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环境外交兴起的原因及现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5458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国的环境外交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德国俨然已成为环境外交领域的“准领袖”豍。本文主要从德国开展环境外交的原因、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四个方面论述德国的环境外交,以便于发掘对我国环境外交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环境外交 原因 双边关系 多边关系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一、德国开展环境外交的原因
  德国开展环境外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2、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环保产业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以此争取更重要的国际政治地位;
  3、受联合国的影响。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举行,使德国开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逐步将环境问题纳入国家的外交战略之中,从此拉开了当代环境外交的序幕;
  4、出于真正的环境保护目的。
  二、德国的双边环境外交
  在双边环境外交方面,德国与多个国家展开多方面的环境合作。
  1、与印尼加强环保合作。2012年7月10日,印尼总统苏西洛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签署了《雅加达宣言》,加强了两国在环保方面的双边合作关系。
  2、德日加强环保与能源合作。2007年08月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在2013年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加强合作达成了共识。
  3、德俄加强环保合作。第13届德国与俄罗斯政府间磋商于2011年7月19日在汉诺威结束,双方在能源合作等广泛的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德表示愿就帮助俄保护原始森林和恢复沼泽地等环保领域展开合作。
  4、中德加强环保合作。中德双边环保合作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94年9月26日两国签署了《环境保护合作协定》。2000年12月召开的首届中德环境合作大会,将两国双边环境合作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3年12月,两国又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德环境论坛。
  中德在项目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步展开。1998年至2002年,中德两国开展了第一期环保合作,主要有“国家环保总局能力建设”和“引进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两个项目。2007年新一期的合作项目“环境政策咨询服务”启动实施。到目前为止,中德在环境方面已经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
  (1)中德在青岛合作建设生态园。
  中德生态园是中、德两国政府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是中德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智能园区。生态园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方式,兼顾生态环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三大目标。2012年07月12日,生态园奠基仪式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中德双方就双边通过中德生态园在环保、节能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豎
  (2)中德能源峰会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召开。
  中德能源峰会于2012年4月23日至27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召开,为两国寻求能源和环保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首届中德循环经济论坛在青岛举行。
  2012年6月8日,首届中德循环经济论坛在青岛市举行,双方围绕循环经济合作等话题展开交流。双方表示中德两国在循环经济、节能环保领域合作的互补性很强,可以深化双方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
  三、德国的多边环境外交1、积极推动召开多次国际会议,发挥其在国际环境谈判中的关键作用。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后,围绕《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可谓一波三折。在三个关键点上,德国发挥了突出作用。豏2011年7月4日,国际气候会议在德国首都柏林闭幕,为同年11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2、德国在环境方面对联合国的贡献。
  德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中有关的国际协定的谈判和实施,并积极准备旨在推进环境保护的各类会议。在改善国际环保管理架构方面一直起着领导作用。德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第二大出资国。作为三个重要的联合国环境公约秘书处的东道国,德国在环境政策方面显示出了更为清晰的轮廓。
  3、德国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环境和气候政策,签署国际环境公约。
  德国认为,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工业国家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先锋作用,这包括气候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无害环境的废物管理。
  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签署了多个多边国际环境公约,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
  四、官方发展援助(ODA)
  德国作为世界上实施发展援助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收效较明显的国家之一,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法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所作的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部门间分配方面,2009年德国的双边官方发展援助主要分布在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跨部门和人道主义援助三个领域。在地域间分配方面,2009年德国ODA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额最多,达到总额的23%。中东和北非也是德国较为重要的援助区域。
  总之,德国通过双边、多边及官方发展援助等方式使其环境外交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由于资金不充足等原因,德国在官方援助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即使如此,德国在国际环境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可忽视,许多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注释:
  豍张海滨.七大国环境外交.绿叶,2008年第4期,第12页.
  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9月17日 第 01 版).
其他文献
当前电信市场越来越多移动运营商建设FTTx光纤网络,大力发展全业务运营,但是固网经验相对不足,目标用户不明确,无差别广覆盖使得建网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严重制约长期发展
《智库的力量》一书的出版速度是蛮快的,从翻译到出版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译者后记中,我交代了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也许读者不知道的是,《智库的力量》一书书名的确定颇费了许多
摘 要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加强和提升公信力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合法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核心内容,党员的纯洁性、廉政性关乎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任何人的腐败行为都是对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公信力的损害。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在背后从事违背国法党纪的勾当,严重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本文重点从反腐的角度,就如何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提
3月29日下午,厅党组书记杨汝坤一行到省移民安置局调研指导工作,充分肯定了全省移民安置工作取得的成绩.rn杨汝坤指出,移民管理工作任务相对单一,但管理难度大,社会维稳压力
期刊
2018年6月以来,全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以下简称“网贷平台”)集中退出态势,带来了恐慌情绪的蔓延,也影响了部分尚正常运营的平台,网贷平台加速退出负面影响不断扩大.8月以来,
期刊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各个国家的社会公民也在外交意识方面得到了加强,因此网络民间外交也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了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力量,并对国家的外交产生了一定的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共享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发展的要点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让广大民众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