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观察及护理

来源 :现代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作用和方法选择。方法4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为对照组和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为观察组,TPN组经锁骨上静脉进行,EN+PN组术后24h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不足部分辅以肠外营养,共7天。结果EN+PN组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肝功能指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第8天营养状况及肝功能恢复均优于第1天,EN+PN组恢复更有优势,TPN组、EN+P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4.1±0.4)天、(3.0±0.7)天(P<0.01),术后住院天数各为(29±5)天、(23±4)天(P<0.01),营养治疗费用EN+PN组低于TPN组(P<0.01)。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TPN组13例,EN+PN组6例。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24h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与完全胃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降低营养费用,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了感染发生率。
其他文献
回顾了孝感糯稻生产的历史,分析了孝感糯稻各生产阶段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糯稻产业化和育种攻关的设想。
本文结合嘉善县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分析了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嘉善人”管理机制建立的背景和运作模式,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外来流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残指延长装置。方法叙述新型残指延长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本新型残指延长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新型残指延长装置采用
胃镜检查前适当给予镇静药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提高患者接受胃镜检查的耐受性,临床上称无痛胃镜,现在国内许多医院均开展了此项技术,但各医院使用的药物各不相同,我院在胃镜
脂肪肝属蒙医学“肝热症”的范畴。本病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三根相对平衡失调,精华不消化,变色希拉功能紊乱,而肝脏中热邪郁结日久所致。治疗时以辨病因、辨体质、辨实验室指标和
目的:分析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并获得治疗体会。方法选择53例于2013年2月至10月期间收入我科住院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而诱发小儿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静脉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1].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既给病人造成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近年来临床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从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在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常用食品中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28大类食品全面纳入了食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