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浅见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浅见。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新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如果要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研究事物的最好动力。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提问题》时,一位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一天,许多动物在玩游戏,小朋友们找找看,你能找到哪些数?”,电脑屏幕依次出现3只小鸟、1只鸡、3只鹿、1只象、2只狮、8只鸭等,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再乘机提问:“你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说出可以提出求和的应用题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提问题,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选取电教媒体,准确地把握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我设计如下环节: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②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八个小扇形,再將每个小扇形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割、拼的动画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趋近于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能转换成一个等积的长方形的。这样既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又渗透了无限分割的思想方法。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例如: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及其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及时把新信息传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①把12朵花看作单位“1”(屏幕显示12朵花,再用圆圈圈起来);②把12朵花平均分成4份,提问:每份有几朵花?③把其中的一份(3朵花)闪动一下,提问: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④引导学生思考:这12朵花还可能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平均分成2份、3份、6份、12份,教师分别在屏幕上进行演示,每演示一种分法,都启发学生思考:每份有几朵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提问:“同样把12朵花看作单位‘1’,为什么每份的数量却不同呢?”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研究,从而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一。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求,在这里,教学媒体的使用就具备和发挥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
  五、用多媒体教学,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理解能力和做题速度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优秀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后,他们该干些什么呢?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人学到不同的数学”,还提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是说,要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就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料,有的甚至是教材以外的知识,可教师在课堂上又要照顾后进生的学习,如何能更好的照顾优秀生呢?运用多媒体可适时地帮这个忙。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给他们提供锻炼灵活解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趣味题和开放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独立思考解决,实在不会的可在优秀生之间开讨论研究,使他们感到学有乐趣,学无止境,从而有更大的学习动力。中游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后也可以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较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中运用多媒体可创设良好的思维情景,激发学生在潜在的学习欲望,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数学知识教懂、教准、教活、教透,又促使学生乐学、善学、活学、会学,师生共同进入教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以杭州地区为例,对家风、家训、家规文化传承及走向诸问题进行调研与探讨,并针对家风、家训、家规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与建议.对家风、家训、家规的调研与思考不仅
杭州洪氏望族的家风家规家训,是其教育子孙后代、培养如此多优秀族人,传承百年兴旺的立足之处,而其家风家规家训亦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许多共通.本文将通过对洪氏家族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使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从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必要性,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师生的地位发生了极大变革,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现代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当市场机会来临时,并购成为企业获得战略竞争力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战略手段。许多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快速发展,丰富产品种类,增大市场份额,扩大公司规模,增强人力成本优势,同时提高公司在同行业的竞争力。但并购是高风险和高利润并存的商业行为,并购后真正实现其原先目的却并不多,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往往只重视了资本和技术整合,而忽视了管理整合因素。而并购后的管理整合问题是实践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从整个陶瓷发展历史来看,陶瓷绘画一直和中国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的陶瓷艺术品上都渗透着中国画的影子,在每一件陶瓷艺术品中都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体现着当地的人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