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本文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方面浅谈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兴趣;潜能;质疑;创新能力
  在小学阶段,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更为重要了。本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没有因循守旧,而是能够以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别出机杼地来解决问题。而在创新活动中,首要是得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适合的时机中,点燃思维的火花,碰撞出创新方法。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要有意识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投入,能够有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进行探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通过设疑法来提出疑问:“为什么在这篇课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写了圆明园的辉煌景观,而课题却是用了‘毁灭’这个词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探究,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展开分析讨论。接着,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他们越论越透彻,越说越明朗。进而得出这个问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因此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极好的助力。
  二、发掘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在教学中去发掘出学生的潜能来,通过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其想象力的喷发,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因此,只要给学生机会,并且我们教师进行适应的引导,相信一定能够好好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我在学生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鼓励学生跳出文本的框架,不要局限于课文内容,通过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并进行思考解惑,从而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文中最后一句写“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我引导学生展开,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有的说钻回洞的狐狸一想到乌鸦那么容易被自己骗了,得意的不得了;有的说狐狸吃饱喝足,钻回洞,当然是睡大觉去了;也有的说狐狸钻回洞后,幻想着像乌鸦这么笨的人多一些,那该多好!……我接着追问:“那乌鸦看着狐狸叼着肉钻进洞的时候,它会怎么想呢?”一下子,学生们又再次活跃起来,掀起了又一个高潮:有的说,乌鸦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们还没有饭吃呢?可怎么办呀;有的说乌鸦想狐狸怎么把我的肉给叼走了呢;还有的说乌鸦会想,我怎么这么笨啊,被狐狸夸几句,就没了块肉……我又适时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有关乌鸦的文章。让学生来说说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学生们的思维又一次的打开来,各自说了自己的看法,课堂的氛围十分活跃。所以,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一个喷发点,很好地发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这种通过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那些勤于思考,勇于提出质疑、敢于批评的人,他们往往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所以,质疑是创新的源泉,在世界上有许多的发明创造其实都是源自于质疑。小学阶段的孩子比较童真烂漫,对所有的事情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所以,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通过设疑导入,以疑激趣的办法,来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并借助自己的经验和学识来推陈出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分析归纳,进行解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设疑导入。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之前,布置预习要求,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启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其思维逻辑。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通过要求学生进行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和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再提出了诸如:“再见了,亲人!”这句话会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亲人”指哪些人?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课文中为什么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而朝鲜人民呢?他们会说些什么?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并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不断地去发现新的问题,再进行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更鼓励学生以创新的角度去深挖课文。
  2.以疑激趣。教学中,教师应该要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凡卡》时,我和学生一起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和学生共同来提出问题。比如,凡卡的爷爷如果收到了他的信会来接他回家吗?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大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的设想,并给出充分的理由,一下子课堂的气氛就活跃了。学生们在小组中激烈的讨论着,时时刻刻让自己的思维保持着跃动,把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发挥到了极致。有的觉得:爷爷不可能接他回去,因为回家里去也只能等着被饿死;有的覺得:爷爷当初就是因为没法照顾好凡卡,才把凡卡送来的,怎么可能会接回去;有的觉得:爷爷肯定会很心疼凡卡,会来接凡卡回去的,就算饿死也要让凡卡同自己在一起……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开启了学生的思路,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敢于创新。大胆地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开发自己的创新性,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素平.小学语文课堂注入创新思维[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5).
  [2]王錞.特色教育探索 实践篇[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7.
  [3]冯晓梅.简析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
  [4]刘爱勤.让创新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1) .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品德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构建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就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要重视学生合作性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增强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交往品质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法纪教育、国情国策教育、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等。它的重要性并不亚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教育各阶段教学目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美术专业优秀人才逐渐被各类设计领域所青睐,在此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美术教师如何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提升,这成为当前高中美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情感教育对美术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初步阐述,进而提出了将情感教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青睐。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教育问题是很复杂和艰难的。在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话题。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十八载,每届都碰到一定数量的后进生。近年来,这类学生在我校的比例更大了。如何做好这些孩子的转化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也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思考的课题。对待后进生,我们要以爱育爱,静待花开。  一、以爱育爱,注重交流,树立信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口语交际已成为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更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在多年的
【摘要】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阶层,负责道德教育的统筹工作。校长首先要明确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理念,才能保障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的进行,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稳步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校长;德育工作;德育理念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有其特殊性。在推进德育工作时,德育工作者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以及创新道德教育路径。校长作为领导者负责德育工作方案的制定,教师等其他工作者负责执行,
【摘要】修辞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修辞教学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修辞教学,让学生把语言运用的得体、规范、优美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修辞;教学方式  一、修辞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汉语同韵大词典》中对修辞的定义是:“运用各种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写道:“修辞不过是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创造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大多数老师则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我认为此言差矣。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阅读;技巧;教学策略  在科学课堂教学理念下,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阅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技能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小学生最接地气的核心素养是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也是儿童最有用、最必须拥有的基础素养。今天我想谈的是核心素养是审美情趣,这得从“六根手指”故事开始讲起。  一、真实案例:画画让小贤“六指生辉”  小贤同学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他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右手拇指上长了一个小小的手指头。正是因为这样,同学们经常以此来取笑他;小贤内心也是极度自卑的、敏感的。他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