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术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辐射敏感组织影响的随访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yq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放射性介入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甲状腺、外周血象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等的影响。

方法

对70例2010-2013年做过放射性介入手术的CHD儿童(介入组)及23例同期行外科手术的CHD儿童(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随访项目包括甲状腺彩超、血常规检查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结果

介入组甲状腺彩超异常率(40.0%)与对照组(43.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以多发囊肿多见,结节少见。介入组白细胞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不同疾病类型及手术时间介入组甲状腺结构和白细胞数有差异(P>0.05)。介入组淋巴细胞染色体型畸变率(0.76±0.0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0.25±0.07)%(Z=-3.631,P<0.05),其中无着丝粒断片(ace)率和易位(t)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Z=-2.531、-2.397, P<0.05)。

结论

介入治疗术对CHD儿童甲状腺和血液指标未见明显影响,但对其遗传物质的损伤仍然可见。

其他文献
常山原名恒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至宋代改名常山,自此作为本品正名沿用至今。常山为广布种,其产地由魏晋时期的四川、湖北、陕西、河南等地扩展至今天长江以南及陕西、甘肃等10多个省份。常山的原植物,在唐代以前,以芸香科植物臭常山为正品,至宋代改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为主流正品。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医家在借鉴中国食疗知识体系(内容及编撰形式)和汲取食疗思想的同时,还结合日本本土情况,撰写了诸多食疗类医著。其中,江户早期医家向井元升所撰《庖厨备用倭名本草》是日本最早的综合食物本草学著作。书中对日本食物本草的选择与使用带有明显本土化的色彩,涵盖食物本草的名称、形态、栽培、采摘、鉴别、性味、主治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江户之初药食兼用思想的萌芽,同时反映了日本医家对于
期刊
儿科诊法是儿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宋代以前,儿科诊法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小儿疾病的诊查主要运用望诊和脉诊,尤以脉诊为重。宋代儿科快速发展,儿科诊法重视目神望诊和指纹诊法,逐渐形成特色。金元时期,儿科诊法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以望诊、脉诊并重。明清时期,儿科四诊内容不断丰富,医家注重多种诊法联合运用,使儿科诊法日趋完善。
期刊
目的探索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设备探头晶体厚度的改变对设备性能的影响,以期得到改变量化,深入分析原因,为改善机器性能提高图像质量提出有效措施。方法选取3个不同厂家的12台探头晶体厚度为1英寸(1英寸=2.54 cm)的SPECT和35台探头晶体厚度为3/8英寸的SPECT,按照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测量固有非均匀性和固有空间分辨力指标。在探头晶体厚度为3/8英寸的设
目的探讨对模拟致密型厚乳腺(压迫厚度>65 mm)的模体行全景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FFDM)检查,钼-铑(Mo-Rh)和钨-铑(W-Rh)两种靶-滤过组合对其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MA)模拟标准乳腺,再将铝片置于PMMA板中模拟致密型乳腺,对两组不同致密型(分别放置0.1和0.2 mm铝片)厚度为68 mm的模体进行自动、半自动曝光以及手动曝光,记录靶-滤过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清洁的食品放射性监测预处理方法。方法采集秦山核电站周围包心菜、鲫鱼、海虾、牛奶、猪肉各10份,每份20 kg(牛奶20 L)。每种食品分成两组(传统方法组和微波方法组),每组5份,分别采用传统灰化法(干燥--炭化--马弗炉)和微波灰化法(微波灰化炉)分别进行灰化预处理,灰样采用HDEHP萃淋树脂分离β计数法测量放射性核素90Sr,计算两种预处理方法的时间、灰鲜比及其对90S
目的通过比较实验方法与端对端(end to end,E2E)测试结果,探讨建立一种射波刀快速动态追踪精度检测方法。方法将自动质量保证程序(auto quality assurance,AQA)模体放置在运动平台上,使用水平、垂直两个正交射野,采用同步追踪方式照射,通过AQA软件分析胶片上的射野投影中心和模体内钨球中心的同心度来检测系统的追踪精度,并比较实验方法和动态同步E2E测试的计划执行时间。结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近年来兴起的放疗新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控制正常组织剂量的前提下提高肿瘤组织的剂量。SBRT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盆腔复发灶、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远处转移灶的局部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甚至一些患者有长期无病生存的可能。尽管SBRT有严格的剂量限制,但放疗后野内复发灶治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SBRT可以作为局部晚期宫颈癌体外放疗结束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