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积累 学以致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看法和主观感情的一种综合训练,是衡量语文水平的标尺之一。而中学生一提起写作就感到畏难,究其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观察生活,积累写作材料,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化”的作文训练,所强调的是学生写作时要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实感情。因而我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学生在写生活中那些让人感动、赞赏,或令人不满、伤心甚至气愤的事时,他们倾注了真诚而浓烈的感情,因此,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生动的文章自然地产生了。“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留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边思考边观察,做到关心周围的人或事物,才能获取写作材料。如指导学生“写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人和事”这类文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因而学生作文时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一是家乡新貌;二是校园中发生的事,如校会班会,体育竞赛,文艺汇演,课内学习,宿舍生活等;三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如同学情谊等。通过作文训练,大部分学生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便处处皆文章。又如近年来,学生耳闻目睹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指导他们写反映家乡新貌一类的作文时,启发说:哪些事物最能反映改革开放的成就?哪些地方体现人民高尚的精神风貌?学生习作时,大多数会有重点地取舍材料,对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去写。有的文章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写出农民富裕了;有的文章记叙了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的事迹;有的又写村委会筹建文化站、图书馆,办起了卡拉OK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等。学生能以准确充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调、饱满的热情,去歌颂改革开放的成就,反映家乡新貌。
  二、坚持写日记,不断地积累写作材料
  多年来,我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要求学生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记录下来。并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全体学生,发现其优点,及时肯定表扬,尊重学生的劳动,建立激励机制。当学生的付出有了收获时,他们会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坚持写日记,不断积累写作材料。
  三、营造浓郁的氛围,创建班级生活“语文化”,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极性
  班级生活“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要养成时刻吸收语文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如2000学年度,我担任初三(4)班语文,开始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差,怕写作文。为改变这一被动状况,首先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摘录关于生活的材料,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接着提议每月办一期壁报,主题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一要求提出来,学生感到难,觉得不可能办好。我经多方征询学生意见,并与学生展开辩论,最后,多数学生认为有信心做好此项工作。在这过程中,连平时最不喜欢作文、最不好意思发言的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首期壁报办成了,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有的摘录,有的自己动手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排版布局合理且配以美观大方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经耐心引导,连续一学年来,学生能每月出版一期壁报,越办越好,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供稿由原来的多摘录变成了后来的自己写生活中的人和事。因此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写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参与学生的生活中,我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生活情境:利用周会课发表对壁报的评论、评论班级生活,召开主题班会及学生座谈会等。在“语文化”的班级生活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浓厚,并能在学习中主动积极地写作。
  经过以上指导,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材料,写观察日记,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去,由怕写作,无话说,到有话说,说不完,不说不快,从而消除了写作的畏惧心态。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心理有关理论,是儿童心理教学的基础。了解与掌握儿童数学学习心理,对儿童的数学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警惕儿童的“假唱数”  根据儿童数概念认知发展的水平,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哪些会唱数的儿童就掌握了他唱出的数,然后我们立即让这些儿童进入到下阶段的学习,这是危险的。因为儿童能唱数,或许只不过是他的“咿呀学语”,或许只不过是他的“信口开河”,其实他只不过是处在数概念发展过程中的最初阶段。 
建筑创作方针是建筑创作的方向,是整个社会对待建设问题的主流思想的概括。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别很大,方针本身应当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和概括力,能够准确地指明方向,又能对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是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学生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知识的系统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使到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相当的吃力,付出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从而严重打击学生学数学的信心,导致学生怕学数学,不肯学数学,甚至放弃学数学。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
以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活动为契机,为推进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走向世界水平,近日,“2012北京建筑论坛——与普利兹克奖大师谈建筑”在京举办。201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
近日,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2012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共有328个项目获奖。这些获奖项目将对促进全国建筑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的提高起到示
机关枪扫射的“哒哒哒”、坦克开来的“轰隆隆”、玻璃落地的“砰砰砰”……难道正在播放一场战斗大片?错了,那是一堂公开课!笔者就听过不少这样的公开课,信息技术手段是从头到尾都在应用,整节课都是乒乒乓乓刺耳的提醒声音,让人一刻不能安宁。这种滥用信息技术的现象随处可见,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降低了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滥用信息技术得不偿失,只能事倍功半;巧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