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不猜硬币都一样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刚获奥斯卡金奖的影片《老无所依》透过暴力与杀戮的场面,向人们讲述着世界的混乱、命运的无常和难以摆脱的黑色宿命,它和原著一样表现出黑色幽默,展示了荒诞命运对人类的玩弄。不过,反抗绝望的精神让影片透露出一丝模糊的光亮。
  [关键词]《老无所依》宿命观 黑色幽默 现代性
  
  2008年2月25,第80届奥斯卡获奖名单揭晓,影片《老无所依》不负众望,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四项重量级大奖。究竟是什么让这部充满暴力与血腥气味的电影备受青睐?也许剧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女性才真正一语道破了玄机。那就是:硬币根本无法做决定,做决定的是你。 《老无所依》讲述的故事并不脱俗:一个退伍士兵无意间发现了毒品交易后的金钱,一念之差让他掉入了黑色的陷阱。追踪而来的杀手冷酷残忍,杀死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维护正义的老警长参与了这场追逐,但他每次总是慢一拍。
  影片继承了科恩兄弟一贯的风格,但这次它却在讲述一个深刻的真理。电影没了救世英雄。唯一代表正义的警长苍老、疲惫,从头到尾始终没能抓住元凶。同样,影片的结尾是颠覆的,没有惩恶扬善。镜头缓缓地安静地进行着,讲述着人类混乱的生存现状、潜在的欲望、无止尽的暴力和无法避免的死亡《老无所依》不是一部简单的暴力影片,它本身就是一部寓言:“如果仅仅是单纯表现了警长的正直和杀手的穷凶极恶,那么《老无所依》无非是一部单板的西部电影。然而我们却发现科恩兄弟所要展示的是‘宿命论’——人类任何想要驾驱强悍命运的举动都会显得徒劳无功”。
  有信仰的时代是单纯的,上帝说:有了光。便有了光。科恩兄弟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的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光的出现是如此简单了。于是我们有部分时间是在阴影中的。揭示这种阴影成了新一代导演的责任。
  让我们重新回到硬币上来。杀手齐格有一个怪癖,那就是喜欢以猜硬币的方式决定人的生死,但摩斯的妻子却拒绝了游戏,她说:硬币根本无法做决定,做决定的人是你。这句话展现了人类面对自己命运时候的清醒。
  杀手冷漠、残酷,出场冷静、从容。做事干净利落、从不留情。在他的身上,我们闻出了死神的气息。科恩兄弟对这个冷面人冠以了最大的热情,一致认为,恰恰是冷血的齐格讲出了“人们心底的秘密”和人类不可避免的宿命。那枚硬币正反两面代表了生命的偶然,人类却无法逃脱宿命的必然。片中摩斯的岳母的葬礼,暗示了死亡的最终来临。
  《老无所依》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作者便是麦卡锡,有20多部具有很高品质的小说,他的作品大多被看作是黑色幽默系列。伊桑·科恩谈到这部作品时表示:“我们看完后都很喜欢,从那时就开始考虑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的可能性。”
  同样,科恩兄弟的电影经常被评论界称为现代黑色电影。悬疑、欲望、凶杀,让影片蒙上了黑色的背景。黑色。是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的主要色系。在这点上,科恩兄弟和原著作者麦卡锡达成了绝对的一致。
  “黑色”的内涵是绝望、恐怖、残酷和痛苦,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表现出世界的荒诞、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恐。自我挣扎的徒劳。大多黑色幽默作者都关注现实,那种阴郁的幽默。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际上却是无可奈何。科恩兄弟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让镜头宁静地传达出这种幽默感《老无所依》中无处不在的意想不到的巧合都试图在挑逗观众的笑神经,但是没有人能最终笑出声来,因为玩笑背后的东西实在是太沉重了。
  科恩兄弟在改编剧本时多次强调必须将小说所设置的时间背景80年代强调出来,只有了解那段时间里美国社会新生的观念与传统价值所产生的激烈碰撞的历史,才能完全理解麦卡锡小说中传达出的对美国观念的诠释。他们在幽默的暴力背后,传达出了对生命、对命运以及对西方文明衰落的深刻思考。
  “无辜的人应该受难”,主人公的探索过程是奥德赛式的,这就是影片的主题。人类无法逃避黑色的宿命,不过,是否就此放弃挣扎呢?科恩和那个生活在同样绝望年代的卡夫卡一样,给黑暗中的等待者一丝微弱的亮光。
  老警察尽管代表不了英雄,正义最终也未能战胜邪恶,但是他毕竟选择了追逐。许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没有结尾的影片,但是我相信科恩兄弟已经给了结尾,人们在梦中回到了从前。在黑色的时代。我们不再谈廉价的希望。但是我们还必须反抗绝望,人的高贵就在于此。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曾经认为,只要人活着。有意识,人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对其进行担当。“懦夫是自己造成的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英雄。懦夫常有可能不再是懦弱。英雄常有可能不再是英雄。”贝尔完成了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凡人,老兵摩斯更真实:他有英雄的选择,也有懦夫的选择。人是欲望的动物,欲望本身便是人类的黑色宿命,金钱的诱惑引发了一切罪恶。但是金钱本身却是无罪的,无论是把它给了流浪的艺人还是成为杀手杀人的理由,都只不过是自由的个体的选择自由,人在这种选择中成为了上帝。
  毫无疑问。今天的人类面对的是一个荒诞绝望的世界,一切传统价值体系都已经分崩离析。不过,面对黑色的宿命,人类所进行的挣扎却熠熠生辉。加缪曾经写过一篇名叫《西绪福斯的神话》的文章。西绪福斯受到了惩罚。每天要把一块大石头往山上搬,但石头到了山顶又会滚回山下。面对这种无效而无望的劳动,加缪却说西绪福斯是幸福的。人生就是一个自我抗争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生态批评理论中,地方、女性与人心具有某种天然的同一性。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正是以这三个维度作为批判的视点,使作品在深层次上渗透着一种解构现代性意识形态假设的后现代精神。福克纳希望借此为现代人找回那种清冽、干净的感觉,为美的精神制造哪怕是微弱的回声。  关键词 地方 女性 人心 生态批评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Fury)(
[摘要]本文选择了美国、日本、韩国的恐怖电影作为论述重点,对美、日、韩三国恐怖片的主题进行比较分析,文章把恐怖片的主题涵盖为四类,这四类分别是神妖怪兽、异化变态、生死玄学和精神分析。通过对美、日、韩三国恐怖电影中四类主题的比较分析,以期对国内尚属空白的恐怖电影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恐怖电影 主题 比较  近年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银幕上。都充满了鬼影幢幢,尖叫连连。恐怖片愈来愈受
[摘要]在空间的设计中,创意已成为人们心情放飞的天地,空间创意是设计师智慧、能力、文化、品位的聚合,也是消费大众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空间 设计 创意    人的内心世界、精神情感很难用言语表达,精神、情感的交流需要通过其它媒介来传达。今天的环境空间、网络、产品等给予了交流的平台,人们在散发着创意美的媒介中获得了心的宁静,找到了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平衡。设计师用生活中的点滴赋予作
[摘要]十五年前的《新龙门客栈》,是当时香港武侠电影的代表作,影片跌宕起伏、爱恨情仇共交织的剧情表达了当时所给予大家的惊喜与震撼,《新龙门客栈》算是最“有情有义”的一部武打电影,她成就了一个徐克,成就了几个明星,成就了一群艺人,也成就了武侠电影的新时代。请记住这部虽不完美却经典,虽不唯美却好看的创世之作。  [关键词]电影 叙事 空间 人物身份    一、概述    说起记忆中的武侠电影,《新龙门
摘要 《立春》是一部与音乐有关的电影,整部影片共选用了五个经典的、著名的古典音乐片段,或完整或部分的出现了12次,音乐在影片中是情节展开的手段,是矛盾冲突的着力点,是一个用音乐贯穿始终来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的故事。  关键词 音乐 咏叹调 戏剧冲突    2008年2月4日,电影《立春》原定于在立春这天上映,但是由于此时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严重,阻碍拷贝运抵各地影院等原因,影片将上映的时间推迟
[摘要] 由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奋斗》自播出以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电视剧把视角定在了“80后”的一群年轻人身上,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正是享受青春和为生活而努力的时候,剧中描写了他们的精彩而时尚的生活,同时渗透着他们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看法,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是中国“80后”文化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奋斗》 “80后” 爱情 友情 亲情    电视剧《奋斗》自播出以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个性化与可靠性  相机是记录影像的工具。但在今天,使用相机的人不仅仅是专业摄影师,还有不少摄影发烧友和普通拍摄者。所以,今天的相机除了记录影像,还要承担凸显个人风格的作用。近两年来,无反相机在外观设计上有了很多变化,一些产品带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而单反相机或许是因为结构限制,总体上改变不大,难免会有让人审美疲劳的感觉。  时尚是有周期性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尼康Df就借鉴了机械相机的设计风格,具
他是一个调皮的小孩,“我叫野原新之助,今年5岁。”无论何时他说这话,都郑重其事,自我期许的样子。小平头,两道虫一样的粗眉毛,总是愣愣地慢半拍地好奇又无所谓的眼神,两个肥肥快耷拉下来的腮帮子,红T恤,黄短裤,大屁股,后面跟一个叫小白的狗狗,这就是蜡笔小新了。    经常被妈妈在脑袋上打出一个两个包包来,就顶着包包东跑西颠,脸上仍是乐呵呵一往无前的样子。他读幼稚园向日葵班,妈妈、爸爸、妈妈爸爸的几个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位于马龙县王家庄的云水机械厂,当时与好友相约去拍秋景。一路颠簸来到目的地,置身于已经废弃的厂房之中,那些斑驳的老墙、锈蚀的管道、破旧的标语,不由地引起了我心灵的震颤,使我浮想联翩。那些只能由岁月才能刻画出的特有的质感、色彩和线条,似乎在讲述着无声的故事。机器的轰鸣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虽然已成历史,但对于曾经在工厂工作了16年的我来说,依然能够联想到过去这里曾经火热的场景,联想
儿子出生后,给他起名字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儿时老家那些乡亲们的“嘎咕”小名。  “嘎咕”是方言,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均有使用,但意思却各有区别,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均未收录。在东北方言中,“嘎咕”有约定俗成的两个义项,其一为形容某事或某人很奇怪、很特别、非主流,如:这孩子的名字真嘎咕;其二为形容人小气、吝啬、蔫坏等,总之十分另类,如:靠河村的老丁那才嘎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