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最近解密的一些资料,斯大林和毛泽东在朝鲜战争问题上存在着一些争论。尤其是当朝鲜战争陷入僵局后、是打是谈,是战是和,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意见明显有分歧。
决定支持平壤
1948年,朝鲜半岛形成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大韩民国这两个意识形态上敌对的政权之后,双方都想吃掉对方以完成半岛的统一大业。为此,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多次征询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意见,也曾多次向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请教。
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致电苏联驻朝大使捷连基·什特科夫:“他(金日成)应该明白,他拟对南韩采取如此之大的行动,需要经过周密策划。如果他愿意就此事与我面谈,我非常愿意接见他。”
4月间,金日成与斯大林举行了多次秘密会晤。斯大林承诺:“危急关头苏联将出兵相助。”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朝鲜人将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胜利。”当时,北朝鲜军力全面优于南朝鲜李承晚的军队,因而朝鲜战争爆发后,北朝鲜军队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但是斯大林却在紧要关头耍了个手腕,让世界为之惊讶。
斯大林的如意算盘
1950年5月25日,在安理会就朝鲜“入侵”事件召开决定性会议的凌晨,斯大林突然命令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雅可夫·马利克缺席当天的会议,理由是安理会拒不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由于斯大林主动放弃了苏联的否决权,导致在当天的会议上,美国以及盟国主导通过了谴责朝鲜的决议案。两天之后的6月27日,在斯大林的授意之下,马利克再次缺席安理会会议。该次会议批准使用国际武装力量“制止朝鲜人民军的侵略”。
随着一些文件的解密,真相之一就是斯大林认为朝鲜战争对苏联“有利”。
譬如,一份斯大林本人草拟的文件称:“我们暂时退出安理会,可以使美国政府不受束缚地利用其在安理会的多数优势,多干些蠢事……
我认为,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上述所有目标……我们假设美国政府将继续被困远东,并将中国拉入争取朝鲜自由和自身独立的斗争。这样会导致什么后果?首先,面对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中国,美国必须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战争。其次,受朝鲜战争拖累,美国将无力于近期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一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被无限期推迟,这将为欧洲共产主义的巩固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从全球力量平衡的角度看,这些对我们有利吗?当然有利。”
一直坚持“打下去”
当朝鲜战争陷入僵局后,是打是谈,是战是和?1952年8月20日,斯大林在会见来访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时说:“美国人清楚,战争对他们不利,应该尽快结束。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忍耐……与朝鲜开战,美国国内已经哭声一片。那么,要是开始大规模战争呢?那么,所有人都该哭泣了。”
这样,直到1953年3月11日,当周恩来去莫斯科参加斯大林葬礼时,向当时的苏联领导人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转达了中国政府力主加速朝鲜和平谈判的立场,苏联领导层才表示赞同。同年7月,交战双方终于坐到谈判桌前,签署了停火协议。(摘自《文学故事报》2010.3.17)B⑨
决定支持平壤
1948年,朝鲜半岛形成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大韩民国这两个意识形态上敌对的政权之后,双方都想吃掉对方以完成半岛的统一大业。为此,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多次征询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意见,也曾多次向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请教。
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致电苏联驻朝大使捷连基·什特科夫:“他(金日成)应该明白,他拟对南韩采取如此之大的行动,需要经过周密策划。如果他愿意就此事与我面谈,我非常愿意接见他。”
4月间,金日成与斯大林举行了多次秘密会晤。斯大林承诺:“危急关头苏联将出兵相助。”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朝鲜人将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胜利。”当时,北朝鲜军力全面优于南朝鲜李承晚的军队,因而朝鲜战争爆发后,北朝鲜军队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但是斯大林却在紧要关头耍了个手腕,让世界为之惊讶。
斯大林的如意算盘
1950年5月25日,在安理会就朝鲜“入侵”事件召开决定性会议的凌晨,斯大林突然命令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雅可夫·马利克缺席当天的会议,理由是安理会拒不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由于斯大林主动放弃了苏联的否决权,导致在当天的会议上,美国以及盟国主导通过了谴责朝鲜的决议案。两天之后的6月27日,在斯大林的授意之下,马利克再次缺席安理会会议。该次会议批准使用国际武装力量“制止朝鲜人民军的侵略”。
随着一些文件的解密,真相之一就是斯大林认为朝鲜战争对苏联“有利”。
譬如,一份斯大林本人草拟的文件称:“我们暂时退出安理会,可以使美国政府不受束缚地利用其在安理会的多数优势,多干些蠢事……
我认为,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上述所有目标……我们假设美国政府将继续被困远东,并将中国拉入争取朝鲜自由和自身独立的斗争。这样会导致什么后果?首先,面对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中国,美国必须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战争。其次,受朝鲜战争拖累,美国将无力于近期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一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被无限期推迟,这将为欧洲共产主义的巩固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从全球力量平衡的角度看,这些对我们有利吗?当然有利。”
一直坚持“打下去”
当朝鲜战争陷入僵局后,是打是谈,是战是和?1952年8月20日,斯大林在会见来访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时说:“美国人清楚,战争对他们不利,应该尽快结束。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忍耐……与朝鲜开战,美国国内已经哭声一片。那么,要是开始大规模战争呢?那么,所有人都该哭泣了。”
这样,直到1953年3月11日,当周恩来去莫斯科参加斯大林葬礼时,向当时的苏联领导人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转达了中国政府力主加速朝鲜和平谈判的立场,苏联领导层才表示赞同。同年7月,交战双方终于坐到谈判桌前,签署了停火协议。(摘自《文学故事报》2010.3.17)B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