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对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探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及林业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建立示范产业园区及通过技术创新开展智慧林业等具体方案,以期促进我国林业高质量的发展,为我国林业有关部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力;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302.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32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加速绿色发展速度,既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需要,也是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加速绿色发展,倒逼经济转型,可以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整体质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全球位居前列。但伴随着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然反作用于一些行业的发展,林业即是其中之一,对林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因此,我国林业有关部门需要优先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以环境的改善推动林业经济发展,为林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林业的快速且高质量发展。
  1 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规划不合理
  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林业建设事业发展起步较晚,我国相关部门在林业发展规划设计理念较为落后,缺乏对林业的全面认知,不能结合林业实际情况开展规划设计,造成生态平衡受到严重负面影响。林木类型十分丰富,不同种类的林木,在生长方式、规模及生长周期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甚至存在两种树种互克,影响正常生长的问题。因此,在开展林业规划时,如果贸然改变林木种类,如盲目将某一树种种植规模扩大,可能不利于其余林木资源的正常生长。立足整体,规划林业发展,是目前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同时,林木种植规模必须与市场需求量相符,林业部门需要合理调整目前林业商品的销售模式,确保林政资源管理能够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但就目前而言,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并没有结合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多存在一概而论的发展模式,不仅使林业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当地林业健康正常的发展[2]。
  1.2 法治不完善
  目前,我國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较少,特别是缺少较为详细、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林业部门在实务工作中,依旧存在人治多于法治的现象,现行的法律制度不足以为执法部门执法提供支持,导致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受限,进而影响对林业环境的有效保护。例如,为了限制非法占用林地的现象,应严厉惩处侵占林地的不法行为,将非法占用林地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定为犯罪行为,并明确规定了对应的刑事处罚,然而对应的司法解释却尚未出台,关于占用数量标准尚无明确的文字依据,导致执法人员在实践过程中难以掌控。导致即便是个人或企业存在占用林地,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林业部门执法人员却并不能给予相应的惩罚,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不能进行有效的林业保护。
  1.3 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生产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林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大量林业资源被浪费。1)种植技术、培育技术的不完善,造成林木生长缓慢,存活率低。2)人们普遍缺少环保意识,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现象频发,也不利于林木的生长。3)对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及开采率都不理想,而林木开采与加工期间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排放量却不断增加。可见,生产技术的落后,不仅造成林木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对当地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3]。
  2 具体措施
  2.1 积极建立示范产业园区
  1)推动自然保护区发展。林业部门可以把建造自然保护区作为维护生态系统的方式,各地政府可以积极申报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通过建成保护区确保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进而推动林业的发展。以我国甘肃地区为例,甘肃省现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2个。以其中的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森林覆盖面积达到31 938 hm2,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51 058 hm2,上述自然保护示范园区为我国其他区域自然保护区建立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如今,甘肃现有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988万公顷,占甘肃省面积达23%,保护了甘肃省内90%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及80%的湿地环境。同时,国家级保护区均已组建了管理局、保护站及管护点三级管理体系,有助于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2)建立绿色示范区。以甘肃地区为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表示于2020年,总计创建了17个市、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不少于280座绿色矿山。随着绿色示范区的建成,甘肃省不仅提高了本省绿化面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为其他绿色示范区域的创建做出了示范。同时,绿色示范区建成之后,可以获得更多源自政府的经济补助及政策补助,为环境保护提供多样化的助力。
  3)推动国土绿化工程开展。甘肃地区环境保护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工程,例如天然林保护活动及长江防护林等,同时利用精准灭荒行动、全民义务植树等不同类型公益活动,引导更多的民众参与国土绿化行动。同时颁布各类奖励措施,激发本地居民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拓展绿化规模。此外,林业部门还需要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使得所有岗位工作人员明确个人岗位职责内容,并严格落实,以提高国土绿化工程工作效率[4]。
  2.2 积极推动依法治林
  依法治林是实现环境保护,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国家与政府只有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与规章制度,才能使林业管理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采用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建立专门保护林业发展的法律。我国需要建立用以保护生态环境与推动林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颁布一些激励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林业发展。
  2)开展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省政府及省林业厅结合实务工作提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求,明确林业部门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健全执法相关制度,创新政府监管模式,逐渐构成对外以保护森林安全为主,对内整理资源实现无缝对接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实现执法主体、审核流程、审批流程、处罚标准、文书书写格式及组织6个方面的统一,为建立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通过技术创新开展智慧林业
  1)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当地政府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同时建立生態公益林大数据信息系统,将所有采集、测量所得的信息数据全部上传至系统之中,然后分类建立对应的数据库,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明确当前林业发展现状,从而制定未来的工作计划,使得林业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许多地区森林公安已然开始运用大数据侦查案件,有效提高了案件侦破率[5]。
  2)合理运用新型技术。传统防火护林工作主要依赖人工完成,护林员每日巡查一个山头需要耗费约4 h。而如今护林员应用高科技设备和技术,例如运用无人机巡查仅需要数分钟便可完成任务。此外,固定翼飞机应用于林业发展中,能够精确制图,防治林业虫害,实现精准灭荒。同时,我国开始积极推广“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及“防火码”微信小程序,林业部门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巡查状况的填报,为护林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
  3 结语
  林业不仅能够为我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人们营造更为理想的生活环境。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林业部门可以通过积极建立示范产业园区、积极推动依法治林等方式,加强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佚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7):14.
  [2] 程会强.典型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模式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建设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61-68.
  [3] 黄报远,卢显妍,陈桐生,等.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3):88-91.
  [4] 何晨凤,张藜藜.深化长三角生态环境协作打造绿色上海自贸试验区:专访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J].环境保护,2020(11):25-27.
  [5] 高雷利,王婧,赵海珍,等.生态环境领域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开展非现场执法初探[J].环境保护,2021,49(9):60-6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平菇生产规模逐年增大,传统培养料棉籽壳和玉米芯用量日趋紧张,急需开发新的本地原料来满足平菇栽培生产需求。试验用米糠为N源,加入不同比例的棉籽壳、玉米秆、稻草,共设9个处理,探讨米糠、棉籽壳、稻草、玉米秆等栽培料对秋冬季平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平菇菌株在9种培养基中的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子实体产量都表现出明显差异;平菇菌株都能在稻草和玉米秆中生长,其菌丝生长速度比以棉籽壳为主料处理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话题,多肉植物因为其管理简单、色彩丰富、观赏周期长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分析多肉植物的特征,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肉植物;应用价值;特点  中图分类号:S68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6.008  多肉植物的茎、叶或根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因此又
摘 要 以重庆市主导水稻品种Q优5号为材料,研究机插秧栽培不同追肥时间对水稻群体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时间对该品种的产量、分蘖和成穗率等性状的影响显著,对生育期影响不显著。综合产量、生育期、分蘖、成穗率等因素,确定插后15~25 d为Q优5号的最佳追肥时期。  关键词 水稻;分蘖肥;施用时期;机插秧;群体;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
摘 要 花生起垄覆膜种植技术在山东省宁津县刘营伍乡推广应用多年,但农户对技术的掌握仅仅在于形式,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从选好地、选对品种、精细管理各项农艺措施,以及正确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花生起垄覆膜栽培技术。  关键词 花生;起垄;覆膜;栽培技术;鲁西北;山东省宁津县刘营伍乡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
摘 要 茶树修剪是茶园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对湖南省吉首市茶园修剪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就如何把握合适的修剪方式、选择恰当的修剪时机、合理控制留养叶、科学跟进剪后培管措施等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并开展了建设性思考,旨在为吉首茶农增产增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茶树;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湖南省吉首市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
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普遍开始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多种多样的绿化植物经过精心搭配后蔚然成景,不但赋予了园林景观较高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舒适的感受,为我国生态园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基于此,探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以期充分展现植物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发挥植物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同开展。
摘 要 现代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化规模扩大,对林业资源需求逐步增多。过去,我国通过工业城市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终究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要想两者兼得,就要转变观念,发展新时代可持续林业。以保护环境、促进林业稳步发展为前提,重点对林业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林业生态;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摘 要 武江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常年有霜冻,日夜温差大,是广东省内少数适宜发展落叶果树的地区之一。2013年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三华李新品种“麒麟三华李”,在武江区龙归镇开展试验试种,并结合多年的引种实践从建园栽植、土壤和水分管理、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武江区的大面积推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