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不同中柱的单层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0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中柱这一抗震薄弱构件,分别采用方形钢筋混凝土柱、圆形钢筋混凝土柱,以及本文新提出的带快速连接装置的预制钢管混凝土柱,建立了土-地下结构非线性静动力耦合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采用不同中柱设计对车站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方形中柱相比,等截面惯性矩的圆形中柱在地震中受到的损伤较小,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采用新提出的带快速连接装置的预制钢管混凝土柱可以有效地保证结构中柱在强地震中不受严重损伤,且具有在震后能快速更换的特点.
其他文献
Ti(C,N)基金属陶瓷凭借着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被视为硬质合金的理想升级替代品,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与硬质合金相比,由于金属陶瓷的强韧性,尤其是断裂韧性相对较低,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金属陶瓷材料的强韧性对扩大其应用领域和应用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提高Ti(C,N)基金属陶瓷强韧性的主要技术,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及提高金属陶瓷强韧性的相关机理,简述了目前金属陶瓷强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油页岩作为一种开发利用时间较早的非常规资源,开采方式长期以异地开采为主,对环境破坏严重.随着原位改造和开采技术的进步,占总资源量高达70%左右的埋深300~1500m的中深层油页岩开发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梳理国内外油页岩原位开采的技术进展,了解油页岩原位开采现状,预测原位开采技术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现阶段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发展特点,尤其是原位开采催化技术等下一代开发关键技术.目前原位加热有电加热、蒸汽加热、辐射加热、燃烧加热四种地层加热方式.催化剂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原位开采的效率和油气品质,当前主要有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