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麻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工业大麻地上部分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13S-羟基-9Z,11E,15E-十八碳三烯酸甲酯(1)、△9-四氢次大麻酚酸(2)、二氢猕猴桃内脂(3)、苯甲酸(4)、对羟基肉桂酸甲酯(5)、二氢阿魏酸甲酯(6)、9,10-二氢-2,3,5,6-四甲氧基菲-1,4-二酮(7)、脱镁叶绿素甲酯(8)、对羟基苯甲酸(9)、大麻黄素A (10)、反式对羟基肉桂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1)、黑麦草素(12)、3S-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13)、大麻艾尔松酸B (14)、3-吲哚甲酸(15)、亚油酸单甘油酯(16)、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7)、松脂醇(18)、琥珀酸(19)、反式肉桂酸(20)、胡萝卜苷(21)、β-谷甾醇(22)、顺式对羟基肉桂酸(23)、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4)、木犀草素(25)、甘油-1-(13-羟基-9Z,11E,5E-十八碳三烯酸)酯(26)、6S,9R-二羟基-3-酮-α-紫罗兰醇(2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8)、布卢姆醇B (29)以及儿茶素(30).结论 化合物26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麻三烯酸A,化合物1首次作为天然产物分离得到,化合物6、8、12、13、16、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活性指导分离的方法研究百合科藜芦属植物Veratrum virid和藜芦V.nigrum干燥根及根茎的抗真菌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单体
患者女,57岁。发现下腹部包块10年,突发增大伴疼痛4天入院。患者于10年前查体发现宫腔占位,4天前突感下腹部包块增大,并伴有腹部胀痛。CT检查显示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向上突入腹腔内,肌层明显变薄,宫腔容积明显增大,其内见一巨大含脂肪密度肿块影,并见多发条索影穿行于瘤体内,瘤体大小约11.6 cm×14.7 cm×15.1 cm(图1)。
目的 探讨丹参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抑制活性,为抗流感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中药资源.方法 使用NA抑制实验评估了丹参根提取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
中药汤剂普遍存在味苦、口感差的共性问题,严重制约服药顺应性与中医临床疗效.这与汤剂混相体系下众多成分与苦味受体之间复杂的多对多时空响应与苦昧信号综合叠加密切相关,
目的 研究黄芩采用不同干燥方法进行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后,黄芩质量的变化规律,结合HPLC指纹图谱,确定最佳加工方法.方法 对阴干、自然干燥、60℃烘干的不同含水率的鲜黄芩进
目的 研究翻白草Potenlilla discolor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以4-硝基苯基-α-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利用硅胶、聚酰
目的 研究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山茱萸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
目的 研究难溶性中药成分在过饱和体系中的晶体成核和生长行为,为难溶性中药成分过饱和给药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反溶剂法制备载药过饱和体系,选择紫外-可见光谱法监
目的 利用脂质体可以共载水溶性物质和油溶性物质的特点,制备共载HBx-siRNA与五味子油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并进行制备工艺优化以及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的药效学研究.方法 采用单
目的探究MR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乏血供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对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乏血供原发性肝癌患者展开对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MR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各4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在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AFP和CEA均显著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