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实效性研究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所具有的实效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30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患者年龄在57~76岁,随机分为P组(Preventivecare,针对患者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实施预见性护理)和R组(Routinenursing,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参考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并把住院时间从11.6±1.1d减少到7.2±1.7d,而患者对预见性护理的评价(9.2±0.4)也明显高于前者(8.3±1.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病房患者具有很好的实效性,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地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心血管重症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40―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30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57~76岁。其中女患者为142例,平均年龄为69.3岁;男患者为158例,平均年龄65.7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P组和R组。其中P组针对患者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实施预见性护理,而R组作为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
  1.2 预见性护理
  1.2.1 日常生活的预见性护理措施
  这部分主要是引导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习性,包括(1)进食和排泄的护理:心血管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进食少,运动不足,而严重的病情很容易引发患者精神紧张焦虑。这些都容易导致便秘。而便秘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如心率不齐、肠腔内胀气,严重时甚至猝死。因此在护理时应注意给患者多提供高纤维食物,并关注患者的排便情况。对有排便困难的患者提供乳果糖口服液、硝酸甘油等辅助措施帮助排便,并注意在整个过程中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和尊重。(2)控制日常饮食,做到少吃多餐,并减少或者停止喝酒抽烟。咖啡、浓茶等也应该少接触。(3)可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如缓步行走等,有助于心血循环,锻炼心血管系统。
  1.2.2 治疗性的预见性护理
  这部分主要指护士对患者采取的各类护理性医疗措施,包括(1)在手术前要向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在手术中对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密切关注,必要时也可给予一定量的肝素或者提供心内膜起搏器。术后保证患者卧床,带留置鞘管的肢体保持伸直状态,并时刻留意患者是否有出血、血凝和血肿现象。并提过必要措施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的不适。(2)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时刻关注病人心率和血压指数。将除颤仪、利多卡因等放在可快速取用的地方,以应对病人出现心室纤颤等症状,并及时通知医生。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等典型突发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变化要有充分认识,密切观察ST段和T波是否发生变化。(3)应时刻准备好常用的应急药物和仪器。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发剧烈疼痛,强烈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律、血压显著上升。应及时注射吗啡等止痛药,并对患者进行清洁护理,使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缓解压力。另外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一样,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患者出现低血氧,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疾病的恶化。因此要及时给患者提供吸氧。浓度在40%~50%的氧气进行1~3L/min的常规吸氧可以有效的缓解上述突发疾病。同时对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也有一定作用。
  2 评价和观测指标
  统计每位患者的住院时间,记录病人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次数,同时制作调查问卷,让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数从1-1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3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PSS18.0对观测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而并发症计数数据则使用卡方检验。两者结果均为P<0.05,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评价:
  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评分如表1所示:
  将P组和R组的两组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得到结果P<0.05.
  4.2 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次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将P组和R组的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得到结果P<0.05.
  5 结果讨论
  心预见性护理是当代护理学新发展的概念。它指的是护士根据相关的知识和程序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预判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手段,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它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CCU作为重症高危科室,突发状况和病情突变多,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使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了、掌控和预判,随时准备好应付各种突发情况。通过这样的风险管理,可以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失常和冠动脉痉挛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另外从表1可以看到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2±1.7d)明显小于观测组(11.6±1.1d),这也大大减小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7.
  [2] 邬奇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预见性护理[J].全科护理.2011,9(7):1818-1819.
  [3] 蔡丽梅.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医药卫生.2012,12(20):2063-206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康惠尔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气切纱布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周围切口渗液、皮肤红肿、切口感染、湿疹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换药间隔时间。结果:使用康惠尔敷料可有效吸收渗出液,保持气管切开周围皮肤的干燥,减少换药次数,降低了费用,减少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15
【摘要】 目的:总结高血压危象院前急救及护理经验,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对38例高血压危象患者行院前急救。结果:安全转入医院34例,1例院前死亡;3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有效的院前救护对提高危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危象;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摘要】 目的:对优质护理展开探讨,分析胆囊患者在行腹腔镜切除术下使用该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胆囊患者行腔镜切除术中采取优质护理配合手术,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总满意例数显示为38例,占(95%),满意例数显示为30例,占(75%),一般例数显示为8例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机构中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房颤疾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对19例患者采取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评估危险因素、实施药物抗凝和控制心率治疗等措施并进行观察。结果:10年中,2例发生心脏猝死,2例发生呼吸衰竭死亡,3例发生脑梗死,5例频发房颤,7例心率控制达标,生活质量良好。目前健在的15人中已有8例安装了心脏起搏器,1例行心脏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控制其躁动情绪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及腹部手术治疗的全麻病患66例,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接受全面护理,观察两组病患躁动情况。结果:结果表明两组病患的躁动发生情况、临床指标之间明显存在差异(P0.05),所以值得对比。  1.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