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企业建设实现的重要途径,建设好和谐文化对和谐企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入手,进行了阐述;并围绕着建设和谐文化的原则和建设途径进行了研究,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想法。
关键词:企业 和谐文化 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3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走在前列。实现国有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将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思想体现到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等要求之中。形成人人崇尚和谐,人人维护和谐,人人发展和谐的生动局面,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一、充分认识开展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和谐文化,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既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又是追求的目标。企业的和谐不仅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积累,也取决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企业不可能和谐。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和谐文化强调企业与人、企业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有助于统筹协调企业发展与文化、资源、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企业内部单元的和谐共进。
建设和谐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当前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员工受到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谐文化强调的是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企业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相统一的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增进和谐、维护稳定的重要保证。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建设和谐文化,能够促进职工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调节情感和心理,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实现身心和谐。和谐文化主张人与人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建设和谐文化,能够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有利于促进企业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实现途径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努力通过发展增加企业效益、改善员工生活、促进企业和谐,做到为了广大员工去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去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注重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企业各项改革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提升全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巩固企业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牢牢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为基础。“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我们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应从培育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团结协作、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理念入手,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子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努力营造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社会氛围;积极培育乐观、豁达的精神和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全员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全员参与、共建共享为保证。和谐文化是全员共建、共享的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实践。我们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要把和谐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积极开展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班组创建活动,通过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使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和谐精神得到弘扬,在企业形成和谐文化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构建和谐的党建文化
党组织是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政治核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方针,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和谐国有企业建设的中流砥柱,强化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政治保证。
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企业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坚持开展负责任教育,拓展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形式,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以党内和谐促进国有企业和谐。
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是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探索新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区、外部市场、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用生产经营、安全稳定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下功夫。
建设先进纯洁的党员队伍。广大共产党员是和谐国有企业建设的骨干,要把党员队伍“发展好、教育好、管理好”,建设一支永葆先进性的党员队伍。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党员意识。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坚持在生产一线、生产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整体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党委宣传部,中原油田局长办公室,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 河南濮阳 457001)(责编:若佳)
关键词:企业 和谐文化 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3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走在前列。实现国有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将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思想体现到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等要求之中。形成人人崇尚和谐,人人维护和谐,人人发展和谐的生动局面,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一、充分认识开展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和谐文化,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既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又是追求的目标。企业的和谐不仅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积累,也取决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企业不可能和谐。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和谐文化强调企业与人、企业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有助于统筹协调企业发展与文化、资源、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企业内部单元的和谐共进。
建设和谐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当前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员工受到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谐文化强调的是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企业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相统一的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增进和谐、维护稳定的重要保证。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建设和谐文化,能够促进职工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调节情感和心理,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实现身心和谐。和谐文化主张人与人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建设和谐文化,能够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有利于促进企业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实现途径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努力通过发展增加企业效益、改善员工生活、促进企业和谐,做到为了广大员工去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去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注重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企业各项改革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提升全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巩固企业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牢牢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为基础。“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我们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应从培育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团结协作、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理念入手,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子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努力营造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社会氛围;积极培育乐观、豁达的精神和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全员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全员参与、共建共享为保证。和谐文化是全员共建、共享的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实践。我们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要把和谐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积极开展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班组创建活动,通过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使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和谐精神得到弘扬,在企业形成和谐文化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构建和谐的党建文化
党组织是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政治核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方针,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和谐国有企业建设的中流砥柱,强化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政治保证。
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企业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坚持开展负责任教育,拓展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形式,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以党内和谐促进国有企业和谐。
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是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探索新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区、外部市场、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用生产经营、安全稳定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下功夫。
建设先进纯洁的党员队伍。广大共产党员是和谐国有企业建设的骨干,要把党员队伍“发展好、教育好、管理好”,建设一支永葆先进性的党员队伍。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党员意识。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坚持在生产一线、生产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整体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党委宣传部,中原油田局长办公室,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 河南濮阳 457001)(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