学定教”,这里的“学”既是指学习的主人——学生,也是指学习的内容——文本,只有对学生和文本这两个“学”的基点有了正确的解读,才能让我们老师的“教”明明白白、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反之,不尊重学生的学情,不关注文本的特质,一个模式地学,平铺直叙地教,学得索然,教得枯燥,效果自然不佳。
  若以此来观照《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和“文本”这两个学习的基点又是怎样的呢?五年级的学生对埃及的金字塔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他们早已从电影、电视、书刊、网络、旅行中对其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而《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仅仅是对金字塔的外观、结构、建造,作了浅易的说明。这样,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与课文能够给予学生的认知信息,几乎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这种阅读的“零落差”若是不能处理好,学生在课堂阅读时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什么都知道了还学啥?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个文本,《埃及的金字塔》这篇文章就真的没什么可学吗?这篇文章除了介绍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建造科学这些内容之外,平实的语言中有没有蕴含着什么特质?清晰的条理中有没有蕴含着什么范式?这些才是我们阅读教学中需要引领学生适时采撷的“最大麦穗”。走出内容解读的小圈圈,走向“言意兼得”的大舞台,学有所获,学有提升,《埃及的金字塔》这个文本才会熠熠生辉。
  在2013年“杏坛杯”赛课中,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俞霞老师执教的《埃及的金字塔》,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定位“起锚点”——阅读教学从这里出发
  俞老师的教学,是从看似不经意的“聊天”开始的——“关于金字塔,你有哪些了解?”小小一问,把有关金字塔的话题内容全部囊括了,深的、浅的,课内的、课外的,文字的、图片的……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教学伊始趣已生。接下来,俞老师检查学生的初读,布置了一个“微任务”——“你读到了( )的金字塔?找一找课文中的词语,动笔圈出来。”如果说,刚才的聊天,属于天马行空,那么,这道填空题则是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大地,聚焦具体词语。见微知著,虚实相间,一个漫谈话题,一道填空题,很好地了解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现实起点,于是,那些关于金字塔地理位置、概貌形状、用途名字等浅近直白的内容,就可以一带而过、一读而过,不必再喋喋不休地嚼来嚼去,这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很好定位。教学伊始,定位好学生学习的“起锚点”,从学生的认知原点出发,可以避免学习中的“搁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接下来有价值的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首先需要确定学生的认知起点,厘清哪些内容学生已知,哪些内容学生需知,学习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进发。
  二、关注“兴趣点”——阅读快乐在这里迸发
  《埃及的金字塔》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哪里最吸引学生呢?是什么吸引了学生呢?用什么方式能把这种吸引力最大化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这些问题弄明白,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既贴近文本,又贴近学生,就可以达成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激活文本、快乐阅读的目标。毕竟,我们的语文课是情趣和理智相交融的。
  显然,在俞老师看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是学生阅读的“兴趣点”所在。这个自然段中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一连串的数字,而这些数字为我们具象化地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细细品味这里的每一个数字,可以清楚地在脑海里浮现出金字塔的塔高、塔底、塔身以及建塔人。俞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时,巧妙地引入了“一站到底”的游戏,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设计问题,再请人上台现场PK,整个课堂一下子“劲爆”起来。下面学生所提问题会很自然地聚焦于数字上,如“胡夫金字塔有多高?”等,台上学生所答又强化了这一串数字,一问一答,数字凸显,气氛活跃,生动高效。“一站到底”只是个游戏形式,其实质还是指向文本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就是引导他自己解读内容;引导学生倾听答案,就是引导他慢慢发现文本形式密码。不过,这里“列数字”作为一种表达方法还含而不露,一切尽在不言中。
  文本中的“兴趣点”,有时与文本内容有关,所写之人,所述之事,所描之景,所状之物,所发之理等,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共振”,读之怦然心动,豁然开朗,有似曾相识之感。有时与文本的形式有关,独特性的语言,陌生化的表达,读之新奇新鲜,特质特别,有耳目一新之感。我们的阅读教学,若是能基于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亲近文本、迸发智慧,远离干瘪枯燥、陈词滥调,这样的语文课堂一定会释放出无限的魅力,产生“劲爆”的场景。
  三、捕捉“提升点”——阅读智慧在这里升华
  校内的、校外的,课内的、课外的,我曾听过许多的阅读课,文不同,人不同,但教法相同。许多老师在面对一篇篇文本时,钻进去就出不来,从头至尾,字词句段,内容思想,微言大义,面面俱到。听这样的课有种感觉,就像苏轼诗中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文被大卸八块,人却精疲力竭,时间徒然耗散,真正所获寥寥。其实,对待一篇文本的态度,既要入乎其内,也要出乎其外,我以为更多地需要像杜甫诗中所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语文教学这个高度,站在儿童学习语文这个角度,来审视每一篇文本,发现每一篇文本的独特价值,捕捉住每一篇文本所能给予学生语言表达的“提升点”,一课一得,学以致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若以此视角来观照每一个文本,我们就不会再过分拘泥那些相似的字词句段、内容思想,而会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注到品味文本中独特的这一个、这一点,从而得到实实在在的读写提升。
  俞老师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没有简单的平铺直叙,没有惯常的内容分析,她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一站到底”的游戏过后,自然地引导学生回味归纳——“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问一答都和什么有关呀?读读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的,这篇文本的特质,也可以说是说明性文字的一个基本特质,就是“让数字来说话”,让一个个鲜活的数字支撑起所要说明的事物,金字塔不是一个抽象的建筑,它是在具体可感的数字中,一点点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的。除了这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俞老师还趁热打铁——“细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还怎么写的,让我们对‘宏伟精巧’的特点印象深刻?”这一问,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智慧火花,你看,举例子、作比较、具体描述,这些说明方法在具体的语言品味中慢慢透发出来,自然无痕,却让学生的阅读视界得以提升,哦,原来这段文字中还藏着这么多的表达密码呀!
  确实,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该让学生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上作平移运动,相信文本中绝大部分内容学生自己能够读懂,而能够读懂的内容坚决不问不讲,这也应该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条“铁律”。有种笑谈说:“一个孩子因病两个星期没上学,回到班上,数学是一定要补的,否则会跟不上,而语文则不会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跟上。”细思量这个笑谈,不正道破了我们语文教学重复低效的本质吗?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要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提升,一堂语文课,上和不上应该不一样,要善于捕捉住文本中的独特价值,把文本中独特的这一个放大再放大,品味理解,内化积累,迁移运用。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让每一篇文本,拥有每一篇的价值,升华每一篇的智慧,释放每一篇的魅力,从而走出千篇一律、千课一样的同质、低效的漩涡。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其他文献
当我看到书名时,既感到一股阳光似的温暖,又感到了一种冰雪般的凝重。为什么本来就应该如阳光般的“教育”,不仅未让人感到温暖,反而令人一想起来就觉得冷气嗖嗖、寒风拂面呢?“教育之根”本来就是“人性”的,而人性又本来就是“善”的、是人文的,教育是“走向人的教育”,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因而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温暖”的,“温暖”应该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为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这样的现代社会却反而要大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启动后,小学阅读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阅读教学的时效性等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阅读教学应首先注意遵循感知文本的规律,然后因“文”而异,基于不同的文体明确不同课堂的建构形式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效率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活动,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更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义务教育语
【摘 要】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导航,是顺利实现“翻转课堂”的关键步骤。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2A Unit 7 Here you are为例,阐述了如何有效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纷纷对其进行研究。“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能
“师乃固校之本”,这是我们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创始人在百年前对教师之于学校发展的作用所提出的鲜明观点。时至今日,与百年前相比,“固校”已成历史,但“师乃兴教之本”“师乃强校之本”仍是不变的真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仍是永恒的主题。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理想追求、职业态度、知识技能、教学行为等,需要不断调整、修正、刷新,不断达成一种新的“教育和谐”。尽管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是多样化
天气真热,你打算尝试一下最新的“五味冰淇淋”,假设价钱全部一样,你会点哪五样?(选择后将五种口味的分数相加。)    牛奶:5分  哈密瓜:1分  抹茶:2分  草莓:2分  菠萝:3分  蛋奶:3分  橘子:1分  巧克力:2分  红豆:2分  乳酪:4分  双层巧克力:3分  瑞士巧克力:5分  香草:1分  奶油甜饼:5分  红茶:3分  薄荷巧克力:4分  云石巧克力:4分  兰姆葡萄:4
【摘 要】方格图简洁直观、有趣味、易操作,且有多种表征形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综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约有150次使用方格图,我们应从新的视角审视方格图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审视它的价值取向,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方格图 工具 价值 应用 再开发  方格图是以若干个小正方形为基本构成要素,以信息加工过程的直观性为形态的数学学习工具。借助方格图,不仅有助于
摘 要:文章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学校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搭建了一个自主开发的学生教育管理平台,基于学生“数字画像”精准构建学校管理育人创新体系。该平台通过教育管理工作数据仓库的建设,打造了一个一站式服务平台,并探索实践教育管理育人创新体系,运用数据挖掘助力学校管理育人实效的提升。其创新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数据挖掘刻画学生“数字画像”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二是通过数据分析发布预警信息辅助学校管理育
我以为要讲文学的力量发生,应先讲文学的本身。文学的作品如诗歌小说之类,和“等因奉此”的公文,“天地元黄、宇宙洪荒”的千字文性质不同。文学的特性第一是“具象”。我们平常说话不一定是文学的,但如果用文学的方法来说,便成为文学的了。譬如我们说:“日子过得很快。”这句话语不足称为文学。如果我们要使它文学化,第一就应当使其能够使人感觉到,也就是使其具象化。于是我们便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摘 要】鉴于阅读教学对话的价值与意义,运用案例剖析的方法,从话题、语境、流程、品词析句、编选意图诸方面进行思考和理性的解读,以此来探究阅读教学课堂对话的一些规律,弄清一场有效的阅读教学对话应该把握的有关要素。  【关键词】阅读教学 对话要素 应然把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对于文本而言,就是建立在一种解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模式中都取得了比较大方面的进步,并且社会中也对我国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后作业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是一项比较关键的环节,课后作业是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在课下进行巩固与延伸,是对课堂教学质量与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的质量做到有效监测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完成课后作业可以将所学知识更加巩固。合理有效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