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思考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旨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善于动脑、动手,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精神与探索精神。如何注意英语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重过程,轻结论,多鼓励,少批评。
  关键词:学习态度 学生乐学 欣赏学生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对教育的开发、改革和整合的时代,新课程改革,旨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善于动脑、动手,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精神与探索精神,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课堂教学,说到底还是要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功能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注意英语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课堂中老师该如何去做,从以下几方面希望与各位同仁探讨一下。
  
  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是关键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言,本身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特别是对于英语这一语言学科来讲,这种个体差异就更加明显。所以不能只拿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而是要更看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重过程,轻结论。多鼓励,少批评。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和关键。
  
  二、备好课、上好课——引导学生乐学
  
  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上英语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利用课上时间掌握所学内容。因为除了上课,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课下孩子们更多的是做题进行复习巩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需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令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根据英语学科的特色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激发其潜能,增进学习效果。我们实行词汇提前学,语法集中讲,阅读同步行的教学实践。
  词汇提前学,即把每一单元的单词集中提前讲解。在备课时,先把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粗略的看一遍,然后在讲单词时,结合语言点,把单词在短语中的使用及与其相关联的词汇和短语都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习新的词汇时就复习了以前的语言点,做到温故而知新。例如:学习“take part in”这一短语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知识,讲解“join, join in, attend” 等。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于这个单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扩展了词汇量。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每一个单词不是孤立的,使他们能纵横联系去掌握词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扩大他们的词汇量。这样质量并重,积少成多。在接下来的课时中要随时的复习这些单词,加以巩固。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采取提问的方法进行教学。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去读课文,找出答案。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讨论,从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法和阅读的教学,语法概念和用法由老师来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去整理。阅读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对于所学的课文要求学生能流利的朗读,二是补充课外阅读短文。老师一定要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上好课。
  
  三、以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感,饱满的精神,旺盛的斗志。教师应充分运用活动教学,创造各种教学活动场景,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根据现在教材中编排了丰富的话题内容,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材料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需精心设计教学情景,营造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深入课文,进行改编,也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鉴于学生们已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还可以规定话题和情境给他们一定的准备时间,从写入手,然后再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说给同学们听。这样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个熟悉的语言环境,从会的言语开始,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教师不必过多的干涉,只是以欣赏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聆听他们的声音,给他们以鼓励和掌声。后来他们就能够更加主动地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也在养成。
  总的来讲,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才会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学的主动,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学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张昕 任奕奕主编)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