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战略业务发展部经理
女性是互联网上的主力用户和消费者,她们写博客的比例、购物的比例、交流的频率远远超出了男性。由于女性的特质,她们经营的个人网络媒体甚至远较男性成功,如国内比较著名的几个女性博客、电子杂志、折扣网站等等。当然女性天生较之男性的细腻和感性,会使得女性网站内容的可读性及欣赏性从一开始就比较讨好,爱美的天性也使得女性网站的消费者远远超出了性别的群体,很多男性也经常光顾女性网站。所以以女性为主题的生意是一门很大的生意,这其中包括针对女性的互联网媒体。女性互联网目前有以下几种主流形态。
大而全的女性媒体。以瑞丽女性网、Glam、iVillage为代表,它们是主要以时尚、美容、明星及爱情生活为主题的信息类网站,辅之以社区,以品牌广告及推广活动为主要盈利手段。这类网站要么依托一个强大的媒体(如瑞丽女性网),要么以内容共享广告分成的模式做大内容,如Glam有800多个网络媒体与之交换内容。这类网站的长处是读者群庞大,PV(页面浏览量)高,如Glam号称有8000多万用户,几乎占了美国人口的一半,瑞丽女性网也号称每天几十万的IP访问量和极高的PV。但是这类网站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还是以单向编辑推送为主,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很差,像瑞丽女性网基本就是新浪的女性版,连网站的团队也来自于新浪,怎么看也觉得是女性新闻网站(而女性网站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新闻)。
博客类。dooce、BlogHer、EMwomen和国内的新浪名人博客都是这一类,以流水账为主。同样是流水账,dooce做的很用心,很有亲情,读者面广,广告投放的种类也很多。博客本身的性别特征不是很强,所以适当编辑引导的内容才能拥有忠实的读者及广告投放。个人觉得更加细分的博客或是论坛更符合女性的特征,如55BBS、wowOwow(女性专栏联盟)。
购物类。女性天生喜爱购物的特点使得这一类的网站尤其多,国外有NearByNow、Glimpse,国内有大堆的化妆品、服装、装饰品的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的网站上,引导女性购物可能不需要主题,但是趋势是在主题背景之下销售不那么知名但比较个性化的产品,结果是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单纯比较购物斗价格虽是女性的特点,但不完全符合女性冲动消费的习惯。专门为身材独特的女性定制衣服的myShape网站,及女性购物引擎StyleFeeder就是很好的例子。
交友类。女性较男性更加喜欢交流,她们作为朋友、妻子、母亲、女儿的多重社会角色使得女性的交友圈子非常多样话,像育儿类的CafeMom、ClubMom人气极高,黏性也很大,女性从怀孕到小孩上学这几年基本都“泡”在里面了,其广告价值不言而喻;闲话类的TeamSugar是办公室时尚悄悄话的交流地;家庭类的Kaboose也不错。
除了以上几大类,小众的还有健康类、减肥类的细分网站也颇有人气。由于国内互联网的创业者以男性甚至技术人员为主,女性的需求基本没有被顾及到,所以国内女性网站充其量也就是瑞丽女性网、搜狐的水平,不要说内容细腻、服务体贴的服务型网站,就是像点样子的女性购物网站都不多见。看看新浪家居的图片库就知道中国女网民的创造欲望和表现欲望有多么强烈,以女性为主题和服务对象的Web2.0几乎没有失败的风险,因为女人的天性决定了她们是最执著、最勤劳的内容创造者和最冲动的消费者。
战略业务发展部经理
女性是互联网上的主力用户和消费者,她们写博客的比例、购物的比例、交流的频率远远超出了男性。由于女性的特质,她们经营的个人网络媒体甚至远较男性成功,如国内比较著名的几个女性博客、电子杂志、折扣网站等等。当然女性天生较之男性的细腻和感性,会使得女性网站内容的可读性及欣赏性从一开始就比较讨好,爱美的天性也使得女性网站的消费者远远超出了性别的群体,很多男性也经常光顾女性网站。所以以女性为主题的生意是一门很大的生意,这其中包括针对女性的互联网媒体。女性互联网目前有以下几种主流形态。
大而全的女性媒体。以瑞丽女性网、Glam、iVillage为代表,它们是主要以时尚、美容、明星及爱情生活为主题的信息类网站,辅之以社区,以品牌广告及推广活动为主要盈利手段。这类网站要么依托一个强大的媒体(如瑞丽女性网),要么以内容共享广告分成的模式做大内容,如Glam有800多个网络媒体与之交换内容。这类网站的长处是读者群庞大,PV(页面浏览量)高,如Glam号称有8000多万用户,几乎占了美国人口的一半,瑞丽女性网也号称每天几十万的IP访问量和极高的PV。但是这类网站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还是以单向编辑推送为主,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很差,像瑞丽女性网基本就是新浪的女性版,连网站的团队也来自于新浪,怎么看也觉得是女性新闻网站(而女性网站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新闻)。
博客类。dooce、BlogHer、EMwomen和国内的新浪名人博客都是这一类,以流水账为主。同样是流水账,dooce做的很用心,很有亲情,读者面广,广告投放的种类也很多。博客本身的性别特征不是很强,所以适当编辑引导的内容才能拥有忠实的读者及广告投放。个人觉得更加细分的博客或是论坛更符合女性的特征,如55BBS、wowOwow(女性专栏联盟)。
购物类。女性天生喜爱购物的特点使得这一类的网站尤其多,国外有NearByNow、Glimpse,国内有大堆的化妆品、服装、装饰品的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的网站上,引导女性购物可能不需要主题,但是趋势是在主题背景之下销售不那么知名但比较个性化的产品,结果是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单纯比较购物斗价格虽是女性的特点,但不完全符合女性冲动消费的习惯。专门为身材独特的女性定制衣服的myShape网站,及女性购物引擎StyleFeeder就是很好的例子。
交友类。女性较男性更加喜欢交流,她们作为朋友、妻子、母亲、女儿的多重社会角色使得女性的交友圈子非常多样话,像育儿类的CafeMom、ClubMom人气极高,黏性也很大,女性从怀孕到小孩上学这几年基本都“泡”在里面了,其广告价值不言而喻;闲话类的TeamSugar是办公室时尚悄悄话的交流地;家庭类的Kaboose也不错。
除了以上几大类,小众的还有健康类、减肥类的细分网站也颇有人气。由于国内互联网的创业者以男性甚至技术人员为主,女性的需求基本没有被顾及到,所以国内女性网站充其量也就是瑞丽女性网、搜狐的水平,不要说内容细腻、服务体贴的服务型网站,就是像点样子的女性购物网站都不多见。看看新浪家居的图片库就知道中国女网民的创造欲望和表现欲望有多么强烈,以女性为主题和服务对象的Web2.0几乎没有失败的风险,因为女人的天性决定了她们是最执著、最勤劳的内容创造者和最冲动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