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工艺制备表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hy6266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优化工艺制备表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PI-PBCA-NP).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PBCA-NP,再以二步法制备EPI-PBCA-NP,以形态、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应用U9(95)均匀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右旋糖酐-70(Dextran-70)用量为10~90 mg,普流罗尼克F68(Pluronic F68)的用量为10~90mg,表阿霉素的用量为1~7mg;pH值的范围为1~5.结果 制备EPI-PBCA-NP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液pH为1,Pluronic F68 90.0 mg,Dextran-70 10.0 mg,表阿霉素为9.0 mg,在优化条件下制备EPI-PBCA-NP平均粒径为(135.5±16.8)am(n=15);平均包封率(86.78±11.20)%,平均载药量为(18.65±2.89)%.结论 本研究通过优化工艺制得粒径满意的纳米粒,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均高于单纯性表面吸附或包囊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以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感染绵羊并诱发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休克期间电解质、血气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感染EG绵羊15只,用EG囊液粗制抗原攻击发敏复制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分别于抗原攻击前后各时点,经右颈内动脉采血,测定电解质及血气各指标.结果抗原攻击后3.5 min血K+显著增高(P<0.01),30min后降至基础
目的横断面调查长沙地区女性胫骨超声速率(SOU)随年龄的变化,建立定量超声(QUS)诊断骨质疏松(OP)参考数据库.方法采用SoundScan 2000型QUS仪测量1596例12~96岁女性右侧胫骨中点SOU.结果按每5岁年龄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胫骨SOU的峰值为(3991.4±68.0)m/s,出现于35~39岁;35岁前SOU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每5年增长几何均数(G)为1.41%;40岁
目的探讨用改性壳聚糖代替聚赖氨酸,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ACA)微胶囊用于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包埋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ACA微胶囊,然后采用注射的方法将其移植到小鼠的腹腔.结果包埋SKOV3细胞的ACA微胶囊移植后,在小鼠的腹腔内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结构,囊内的细胞正常生存并保持增殖功能.结论壳聚糖作为制备微胶囊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