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因“个性”而鲜明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在文学范畴里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面貌。正是因为有了个性,人物形象才是独特的,而不会千人一面。人物个性鲜明的作文,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符合高考作文“内容充实”的要求,更容易获得阅卷者的青睐。
  范文例举
  才子
  天津一考生
  每天坐地铁上学,经常碰到“才子”。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读的书多,谈吐不凡,所以我就叫他“才子”。他也不反驳,默认了。
  看校服,他读的是市重点,比我们学校名气大。同路的时候,“才子”总要说起刚读过的书。
  “真不错。杜河南这个人是个雅士,收藏了很多书,并希望子孙继承下去。这样的书香门第,现在很难找到了。”杜河南是谁,我不知道。所以只好訕讪地哼哈着。
  “《唐语林》,宋朝王tǎng著。”“才子”怕我尴尬,忙善解人意地报出了书名。
  我滑开手机搜索。“应该是王dǎng(谠)吧。”
  “不,风流倜傥的‘傥’,错不了的。”才子自信地说。
  我不再言语。回家上网,下载了《唐语林》的PDF版,确是“王谠”,“才子”错了。而且,他所说的杜河南其人,也不是什么雅士,而是浮奢谄媚之人,他藏书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圣贤的教诲他一句也没听进去。
  “我昨天读了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真不错!”“才子”的兴趣转到了当代。
  “‘人生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人,你不妨尽自己的努力打扮她,引导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了什么样子,你好歹得爱她。’这比喻,绝了!我就想不出来。看起来,以后这周老师的书得多看看,长知识长文采呀。写作文用上一点,老师敢不给高分吗?”说这话的时候,“才子”的眼睛直放光。
  “会不会被判抄袭呢?”
  “不可能。老师哪有工夫去查到底是谁说的。放心,听我的。没错儿!”我只好点头称是。
  前两天,刚上地铁,“才子”就迫不及待地开讲:“你知道‘白银时代’吗?”
  “王小波的小说。读过。”
  “不对。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分为先期和后期的象征主义……”然后是阿克梅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等,“才子”舌灿莲花,听得我目瞪口呆。
  “我最喜欢叶赛宁,他像时空中的一颗彗星,从地球闪过,留给人间一片灿烂的诗篇,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男男女女……”
  看起来“才子”这次真动感情了。在高考前这么紧张的当口儿,还能读这些跟考试关系不大的书,“才子”还真不简单。
  人无完人,以前对他的“误解”,还是清除吧。
   [范文解析]
  这篇文章,在人物个性塑造方面很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1. 个性化的语言。“不,风流倜傥的‘傥’,错不了的。”“不可能。老师哪有工夫去查到底是谁说的。放心,听我的。没错儿!”诸如此类个性鲜明的语言,无不折射出“才子”自信甚至自负的一面。
  2. 个性化的神态、动作。“说这话的时候,才子的眼睛直放光”“前两天,刚上地铁,才子就迫不及待地开讲”,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才子谈到自己感兴趣话题时的兴奋,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3. 个性化的习惯。“同路的时候,才子总要说起刚读过的书。”才子对书的情有独钟,远超出同龄人,极具个性。
   [类文生成]
  一、捕捉细节,有血有肉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荷花淀》的片段: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的笑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夫妻话别”的情形。“水生小声地说”,是因为水生没有和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军,怕妻子责怪。“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因为丈夫的话给其内心带来了震动。可是深明大义的水生嫂知道,丈夫参军是为了保卫美丽的家乡,所以她没有反对,而是掩饰了自己的内心,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个细节就表现出了她的深明大义和对丈夫的理解,细节之中彰显了人物个性。
  二、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载体。语言描写应该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一个富有特色的个性人物形象。如《故乡》的片段: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这几句富有特色的人物对话,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自私、刻薄的个性,透露出她被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意识浸染的灵魂。
  三、动作描写,生动传神
  动作描写是刻画个性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欧也妮·葛朗台》的片段: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巴尔扎克借助动作描写,将葛朗台有别于他人的极端吝啬、贪婪的本质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四、外貌描写,以“形”传“神”
  外貌描写在于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性格。如《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段描写刻画了一个笑里藏刀、刁钻奸猾的凤姐形象,丹凤眼、柳叶眉本是赞美人物漂亮的用语,可是加了“三角”“吊梢”,就有了贬低的意味,“三角”是说她非常奸诈,城府颇深,“吊梢眉”是说她精于算计,机关算尽。
  五、多方出击,立体展示
  要想让人物个性鲜明,给读者一个更为全面的印象,不妨多方出击,立体展示。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任公先生走路时“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讲课时“眼光向下面一扫”,“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背诵时“敲几下”“秃头”,紧张时“掩面”“顿足”“狂笑”“太息”,激动时“痛哭流涕”“手巾拭泪”“张口大笑”,等等,犹如造型艺术中的一个个“亮相”,立体地向读者展现人物传神的各个侧面,让人物个性鲜明。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音乐、绘画、游戏、旅行、运动、交友、微信、可可西里、瓦尔登湖、AlphaGo、iPhone7。
  请从以上词语中选择两三个来体现你的性情与好恶,写一篇文章帮助同龄人更深入地了解你。要求选择的词语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
  这道作文题,要求写作者把自己介绍给同龄人。选材时,必须体现出自己的性情与好恶,宜选择表现自己积极进取、阳光乐观、健康文明的一面,不宜表现偏激、自私、颓废的一面,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其他文献
编辑手记:  顾适照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戴着白色防尘口罩的自拍。不知怎的,这让我想起《星际争霸》中神族( Protoss)的黑暗圣堂武士。这个比喻是颇有风险的事情,所以下面我要尽力解释:当我阅读顾适那情节明快、结构利落、思考深刻的作品时,仿佛能在文本背后看到一位表情沉稳、充满耐心、善于隐藏意图的作者,TA可以在关键的时空做出灵活而致命的一击。而这正符合黑暗圣堂武士的精神。  且看顾适如何将职业
[命题分析]  本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主题为:感恩,与青春同行。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再亲切不过的话题。“青春”是一个时期,现在的你正处于这个时期;“青春”是一个忠实的朋友,他与我们日夜陪伴,朝夕相处;“青春”是一位无私的老师,教会了我们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青春”二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一定都会有别具一格且十分精彩的解读。而不仅是可以自由解读的话题,在本次比赛的题材设置上,也体现了开放
“哎哟,我去!这是饿了多少天啊……”魏龙锡的话没说完,就被一个涌上来的饱嗝噎了一下,两道八字眉痛苦地拧在一起。  “行啦,甭废话了。你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该说说了吧?”警察这句话说得很溜,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来。  魏龙锡赶紧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开始了他的供述。  警察同志,我跟老天爷保证,我真没想杀他。我就是图个财,哪儿敢害命啊……  是是是,警察同志,我从头说。唉……可这哪儿算是个头呢?其实吧
春天的阳光里  寒冬,在烟雨迷蒙中不舍地褪去了最后一丝凛冽,春的气息近了,久违的春天终于在众人殷切的盼望中姗姗而来。  “春雨贵如油。”要我说,这春天的第一缕阳光才是最为珍贵的。红彤彤的太阳在远山浮起,蛰伏一冬的种子在积雪融化后悄悄探出了头,在阳光的轻抚下,抖落一串笑声。柳树绽开了第一枝嫩芽,不时摇曳在乡村的秀色中。广袤的田野在微笑,在暖阳的滋润下,一切都在蓬勃生长,一切都在积蓄力量。  春,担负
那天,我打开电脑才五分钟,便遇到了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1  我的电脑上有一个美化软件,只要联上了因特网,就能每天自动更换桌面的那种。今天一早,它开机给我推送了新桌面,是宇宙和科幻分类下的一张热门图片。  电脑屏幕闪烁了一下,桌面自动更新。  甫一开始,一切就沉浸在几乎是纯黑的宇宙之暗中,极其远的地方,几个代表恒星的光点跃动发光。在图像的正中央,有一艘看起来十分渺小的飞船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滑行,
写作文,说到底就是打开思路。思路一打开,自然文思泉涌。打开思路靠什么?靠精准审题,就是抓住关键词。关键词一般在作文题目的后半部分、以2020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
经 典 重 现  很快地鸣凤就走出来了。他听见脚步声,故意把两只脚放开,站在门中央堵住她的路。  她默默地站在他背后,歇了一会儿才说:“三少爷,让我过去。”她的声音并不高。  不知是他没有听见,抑或是他听见了故意装着未听见的样子,总之,他并不动一下。  她又照样说了一次,并且加了一句话:太太还要她去做事。但是他依旧不理睬她。他像石头一样地站在门槛上。“鸣凤,……鸣凤!”上房里有人在叫,这是他的继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那些曾经深入我们国人骨髓的文化内涵,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渐行渐远。好在亡羊补牢,為时未晚,为了使那些远去的、似乎枯燥无味的声音再次深入人心,我们可以使其与现代相融合,更好地留在人们心中。  为什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记住它呢?首先,传统文化常是晦涩难懂的,有漫长的时空距离,大众难以接受,如果将其与一些简单、轻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会引发大家的兴趣;
“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吗?”  “会的。”  “那谁又去做这星星之火呢?”  硝烟漫,山河碎,七尺之躯赴国难  街上人群涌动,无数学生在悲愤地高呼着,大步踏过骚动的街头。街边一间屋子里,几个青年学生激动地讨论着,一名学生干部悲愤道:“就写‘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另一名学生立刻铺开横幅,提笔书写。  放下笔,他反复看了几遍留给妻子的遗书。片刻沉默后,他整理了满是灰尘的军服与钢盔,登上城墙,脚下是颤
尽管陶渊明这个名字或许与科学幻想从来无缘,但他确实在某个方面为后世的无数科幻创作者们开辟了先河——成文于一千六百余年前的《桃花源记》是人类历史上最初可以确定具体作者、明确提出了“避难所”概念的文学作品。而“世外桃源”这一意象也在随后的数百年中随着中华文明圈的文化传播而扩散到了整个东亚,并以不同的寓意无数次出现,在整个东亚文明的演化史中添上了不可忽视的浓重一笔。  可是,如果单纯论起“避难”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