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浅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x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多尝试一些手段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注重板书 设置空白 音乐辅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8-02
  如何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已成为语文界同仁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艺术就是使你所教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你上的课有趣呢?我认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注重板书艺术,吸引学生注意
  板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小可忽略的作用。首先,新颖别致的板书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思路,为正确的创新学习提供保证。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会把课文中的线索、重点、难点和疑点,通过使用彩笔和不同的符号板书出来,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便于顺着课文的线索,掌握思路,突破重点和难点。其次,板书设计要分清主次,要有条理,切忌满黑板写,以免扰乱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散乱而无头绪。这对培育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很不利的。因此,主板书一定要思路清晰,要具有方向性,要把作品的艺术构思展现出来。第三,教师在板书时,要简而不繁,重点突出。例如:在板书鲁迅先生散文《风筝》时,就可以这样板书: 风筝——自省(我) 学生通过这种简单的板书,就能够一目了然地准确把握人物感情、写作意旨。第四,在板书设计时还应有创意,笔者认为,在次板书上使用图像,比如说用漫话来配合主板书的内容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加深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可以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关键性而且能展现人物个性的词语板书出来,然后在次板书上画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漫话,结合漫话讲解人物形象,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比教师整堂课讲、整堂课分析效果会更好。
  二、设置空白艺术,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空白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讲死、讲实,而是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性的空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心理,以此调动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上给学生设置“空白”,并不是“空”得一无所有,而是课堂精华之所在。如南宋词人姜夔所言:“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也。”教学空白的艺术讲究的也是“余味”和“余意”。在课堂上设置“空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值得注意的是,空白讲究的是动与静的紧密相连,相互补充;讲究的是老师的精讲,学生的深思。如果没有空白时段供学生的思想自由翱翔,一切精彩的师生交流便失去了依据;反之,若无老师精彩的讲解,恰如其分的点拨,所有的空白便会变得苍白无力。基于此,教师在课堂前一定要从整体优化的原则出发,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使各环节衔接有序,融会贯通。
  教师要想使其设置的每一个空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收到预想的效果,就要充分体现所设空白应有的艺术性。
  三、引进音乐辅助,优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引进音乐辅助,其实是给生硬的课堂添加“味精”,无疑对语文教学起着极大的优化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体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与和谐的音乐相吻合,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
  实践证明,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比如,在讲授诗歌、散文时,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恰到好外地利用优美的音乐,用音乐来渲染气氛,形成饱满感情的艺术境界,这样,往往能找到打开学生想像之门的钥匙,启动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就拿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来说,此诗以夜的寂静为背景,把人们意想中的海潮声,汩汩的江流声,摇橹声,寂寞的捣衣声,凄凉的雁叫声与游于思妇的叹息声巧妙地交织成声音的旋律,赋予本诗的音乐美。在教学中如果播放一段凄楚婉转的箫、笛东曲,加上老师的娓娓细诉,就能营造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很快地就把学生不由自主地带进那个月色朦胧、凄凉孤寂的夜晚。学生在音乐中进入角色后,就会沉浸在语言、乐曲的意境中,很自然地便会领悟到作者的心境,收到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可企及的效果。
  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学作品,用音乐来传达,就更加相得益彰,更加能使学生感觉到文章的精妙。在新课开始播放与课文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起学生心灵的琴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一旦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拨动起来后,对课文具体而真切的美感体验就油然而生了。譬如教授吴均的《与朱无思书》一文,给学生播放《高山流水》这首名曲,使学生在音乐的美感中想像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进入作品所创设的艺术境界,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当然,语文教学中,借助音乐伴奏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和吟唱,也能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和体会文字的无穷魅力。像朱自清的《春》等精美散文,就可以配上抒情钢琴曲进行朗读;而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可以教学生吟唱,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品味鉴赏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讲求艺术性,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世群.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任丹丹.创新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8.
  [3]陈莹.开发学生智力 搞好中学语文教学[J].成功(教育),2011,07.
其他文献
【摘要】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作为我县普通话测试点,在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中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关键词】普通话 测试 问题 打算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8-01  为贯彻落实三部委《决定》和国家语委《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精神,促进我省推普工作的深入开
免疫球蛋白(Ig)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在机体免疫和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鹅Ig分子水平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根据GenBank中鸡Ig轻链(ChlgL)(?)口
【摘要】批判性思维经历几千年发展,但将其作为一项教育培养目标并形成大规模运动,则是近几十年从美国开始。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源于对国内教育缺陷的反思,这种反思与批判不是经验性的,而是以科学态度不断总结与实践出来的。这对我国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经验启示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B8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摘要】合作学习既是学习方式也是学习目标,在进行合作学习前要明确分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不仅是获得答案。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2-01  倡导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亮点,怎样开展合作学习,怎样进行有效的探究,这是新课程开展以来教师谈论得
【摘要】美国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美国的科技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教育中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有莫大的关系。其中著名的 “天才计划”就是其中之一。天才计划就是筛选出在某个方面有特殊能力或潜力的孩子,或者集中起来教育,或者在普通学校中配备专职老师对数位有“特殊能力”的孩子进行教育。通过这样充满个性,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天才”就逐渐脱颖而出。  【关键词】美国教育 天才教育  【中图
神经元的增殖、分化以及神经元迁移到达皮层正确位置,最终形成大脑皮层高度有序的六层结构。神经元的迁移需要细胞骨架的重塑调节以及细胞间粘附作用,神经元迁移异常会引起大脑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 注重课堂评价 学习目的教育 多样教学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8-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价值认同和积极情绪。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点
目的:构建鹅源粪肠球菌efa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球菌工程菌BL21中表达,对所表达的efaA蛋白进行免疫原性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提取粪肠球菌标准株与分离株的总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