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生日“娘”的蛋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我和往日一样走上讲台。这时,小跳皮韩帅快速走到我面前,手里递过来一个鸡蛋,说:“老师,给你一个鸡蛋。”我愣住了。这毛手毛脚的家伙,怎么一大清早就冒冒失失地给我一个鸡蛋呢?正想着,他打断我的思路说:“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问她:“你的生日,为什么给老师一个鸡蛋呢?”“您没听说过吗?儿的生日娘的蛋。老师就像妈妈,所以,给您一个鸡蛋。”听着这小家伙有理有据、有板有眼的解释,我一下子领悟了他话中的内涵:他对我的情感如同儿子对待妈妈呀。
  放学后,我上网查询“儿的生日娘的蛋”的含义。原来,正确的说法是“儿的生日娘的难”,意思是说:生日是孩子获得生命的日子,却也曾是母亲遭受苦难的日子。小韩帅虽然没有把这句话理解透彻,但可以看出他对我有了一定的认可。
  曾几何时,这个小男孩是那么任性,不听劝告,字迹潦草,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在经过一番付出仍不见效果时,我也会心灰意冷,最后又总是告诫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认识到:不能要求他和优秀学生一样,要给予区别对待。在一次家庭作业中,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这是韩帅最头疼的作业。第二天,他交上来一张折叠好的纸,上面写着:老师,这个作文题我不会写,您另给出个题目吧。我知道他又在为没有完成作业找理由,但转念一想,他至少惦记着这道作业才会写下这个纸条啊。于是我在纸条上写道:就写这一篇吧,写自己原本不会写的东西才会有所收获。那天,他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作文。
  此时,握着手中的鸡蛋,我想,有了孩子对我的这份情感,“儿子”一定会达成“娘”的心愿。
   (作者单位:河北乐亭县新寨镇三村小学)
  责任编辑余志全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构建结构化知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核
案例背景  春季学期接手了一位休产假老师的班级,还没有正式上课就从其他老师口中认识了一个这样的学生:上课坐不住,屁股上像扎了刺,东倒西歪;语文老师在点评作文,他趴在课桌上呼呼睡大觉;英语作业几乎完全不写,连基础的字母都认不全;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画画,他在教室内乱跑;捏死了科学课上同学们养的蚕宝宝;课间休息时和同学正玩得好好的,突然就对其他同学动拳脚;不注意用语文明,经常满嘴脏话,没有同学喜欢和他
还在孩提时,就曾被这本爱的书籍滋养过。当时读到的是《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讲的是一个叫朱里奥的孩子,因为不忍心父亲为养家糊口累垮身体,利用晚上时间悄悄替父亲抄写,尽管被父亲误解,尽管拖垮了自己的身体,依旧无怨无悔的故事。作为小学课文,它里面的每一个文字,都勾起我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走进朦胧的过往。我一直记得,那时我家家境也不好,父母每天辛苦劳作,但他们很喜欢我读这篇课文给他们听。自然,他们也坚持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的品德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就像是在观赏一幅世界名画,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又像是在欣赏一首世界名曲,使人余音在耳,绕梁不绝。这类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情感丰富、专注投入,学生情感涌动、全神贯注,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牢牢地吸引了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激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而贯穿课堂始终的
雷锋是遥远的叔叔,画上的名人,但当我们都来说一说雷锋的那些事儿,雷锋就变成了可亲的“哥们”,身边的“好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雷锋。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号召同学们“学雷锋,做好事”。有的同学抱怨说:这个雷锋呀,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好事呢,害得我们要天天做好事,累死人了……  听到这样的抱怨,我没有批评学生。学生抱怨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雷锋,是因为我这个班主任将学雷锋活动弄得太严肃太枯燥。 
2008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培养出教育家成仿吾的湖南省新化县白云村“白云完小”(前身为“西团书院”),曾以环境优雅著称,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几乎从未中断过教学活动。可现在这所学校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8位教师和大约250名学生。古香古色的校园环境逐渐遭到破坏,校门口一栋曾是教员宿舍的木结构房屋,现已被粗糙的红砖房取代。两排据说是清朝风格的木房在五年前被列为D级危房,遭拆除,片瓦不存
据《江淮晨报》9月19日报道,安徽合肥市民黄女士向媒体反映,她女儿就读的某小学为了搞中秋活动,要求统一着装:男生穿唐装,女生穿旗袍。家长认为,这种衣服穿一次就压箱底,实在是浪费。而校方认为,当前社会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希望可以通过此类活动来强化孩子们的相关意识。   笔者以为,作为教育机构,引导学生回归传统,了解传统文化无可厚非,但如此“盛装”回归传统,就未免有点过于形式化了。  近年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操作能力,初步尝试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感受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等方法,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激发乐于尝试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愿望。  2、感受动脑筋、勤思考带来的愉快与成功。    
一、 为流动的花朵安个“家”  随着我镇经济的蓬勃发展,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我校的民工子女急剧增加。对此,我们把关爱民工子女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努力为这些流动的花朵创造一个温馨的“家”。我们首先从校园和班级布局入手,营造一个漂亮温馨的学习环境,让流动的花朵从内心里喜欢上学校,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比如新生入学时,我们就在校门口用横幅打出——“孩子,这里就是你的家,祝愿你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学
【摘要】在大力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背景之下,教育部门提出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并指出了要以学生的学科运用能力为基础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如今的英语课堂上,大部分的教师为了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并不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也不能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无法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英语语言环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