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是人的天性,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每一名学生将来都要踏上社会,在工作、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问题的能力,准确洞察事物的本质是衡量我们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知识传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结论性给予,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探究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转变观念,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全面发展学生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数学教学充满活力.那什么是探究性教学?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呢?
  一、探究性教学的概念及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对旧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宽松、开发、民主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学生的个性、爱好各异,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一种平等、宽容、引导、对话、协商的心态来对待每一名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自由地表现和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允许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讨论和质疑,允许学生自由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即使学生的想法错了也应保护和鼓励他们探究的积极性,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支持者和“促进者”.
  每名学生都有巨大的探究潜能,我们的教学应该多创设发挥学生这种潜能的时机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个个能供探究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心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性学习动机;探究的本质在于增进创造才能,因此在探究时,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与活动余地,切不可以赶进度为由走马观花,草草收场,扼杀学生的探究热情;对于学生探究出的“新成果”,哪怕只是一小点“皮毛”,教师都应予以及时肯定和表示赞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乐于探究而不疲”,学生才会不断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精心设计和选择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的选择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选择探究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如果探究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思维的挑战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反之,探究问题过于复杂,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者寥寥无几,也会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按照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效的问题情境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符合学生的经验(生活的、数学学习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②能反映数学的本质;③能引发学生思考,并能迅速引入主题.
  3注重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
  对探究活动的反思就是学习者对自身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的事物的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探究性,而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正是数学活动的反思这一环节,但它却是数学探究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思维发展阶段的中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才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在一个数学探究活动结束以后尽力让学生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心理活动,一开始自己是怎么想的,走过哪些弯路,碰到哪些钉子,为什么会走这些弯路,碰到这些钉子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吸收,你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其中的差距与原因是什么,等等.这是一种学会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学习潜能的培养,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的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体现.
  在数学探究中,要求学生反思对所涉及的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通过亲身经历这一数学活动过程,自己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有些什么新的认识,原有的认识有什么欠缺之处,这种欠缺是如何造成的.
  开展探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我们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换、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确保探究性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方法;数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往往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等形式出现,学生学起来很容易乏味,再加上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
课堂教学,即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下工夫,要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师生有效地互动,要精讲精练,化解难点,消除疑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材为教师提供了适用一般教学的材料,但它不可能适应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孤立地让学生记忆,必定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影响智力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不光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改变了教育技术和教育方式,让世界性的教育技术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带动了计算
【摘要】 教师营造什么样的教学氛围,以什么样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最终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纳新的知识,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所以教师必须探寻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育理念;优化教学    从事数学教学近二十年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曾经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过的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事关乎民,水事大于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
【摘要】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数学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反思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并且教师应该明白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实事求是地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能力和水平,通过提高教师教育服务意识、强化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并适时反思等环节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