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国价格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 :经济视角·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6432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尤其是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倍受关注。正确认识我国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和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00-2010年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关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恶化;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3.3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80-03
  一、引言
  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1年共有20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启动6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45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4起、特别保障措施1起,涉及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等11个行业。我们知道,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其实就是贸易失衡的外在表现。那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条件具体变化趋势和其反映的我国贸易的相关问题,这都是目前值得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在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通常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其进口产品的价格的比值。当一国进出口商品众多时,贸易条件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表示,即:N=PX/PM;当出口价格上升大于进口价格的上升或者出口价格的下降小于进口价格的下降时,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反之,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一般而言,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增加。
  本文所需数据截取的时间段为2000-2010年,其来源于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主要出口商品101种(初级产品39种、工业产品62种)、进口商品54种(初级产品21种、工业产品33种)。数据处理是以2000年为基期,通过每一种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其价格指数,再利用帕氏指数计算了2000-2010年期间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分类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以下图表均是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2011)、《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二、2000-2010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一)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
  价格贸易条件,反映了一国出口一单位的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表示为:NBTT=■,其中PX、PM表示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本文选取2000年为基期,NBTT为1,分别计算2001-2010年期间各年的NBTT值。若NBTT>1,则与基期相比,该年的贸易条件改善;若NBTT<1,则与基期相比,该年的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可以看到这一期间内中国的贸易变化状况。
  图1 中国总体进出口价格指数和价格贸易条件变化趋势(2000-2010年)
  
  图1中,中国进口价格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0年增长了1.52倍;与2007年相比,2008年增幅极其突出,为45.4%,而在2009年又回落到2007年水平附近。出口价格指数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变动,在2002年和2008年,总体起伏不定,波动较大;2010年与2002年相比,出口价格指数下降了10.53%。出口价格指数的剧烈波动,也导致了价格贸易指数总体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经历急剧下降(尤其在2002年),之后在平稳波动中出现缓慢上升,稍有改善起伏不明显。从价格贸易条件定义出发,上述现象说明: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和出口商品价格明显下降,引起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
  图2 中国分商品类别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对比(2000-2010)
  图2显示了分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指数情况: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整体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类似,但具体变化又不同。从2001-2010年,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幅度(92%)比工业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幅度大(20%)。尤其在2002年,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猛降,之后多年起伏不大,而工业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有下降,之后回升较快。因此,可以看到2002年后,主要是工业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带动了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
  对比以上变化, 10年来,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引起的;同时,在2002年后,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略微好转是由工业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上升引起的。应该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有所下降,工业产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大(10年出口额比重平均值88%),逐渐成为中国国际贸易中的主角,应该给予关注。
  (二)中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化
  收入贸易条件,以出口收入总量衡量一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进口能力,表示为:ITT=QX■,其中QX为出口数量指数。相对于价格贸易条件而言,一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改善的同时意味着其贸易伙伴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但对于收入贸易条件来说,其决定量受一国价格贸易条件和出口量的共同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各国的出口数量可能都会有大幅增加,当出口数量增幅大于价格贸易条件降幅时,一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是出现改善的趋势。
  图3 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趋势对比图(2000-2010)
  图4 中国分类产品收入贸易条件变化对比图(2000-2010)
  图3、4中,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与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尽管走势不乐观,但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出口数量的大幅上升,使得收入贸易条件明显改善。可以解释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出口数量的增长,出口数量的扩大弥补了价格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损失。但在2007-2010年期间,出口数量减少,价格贸易指数的略微上升,使得收入贸易条件没有明显的改善和恶化。工业产品的收入贸易条件状况明显高于初级产品的收入贸易状况,而总体收入贸易条件受工业产品的影响,波折起伏。   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趋势比较吻合,工业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大,而工业产品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基本围绕1上下波动。这和各类产品的出口数量有关,初级产品的出口数量10年间虽有起伏,但变化不大;工业产品出口数量先快速上升,在2007年时急剧下降。这带动了两者的收入贸易条件变化不同。
  三、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在过去10年中,中国贸易条件具有明显的恶化趋势。直观上看是由于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和出口商品价格明显下降,导致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中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和价格贸易条件相似,但其过程中的波动比价格贸易条件明显,工业产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对总体收入贸易条件有重要影响。具体原因为:
  1、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的短缺,带动了对国外原料、先进技术设备、各种消费品等等的需求不断上升,进而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2、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中国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市场需求弹性低,产品技术低、产品替代性强,整个国际市场出现价格恶性竞争,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
  3、出口数量的增长对收入贸易条件有很大的影响。深究其原因,除了与国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增加外,与中国的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出口退税等相关措施是有关系的。同时,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工业产品的比重上升,意味着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在不断调整,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4、国际经济发展的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国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不景气,引起的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减少,导致我国出口数量急剧下降;而低迷的出口市场,进一步引发了贸易摩擦的不断上升,中国遭遇了的反倾销、反补贴等等贸易救济措施严重影响了出口。一般而言,由于世界各国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手段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商品,从而压缩了中国的出口空间,使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降低,出口数量下降,因此,造成了贸易条件的恶化。
  5、WTO政策的影响。如果一个贸易大国征收关税,能使本国出口品的相对价格降低,生产者就会生产更多的进口品,而消费者消费更多的出口品。这样,出口品的相对供给减少,相对需求增加,从而出口品的世界相对价格会上升,贸易条件得以改善。反之,在关税下降时,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入世后,关税大幅度下降,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价格应有所下降,同时扩大进口需求。但上文中提到,进口价格指数实际上是处于上升态势。该矛盾的出现与具体的WTO政策、国内贸易政策及进出口商品有一定关系。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近10年来贸易条件确实恶化了,尤其是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也受到一定影响。如此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品出口扩张是以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为代价的。要改善贸易条件,本文认为重点在于技术进步,优化贸易结构。正如孔庆峰、孙旭蕾(2007)提到,从长远来看,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根本途径。如今,国际贸易问题从国家到企业,正在向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深化,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会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而国家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高新技术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因素之一。上文中虽提到工业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很大,但从实际来看,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不足。因此,要使我国出口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就必须加大研发,推进技术的创新,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同时,与之相匹配的是贸易政策的完善,调整关税政策,鼓励出口措施。但应注意:出口增长从量到质的转变,而非一味追求出口数量的增加;加强应对各种贸易救济调查的能力,要保障我国出口行业的利益;密切关注外汇政策的变化给进出口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Robert C. Feenstra, Alan M. Taylor著.张友仁、杨森林等译.International Trade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
  [2]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美)著.杨冰等译.国际经济学(第10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崔乐.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
  [4] 孔庆峰、孙旭蕾.我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
  [5] 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 崔津渡、李诚邦.中国对外贸易条件:1995-2005年状况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6,(04).
  [7] 林丽、张素芳.1994-2002 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8]陈飞翔、郑静、聂钊.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分析:1995~2004[J].经济经纬,2005,(05).
  [9] 曾铮、胡小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J].财经科学,2005,(04).
  [10]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07).
其他文献
平凉市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是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区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和西电东送枢纽,是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境内有丰富的煤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面对新时期石油工程的复杂化、专业化发展,做好石油工程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文章主要结合石油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对
丘陵地区是雷电经常袭击的地区,这种地方容易受到雷电的攻击,这对于输电线路就会构成一定的威胁,尤其是35kV线路更是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问题,要想实现35kV线路的安全运行,就要采取科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降低企业建设成本的有效途径.
期刊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作为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师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建立了宽带激光脉冲放大的物理模型.模型引入交叉弛豫时间表征不同频率响应下反转粒子与激光作用后重新形成分布的快慢,模型考虑的整体非均匀加宽、局部均匀加宽的混合加宽机
在供电企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之下,劳动用工也已经从最初的传统的用工模式转向了多元化。多元化的用工在工作的待遇上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给供电企业在发展上提供了足够的人手
一、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协调发展湖北省保康县制定了《保康县“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建成18个“宜居村庄”项
随着近些年汽车机械控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在汽车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生产从传统的复杂机械操纵向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带动着与之相关的各个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