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构筑意识形态硬核力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vanc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识形态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严密部署联防举措,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自疫情初现以来,来自境内外的各种杂音、噪音不绝于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暗潮汹涌。意识形态作为党的极端重要的工作是抵御各类风险的精神力量,构筑起意识形态硬核力,对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以及保障后疫情时期社会的发展稳定至关重要。构筑意识形态硬核力,必须对内强基固本、凝聚民心,对外廓清偏见、主动出击,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网络空间净化、回击国外势力干扰以及推进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四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意识形态;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空间治理;硬核力
  [作者简介]宁靖姝(198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田鹏颖(1963-),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工程方法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10-0020-03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人民战争,是一场决战决胜的总体战和阻击战,既是一场大战,又是一场大考验。“总体战”中不能没有意识形态之战,“大考”中也考验着意识形态工作。2020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曾明确指出,疫情防控不仅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中国对外开放”,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①事实已然证明,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中国制度的先进性不言而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展现。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的背景下,关于新冠肺炎病毒起源、防疫政策等问题的争论交锋持续进行,这些问题背后不乏存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因素。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重视并强化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打造意识形态硬核力,对早日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以及保障后疫情时期的发展改革稳定至关重要。
  一、构筑意识形态硬核力,必须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下功夫。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领袖的核心地位和政党的权威领导关乎国家稳定发展大局,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前提。坚持“两个维护”,就是要推进全党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坚决贯彻习近平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引领全国人民建构起战胜一切困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一,要坚决保证党中央各项部署政令畅通、落细落实。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将“两个维护”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化为指导行动的政治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搞变通,不打折扣,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举措全面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崇高的政治使命感和坚定的政治执行力推动全国一盘棋总体态势的形成。
  第二,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立场。疫情防控是对“初心”和“使命”的实战检验,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解读,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勇于担当,提升本领,精准施策。现实中的矛盾数量总是与改革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成正比,一线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是治理能力的直接考验。只要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就能在任何复杂情况中找对方向。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主动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万众一心不断前行的伟大合力。
  第三,要不断增强显政宣传力和权威性。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党中央果断决策、动员,全国人民团结奋战,目前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习近平指出:“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党的集中领导和全面部署是百姓的“主心骨”和“定盘星”,显政宣传是群众的“指南针”和“定心丸”。宣传舆论工作应使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和科学的防护知识等信息充分展现在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各渠道中,形成多层次持续释放权威信息的格局,不断增进人民早日战胜疫情的定力和信心。
  二、构筑意识形态硬核力,必须在坚决确保网络空间净化上下功夫。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网络在疫情防控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等特点也增加了网络安全治理的隐患,极易成为不实信息和错误思潮的滋生地。清朗的网络空间是维护人民精神生活健康环境和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要求。净化网络空间,应在提高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应用和基础设施保障三个方面予以落实。
  第一,要提高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域,其传播信息的范围、速度和效率始终在不断发展。要坚持党管网信原则,深入研究和依托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在传播关键节点建立信息“把关”“过滤”机制和舆情预判机制,不断提高网络信息传播质量和网络热点、舆情预判能力。同时,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壮大融媒体发展中主流意识形态声音,对网络谣言、错误思潮等负面信息进行及时肃清和有力反击。
  第二,要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话语权问题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问题,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体现在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两个方面。在话语内容上,要提高意識形态话语叙事能力和感召力,掌握好意识形态理论深度和感性表达的张力,实现话语内容的时代转化和创新,将主流意识形态以富有时代感的表现形式充盈到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在话语形式上,要总结和掌握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信息接收特点,善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导向性。   第三,要加强网络技术研发应用和基础设施保障。“谁掌握了网络,谁就抢占了意识形态斗争制高点,谁就把握住了信息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命脉。”②要抓住互联网技术换代机遇,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投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网络治理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互联网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让信息技术优势充分转化为网络空间治理效能。
  三、构筑意识形态硬核力,必须在坚决回击国外势力干扰上下功夫。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来自外界的杂音、噪音始终不绝于耳,即使在中国甚至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图谋也没有收敛。面对各类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扰,要通过整合意识形态治理主体力量布局积极防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增进国际共识,加快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升舆论影响力等多项举措,强基固本,主动出击,坚决维护中国国家形象、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第一,要整合意识形态治理主体力量布局积极防御。在夯实学术理论界、高校、新闻宣传部门等传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工作力量的同时,充分培育和发挥部分企业、非营利性第三方机构、“意见领袖”等社会团体或个人的作用,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积极防御的合力。同时,及时廓清事实辨明方向,对西方的恶意抹黑言论和分化消解图谋予以多角度的揭露和回击,引领群众增强明辨是非和判断真伪的能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构筑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最牢固的铜墙铁壁。
  第二,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增进国际共识。在抗击疫情当下,要主动协调国际防控信息,及时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精神风貌,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将加速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要依托“一带一路”等举措和智库交流等渠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道德底蕴、开放包容等精神特质,增进国家间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关系,为加强国际对话能力、增进国际共识奠定基础。
  第三,要加快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升舆论影响力。话语体系是话语权的基础。要在时代眼光和国际视野的视角下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研究和了解国际社会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特点,通过话语创新和表达创新阐释好中国特色和中国发展的逻辑,引导国际社会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赢得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声音的认同和支持。同时,充分利用文化展示、新闻发布、学术交流等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壮大中国声音,提高中国话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舆论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构筑意识形态硬核力,必须在推进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上下功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已然成为时代性的课题。意识形态渗透在国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方方面面,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成效关乎国运兴衰。因此,必须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科学理念指导下,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运行机制和阵地建设等环节的建设,系统推进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进程。
  第一,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制,推进工作主体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落实党管意识形态的指导原则,明确各部门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并将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纳入考核、监督、评优、提拔等环节,促使各部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给任何错误思潮留下传播空间。同时,要推动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真正学深、悟透、弄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规律,使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优化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一方面,要建立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意识形态工作沟通联动机制,实现党政联动、部门联动,推动意识形态治理和各单位具体业务工作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建设,提高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及时研判反馈、妥善应对,提高意识形态治理效能。
  第三,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设,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现代化进程。意识形态阵线的胜败关乎国运兴衰,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培根固源。宣传思想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做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对一切意识形态消解策略最有效的防护和最犀利的反攻。一方面,要加快占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步伐,提升主流媒体在“三微一端”传播力度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型融媒体建设,引领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另一方面,要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播等关键场域为重点深化线下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快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和话语风格的转变,提升意识形态对于现实的解读力和回应力,实现由官方话语向生活话语、由“口号式”的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形式转换,以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
  先进的意识形态是震撼世界的中国优势,是民族复兴的实力底气,也是促进治理能力提升、战胜各类病毒侵袭的精神力量。“历史一再证明,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斗争中,一种话语力量的壮大总是伴随着另外一种话语力量的退却,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传播阵地,那么非主流思潮甚至是错误思潮就会趁虚而入,弄不好可能使阵地失守,危及执政安全。”③面对疫情防控以及后疫情时期存在的未知挑战,唯有强化优势保持警惕,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多措并举构筑意识形态的硬核力,方能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筑牢最坚实的精神保障。
  [注释]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04(1).
  ②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6.
  ③廖鵬辉,王永贵.百年大党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展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04):66-73.
其他文献
扔银元救了徐海东rn192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商南起义爆发.不久,起义的烈火烧到陈先瑞的家乡,各路起义军齐聚斑竹园,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年仅15岁的陈先瑞兴冲冲地跑去报名.招兵处的人见他身材瘦小,起初没有同意.陈先瑞就把担任村苏维埃主席的父亲找来说情,负责招兵的人才同意接收.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建设。他多次強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各基层党支部推进的过程中,基层党支部必须加强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深入分析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基层党支部延伸的可行举措就显得尤为必要和更加紧迫。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从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的目标意义、建设内容、现实问题等
[摘要]口号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刘少奇曾根据口号拟制主体、口号内容指向、口号的群众接受程度和实现条件、口号内容指向的时空范围等标准对口号进行过诸种分类,描述了人民性、大众性、简明性和时代性等口号特点,阐明了口号制定、提出、转变和使用的诸多策略。研究刘少奇口号宣传思想,对于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口号宣传;政治口号;口号主体;策略  [作者简介]阮云志(1975
[摘要]新时期高校专职组织员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党务工作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高校党组织以及党员队伍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专职组织员在开展党务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岗位认知模糊、教育培训效果不佳、评价激励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高校专职组织员党务工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新时期高校专职组织员党务工作能力,就需要明确职责分工,构建岗位共识;完善教育培训,加强组织协同;健
[摘要]人民是国家和社会形成与发展的主体力量,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判断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性质的主要依据。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更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归宿。马克思通过对唯心主义历史观和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批判,彰显了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深刻把握人民主体的理论内涵,正确认识人民主体地位,能够使人们在新时
[摘要]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思维方法,本文就其中的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人民思维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维方法;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邹亮春(1986-),女,汉族,江西宜春人,中共宜春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  [中图分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作为指导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自1921年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伟大胜利,经过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愈发闪耀出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四重逻辑”,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深刻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力量意义重大。  [关键
[摘要]把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制的基本原则,探索编制和实施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水平,促进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规范化,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和党员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原则;方法  [作者简介]高潮(1977-),男,汉族,江苏沛县人,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汉理工大学“六心”辅导员工作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必须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时刻谨记人民情怀,提升“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要在学生心中播种真善美的种子,引领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思政课教师需要做到视野宽、政治意识强、自律严,这就要求必须在提升“政治三力”上下功夫,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逻辑。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義。治理的多元化、复杂性、法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出发,从视野、理论、价值、实践等四大维度推进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政治生态;内在联系;挑战;维度  [作者简介]梁桂玲(1979-),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