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客家文化的现代转换

来源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家文化源于中原儒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江西地方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对江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尤其对江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既能发挥积极推动的正功能,又会产生阻碍和制约的负功能.为此,在保护传承客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并非简单地是一个在学科课程中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或实现学科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各自的内涵、育人向度及角色扮演.学科课程具备多向度的思政育人功能,大体存在三种表现:部分学科直接构成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或基础性支撵,各学科部分内容直接指向思政育人,学科教学本身存在难以言说的思政育人.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在于围绕学科知识特点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推进学科教学改革,遵循自身教学特点和要求,在真正实现自身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同时,实现多向度的课程思政育人,进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同
德育内涵和德育功能定位不准导致德育资源利用与整合失去基本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文章基于AGIL模型,对地域文化的德育资源整合的科学方式与有效路径进行研究,结合“大德育”的背景,对德育资源整合的适用性、问题表征及纠治、基本取向、路径选择进行分析和研究.道德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功能,AGLL模型理论为优秀地域文化德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论视角.岭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其进行系统性梳理,贯通其稳定性和开放性,并且在坚持历史性中注重其现代性的转化,做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