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众路线”:互联网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大逻辑”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雪萌、周显信在《红旗文稿》2017年第7期撰文指出,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成为世界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此庞大数据背后的网民声音是不可忽视的,网民力量和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走网络群众路线,一是搭建了黨同人民群众交流的新平台。当前许多官方网站都开辟了留言信箱之类的平台,群众只要把遇到的困难在指定平台上留言,一定时期内就会有回复,有助于解民之所需,避免了信件往来的信息迟滞和交流困难,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倾听、对话、服务”,构建起了移动政务平台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并逐渐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开拓了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在信息网络时代,群众变成了网民,网民就是群众。从网络虚拟空间可以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通过互联网平台,群众可以畅谈国事,提出诉求,领导干部有时不用驱车远行、不用试点走访,就能倾听群众的呼声,为民众解忧。三是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新渠道。网络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新渠道,网民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开启干部监督全天候探照灯:一方面,强化了社会监督的实效性,促进党风政风改善,净化了党和政府的内部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开启了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模式,这本身就是坚持“一切依靠群众”正确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网络监督必须常态化、固定化和制度化,建立一整套公开的回复与处理的问责机制,真正让网络成为化解社会矛盾、净化党和政府的内部生态的一把利器,让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
  责任编辑:褚小钢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在典型校园网环境中利用3Com4007的QOS特性,实现各VLAN用户之间访问控制的方法。通过VLAN用户之间访问控制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强校园网内网的安全,使之成为网络稳定运
本文探讨了应用线程池技术对Java多线程程序性能的优化及有效使用线程池技术的准则,研究了线程池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线程池的Java实现实例.
本文探讨了图书发行企业营销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对图书销售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针对在图书发行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在通用方面作了
为了提高车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延长电池的寿命并提高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电荷累积法的剩余电量(SOC)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控制电池单体SOC上
软件项目中存在着大量的组织结构业务,Oracle数据库中的层次查询功能给程序员带来了极大方便,本文对其使用方法和灵活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介绍了基于Oracle数据库以及WebGIS平台的北京市综合地理图片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整个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以图片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地理坐标字段与WebGIS平台相关联,从而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基于电子地图的图片查询、定位和显示,为在线展示城市信息提供了直观有效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