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a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30例患者为观察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颅内动脉及颈动脉的情况并行统计分析.结果: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内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9%、92.9%,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4.3%、91.1%,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0%、95.0%.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头孢哌酮对心力衰竭伴肺炎感染患者心指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监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100例心力衰竭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米力农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米力农和头孢哌酮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监测水平情况,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相比于对照组的86.00%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的疗效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1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根据所行手术类别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和试验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QLI-74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辅助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CHD患者66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CHD的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比索洛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全血黏度低切
目的:探讨结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A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30例老年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1H-MRS与ASL检查,比较两组相应脑区血流量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I)、胆碱(Cho)、肌酸(Cr)等代谢物扣带回后部波谱差异.结果:研究组双侧颞叶、额叶、顶叶皮质、颞顶交界区及海马区等脑区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AA/Cr低于
目的:研究新余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视力不良影响因素,通过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调查我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水平.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校内用眼环境、校外用眼情况)、不良行为习惯(读写姿势、近距离用眼习惯、屏幕使用时间)等3方面调查影响新余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不良因素.结果:抽样调查6000名儿童青少年发现,根据儿童青少年一般资料影响因素发现视力不良率为3.88%,早产、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注重保护孩子视力、家庭居住环境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有相关性(P<0.05).根据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用眼
目的:探讨宣肺平喘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CD5抗原蛋白(CD5L)、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宣肺平喘方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气道功能和CD5L、AT-Ⅲ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94%),观察组(98.44%)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的TEF 2
目的:探讨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上,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指导抗感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老年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n=32)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经验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而试验组则是采集血清检测患者PCT水平,根据PCT情况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INB)对单孔胸腔镜(S-VATS)下肺癌切除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S-VATS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胸管留置+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采用不放置胸管快速康复外科技术+PCIA+INB.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12 h、24 h时观察组Cor、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究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以8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予以关节置换术治疗、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对比临床疗效、Harris及VAS评分、并发症差异.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Harris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获取近似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能显
目的:探讨单边式骨外固定架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2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为2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实施单边式骨外固定架联合植骨治疗,对治疗前后2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分析比较2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所得疼痛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患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