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地区158例登革热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3日至10月31日广州地区登革热暴发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8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常规临床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预后,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158例登革热住院患者平均年龄(56±20)岁,≥60岁者79例(占50.00%),男性94例(占59.49%)。①主要临床表现:发热(100%)、头痛(70.89%)、骨骼/肌肉疼痛(62.03%)、皮疹(54.43%);部分患者有出血(25.95%)和血浆渗漏表现(14.56%)。②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表现为白细胞总数降低(75.32%)、血小板减少(77.85%)、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57.59%)、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77.85%),但血细胞比容(HCT)增高者较少见(1.27%)。③病原学检查:急性期(起病0~5 d)血清登革热IgM抗体(DF-IgM)阳性率为63.54%(61/96),登革热病毒核酸(DENV-RNA)阳性率为92.62%(113/122)。④基础疾病:87例(占55.06%)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为高血压(27.22%)和2型糖尿病(15.82%)。⑤治疗措施:隔离患者直至病程超过5 d,且热退24 h以上,以对症支持治疗和及时防治各种并发症为主。⑥预后:重症登革热18例(占11.39%),其中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未愈出院,另有2例院内感染普通登革热患者死于原发心脑血管疾病,余154例(占97.47%)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

本组登革热住院患者临床表现典型,且重症发生率较高。DENV-RNA检测是早期病原学诊断的敏感指标。经对症支持治疗大部分登革热患者预后良好,但对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干预方式仍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百草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对环境污染小的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农业生产中。近年来,国内急性百草枯中毒人数急剧增长,已成为我国急性中毒防治的突出
目的:探讨分析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114例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路径护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 将38例SAP患者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随机分为A组(21例)和B组(17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18例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巴曲酶治疗,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浓度及TXB_2/6-keto-PGF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