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耶老人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级一级迤迤逦逦连天而去的梯田,和周遭的青山绿水和谐圆融地合为一体,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就像是一阙阙磅礴的乐曲,壮阔雄伟,荡气回肠。
  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中北部巴纳韦(Banaue)这些气魄万千的梯田,是两千余年前的伊芙高(Ifugao)土著凭着简陋的工具,沿着高低起伏的山坡,胼手胝足开凿而成的。啊,究竟是怎么一种坚韧的毅力,才能让他们克服万难,呈现出这种“人定胜天”的崇高精神?我站在高处,俯瞰着连绵不绝的梯田,心里有很深的感动。然而,再回过头来看看伊芙高土著今日的生活面貌,我心里的感触也十分强烈。经历了漫漫长长的两千余年,部分伊芙高土著居然还是延续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生活方式与习俗,过着一成不变的农耕生活。
  菲律宾面额一千比索的钞票,就是以巴纳韦Aguiyan 梯田作为设计背景的。
  抵达巴纳韦的那天早上,我问在农闲时节当兼职导游的年轻小伙子里察:“你能带我到Aguiyan 去看梯田吗?”里察忙不迭地点头,说道:“没问题!我认识Aguiyan 家族的一名老人加耶,看了梯田以后,我还可以带你去他家坐坐哪!”我心花怒放。
  坐着他的三轮机车,看过了让人惊叹不已的梯田后,我们到了加耶老人的家。
  刚忙完农事的加耶,正蹲在屋前的空地上,有滋有味地卷槟榔、嚼槟榔,槟榔渣吐得满地都是,鲜红与暗红的色渍,斑斑驳驳,像血迹,邋遢而又阴森。
  里察告诉他,我来自新加坡,他立刻说:
  “欢迎,欢迎,你随意走走看看吧!”
  说的,居然是流畅的英语。
  在菲律宾吕宋岛中北部的梯田区巴纳韦,加耶老人就好像当地所有的伊芙高土著一样,世世代代都以务农为生。可以这么说,他是沿着祖先为他开辟的人生轨迹行走的。
  时间在这里好像停止了转动,鸡啼、虫鸣、狗吠,古老的房子错错落落地散布在绿意中,缥缥缈缈的云雾不知天高地厚地缭绕在树梢上。远远望去,年纪老迈的农夫,佝偻着腰,沿用着千百年的传统老法子,用长满了厚茧的手,在一亩亩梯田里,种出了一家大小的粮食。当他们渺小的身影在广袤的天幕和辽阔的大地间慢慢地移动着时,那种心无旁骛的专注,特别触人心弦,而更令我感动的,是加耶老人挂在嘴边的那几句话:
  “每当我双脚一踏在泥土上,心里便牢靠了、踏实了。泥土,就是我们的粮库啊!”
  在农闲时分坐在石礅上卷槟榔、嚼槟榔,便是伊芙高土著生活里最大的享受了。有趣的是,加耶老人把村人的长寿归功于槟榔。他认为常嚼槟榔,能使牙龈强韧,齿健则胃好,人如果每一天都吃得饱饱的,病菌便没有趁虚而入的机会了。此外,他亦指出:高山寒冷,槟榔能助以御寒,夜里嚼了槟榔,犹如披了棉衣,睡得特别香甜。
  我告诉他,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常嚼槟榔有损健康,会引发口腔癌。他一听便哈哈大笑,说:“嘿,农务忙完,一堆人边啖槟榔边聊天,心情如此愉快,癌症又哪敢造次啊?”他又说:“住在大城里的人,整天吃有机食品,可精神却好像弓一样,终日绷得紧紧的,结果呢,百病来侵,什么有机食品都挡不住啦!”加耶老人说的,是一个闪亮的养生道理──沉重压力,乃百病之源。顿了顿,老人继续说道:“巴纳韦山区,真可说是世外桃源呵!空气新鲜,全无污染。我们日常膳食以米饭和菜蔬为主,全都是自己种植的,不施化肥,是不折不扣的有机农产品。偶尔在过年过节时吃肉,那些猪啊鸡啊,也全都是自己饲养的,饲料里,一点化学成分也没有!还有呐,我们喝的,是源于山上的清泉,全无杂质,百分之百的纯净,清甜绝顶!”
  加耶老人说这话时,脸上满满都是自豪。
  我心想,如果村民能戒掉嚼槟榔的恶习,那么,活到两百岁或许也不是难以置信的“天方夜谭”哪!
  加耶老人住在一所高脚木屋里,椰叶为顶,木板为墙。屋子,没有半根铁钉,完完全全以木头衔接,屋子牢实,木质好,百年不坏。在建屋子这一码事上,伊芙高土著再次展现了他们的智慧。诡异的是,屋子外边,密密麻麻地挂满了野兽的头骨,细细一看,有野猪、猴子、鳄鱼、鹿等等。伊芙高土著过去以狩猎为生,以兽骨装饰屋子,有显示生活富足的意味。对于务农的吉安来说,保留着祖先几百年前留下的兽骨,是纪念祖先的一种方式。
  加耶老人告诉我,根据伊芙高土著的风俗,兽骨点缀屋外,人骨则收藏于屋内。
  “人骨!”我非常刘姥姥地喊了起来。
  加耶老人把一口红红的槟榔吐在地上,然后娓娓畅述:“包骨”是伊芙高土著迄今仍然恪守的古老习俗,他们深信,把先人的遗骨置放于家中,后人可获得庇佑。先人去世后,他们把棺材埋進洞穴里,几年后,开棺捡骨,把骨头慎重地以自家妇女编织的彩布包好,收藏于屋子内。以后,如果家里遭逢困难,或是家人罹患重症,他们便会把村里的巫师请来,打开布包三至五天,以牲口拜祭,同时,以米饭肉食盛情款待邀来的亲戚。他们相信此举能助以消灾去难。吉安现在家里就收藏着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这四包遗骨。
  现年75岁的加耶老人,精神矍铄。拥有10个孩子,20余名孙子,三代同堂。
  从他的谈话里,我发现他对外面的世界不是一无所知的。他有几个孩子不堪农务之苦,跑到城市谋生,许多资讯,便是孩子捎回来给他的。加耶老人最大的安慰是,在城里工作的孩子,每年一月播种和七月收成的农忙时节,都会轮流请假回来帮忙。
  近年以来,年轻一辈不断地涌到城市谋生,已形成了巴纳韦一个潜在的大危机。留在梯田耕作的,多是老的以及更老的一辈。人口的逐渐凋零,导致了梯田的日益荒芜。无人照顾的梯田,边缘的石块剥落,泥土松动,豪雨一来,易于坍塌。为了挽救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巴纳韦已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了。
  如今,恪守着古老方式在巴纳韦山区生活的加耶老人,还有其他遵循同样方式生活的伊芙高土著,都是山区里如假包换的“古董”,去一个、少一个,无可替代。他们和巴纳韦梯田区的未来命运,是紧紧密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我一直一直无法忘记加耶老人的话,还有当他说这话时满脸波涛汹涌地晃动着的笑意:
  “自己种的米,每一颗都特别地肥、特别地香、特别地甜啊,就算没有任何可以佐餐的肉和菜,单单吃一大碗结结实实的白米饭,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劳动的汗珠,凝成了颗粒状的快乐。
其他文献
飞云桥  穿过午后的丛林  一阵岚气悄然地弥漫  千年风化的河流  悠闲在时光的路上  独坐温暖的云朵之间  不动声色  让苍山波动  诱惑一枚相思的红豆  相处的日子  随着秋雨的碎步而去  笑意写满天空  期待不再无动于衷升平桥  如神仙一般的向往  隐约于远方的川流不息  桂花飘香  恰是典雅的舞蹈  迷惑的山涧  以瀑布的独特方式跳跃  思绪的狂澜  美丽成一生相守的佳话  漫长的玄妙开始
中华文化里有许多优美的东西,譬如说古典诗词。经过千年百年岁月的筛选与淘汰,如今我们得见的,都是最佳的精品,可惜去读的人并不多。余光中教授呼吁在校学子们要读古文,真是卓见。我在初中时代就喜爱诗词,读多了便能记住一些经典名句。而事实证明,对我这个非文学科班出身的文学工作者来说,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获益匪浅。  雖说古典诗词的读者少,但情况亦有例外,有位距离现代已很久远的作家,或许称他为诗人更恰当些,至今
妈妈病笃。倒数十日,她愈是寡食少语长睡偶醒,往生命静止方向深水潜游。彼时我每日问她想吃什么,然后设法张罗来,博她一点病中日光。妈妈谈食物的时候,较能谈笑,于是以此唤她回神,多望一眼我们这些今世家人。  人在尽头,返身回望,妈妈一生吃食富裕,而倒数时刻,念想的反而是素朴的儿时食物。咸冬瓜蒸肉饼有时,那是已故外婆的家常菜;白粥酱菜有时,有时只是一碟肉松甚至肉燥风味泡面。而这日她说,想吃炸春卷。  炸春
大寒夜,返乡的火车颠顛簸簸。有人滞在胃,有人郁着胸,有人紧衔出入口。所有的道都堵塞了。  每一站疯癫地拉扯胃肠的结节,狂嘶。纠缠,又猛烈分离。  大寒夜极闷热。腹内好多内视镜,明亮的、模糊的、半睁的。循着肠道的呓语,穿透脏腑,翻飞出窗,冲向山的那一边,摘取一朵小花,又弹射回来。  故乡的河流,好急。在颠簸的车箱奔驰起来,又不断掰开纠缠的过节,有时长啸,有时饮泣。  突然所有人惊声尖叫,火车撞入了一
短章三则  月半弯  你以为是一弯等待  其实是刀  逐渐刮去命运原先缜密的鳞  瘦了欢愉 添了新血  雨丝  截一缕雨丝 作发带  把你绑在日落的眉头  许你 渡船而过  荡着月光  一根一根 细数凌乱 青丝  网  记忆很重  来回彳亍  故意想象  通往那端的路陡峭崎岖  借今日的凉告诉当初  你无处不在我想动用浩瀚山川撼动一片海的余生  几颗清澈的雨滴就可以  你却许大地漫天的情丝  一千
摘 要: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群体“易堂九子”中曾灿以好诗、能诗著称当世。在其现存的近千首诗歌中,曾灿集中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高蹈隐逸之情和后来因为稻粱谋而滋生的羞耻感、苦痛感。其生存之思的变迁,既是其丰富而生动人性的真实显现,又代表着明清鼎革之际遗民的普遍心路历程。  关键词:曾灿;诗歌;生存之思  作者简介:王乐为,女,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师,从事清代文学与文献研究。 
那里存放着时间  时间跳舞  时间说,永远  时间有你最喜欢的声音  那里有你唤不出的  植物的名字  一座安静的山  一口能饮的井  我们在那里  一起学鸟的语言  行走于葉脉  看虫的步履  听每一颗石头呼吸  拥抱此时此刻的雨水  你说  有比好看的人  更加好看的人  但美丽  无法取代  另一种美丽  你说  我爱过你  (选自台湾《创世纪诗杂志》2018年3月春季号)
拖拉机驶下纸面破坏了静物规则  午夜时分,一辆拖拉机驶下  静物摄影,某个角落  它遵循默片规则  不愿意触及红绿灯前  那些指挥时间的矫健身势  我知道,它应该是从海边驶来  曾经耕耘过蔚蓝和盐  轮胎被划伤,血渍里淌出夕阳  如今它不识来路,如同一切  变声期少年歌手,沉醉于葵花之美  实体的虚幻。童年无罪,花朵亦  单凭拖拉机,谁能够抵达远方  词的光芒也不能回答  收集脚印与足迹,骑手不屑
摘 要:种种迹象表明,克利马科斯(基尔克果)的《哲学片断》对施特劳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哲学片断》对苏格拉底的探讨。从“知无知”的悖论出发,《哲学片断》揭示了苏格拉底如何将哲学建基于信念之上。正是这一揭示迫使施特劳斯重新思考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关键词:施特劳斯;基尔克果;苏格拉底;哲学与宗教;《哲学片断》  作者简介:张文涛,男,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当时,你仿佛是从西子湾海岸徒步走来  拉纤着一条带盐味的诗线,来到我居住的东海岸  与黄昏一起坐在都兰湾  从东海岸山脉向北,右边  是菲律宾海底板块南岛语系  左边,是欧亚大陆板块中华文明河洛古音  我们在两大板块之间比肩合照,喀嚓一声  身后升高的海浪已溅出泛黄的相片  记忆与人影模糊如水印,其实你了然  其时我中年的额头已印记中午透红的思想  你已鹤顶白发,似养尊学优的翰林仙翁  但我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