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牛联趣闻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牛,人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便是一副爱憎分明的有牛字的对联。据闻,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汉视察时,曾手書此联赠予红线女,不仅使红线女年少多志,以孺子牛精神处世立身,还成为亿万仁人志士的书斋、卧室、中堂都喜欢书写的座右铭。
  明代孝宗年问,有个叫曹宗的人,7岁便能吟诗作对。一渔民想试试他的才学,便出一上联要他对:“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沙马是一种鱼名,下联也须用一动物名与之相对才行。这时,旁边刚好有水牛在池塘里洗澡,曹宗见景,立即对道:“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渔民听了心中叹服。
  明代名臣于谦,7岁时便会读书,过目成诵,出口成联。一天,于谦患眼疾,母亲便给他梳了两个小抓髻,出门被和尚兰古春碰上,他摸着于谦的两髻取笑道:“牛头且喜生龙角:”于谦立即反唇相讥:“狗口何曾出象牙?”
  明代举人戴大宾自幼好学,知多识广,善于对句。一日,一先生出一上联考他:“风鸣;”戴大宾脱口而出:“牛舞。”先生一听糊涂了问:“牛怎么会跳舞呢?”戴大宾说:“古书讲‘百兽率舞’,难道不包括牛?”
  清代风流才子纪晓岚蒙学时,曾根据老师的要求作有一对子:“牛皮拧鞭鞭打牛:苇草织席席盖苇。”
  河北天津府太守牛稔文,为子娶妻,纪晓岚派人送去一副对联:“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好对弹琴。”
  次日,纪晓岚上门贺喜,对牛太守说:“我昨天所作贺联,引用了君家典故,如何?”太守一经提醒,方悟。原来,此贺联上联运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下联用了“对牛弹琴”的典故。全联未见一“牛”字,却皆用“牛典”,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堪称妙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脚,咩;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喳。”这是一副流传于民间的牛联,生动机趣。
  旧时,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道:“鞭打黄牛背:”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子听见,接口对了下联:“棍戳黑狗牙。”
  
  编辑 孟 盛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阳煤一矿现有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弊端,对煤质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实现效果展示表明,阳煤一矿全流程煤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了煤质数据的全面在线
随着发展重心由城市向郊县转移的"十二五"规划的确立,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对远郊农村地区带来的结构性弊端更加剧烈和显著,郊县农村人口的动态结构给发达城市带来无法回避的巨
我国是世界上19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且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继美国和日本后居世界第三位。巨灾在我国主要是地震和洪水等19然灾害,每年因自然灾害及重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