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生长因子-β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联合基因转染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重组慢病毒介导转化生长因子(TGF)-β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联合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其软骨细胞分化,比较与TGF-β3单基因转染诱导其软骨细胞分化的效率。

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培养后通过重组慢病毒分别转染阴性对照(N组)、TGF-β3单基因(T组)、TGF-β3/HIGF-1联合基因(TB组),培养14 d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在基因水平与蛋白水平的表达量。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细胞标志物(CD34,2.07%)、白细胞表面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1.73%]均为阴性,透明质酸受体(CD44,82.79%)为阳性,荧光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多为多角形、方形或者类圆盘状;RT-PCR结果显示:T组SOX9、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基因表达量为0.645±0.024、0.587±0.018、0.616 ±0.019,显著高于C组(0.192±0.012、0.241±0.021、0.273±0.015),N组(0.211±0.014、0.224±0.016、0.232±0.022)(P=0.000);TB组基因表达量为0.832±0.013、0.746±0.024、0.951±0.026,显著高于T组(P=0.000)。T组SOX9、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为1.36±0.20、0.39±0.05、0.68±0.09,显著高于C组(0.58±0.11、0.12±0.08、0.23±0.15),N组(0.62±0.14、0.13±0.06、0.25±0.02,P=0.000);TB组蛋白表达量为1.83±0.13、1.35±0.24、1.51±0.26,显著高于T组(P=0.000)。

结论

TGF-β3/HIGF-1联合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诱导其成软骨细胞分化,且联合基因转染效率高于TGF-β3单基因转染。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联合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对乳房外Paget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开放性、对照研究,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确诊的38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分为两组:单纯手术治疗组21例,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17例。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组术后2周1次ALA-PDT治疗,共3次。38例患者3个月随访1次,随访≥ 12个月。对两组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
目的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的超微组织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6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及其周围外观正常皮肤、3例正常人皮肤活检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皮损中角质层明显增厚,角化细胞形态不规则,角化包膜不连续;表皮各层角蛋白细丝聚集和排列异常;角质层与颗粒层移行区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空泡;颗粒层变薄,透明角质颗粒形态及大小异常,被膜颗粒减少;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胞质中有大量Ⅳ期黑素小
期刊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过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只3个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MSC组和BMSC+bFGF组,模型组、BMSC组和BMSC+bFGF组大鼠采用切除卵巢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模型组、BMSC组和BMSC+bFGF组大鼠全部制作胫骨骨折模型。BMSC组和BMSC+bFGF组分别于术后第1、14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942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70例肝癌和癌旁组织miR-942的表达;将Huh7细胞分别转染miRNA随机序列(阴性对照组)、miR-942模拟物(miR-942模拟物组)和miR-942抑制物(miR-942抑制物组)后,噻唑蓝(MTT)法和Tr
期刊
目的定量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浆游离DNA(cfDNA)水平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接受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当天血浆标本178份和正常人血浆56份。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血浆cfDNA水平。利用ROC曲线评价cfDNA水平在结直肠癌各分期亚组的诊断价值。对Ⅳ期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fDNA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cfDNA浓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纤维蛋白原(Fb)水平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将623例行成人CPB心脏手术患者分成2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超过90百分位分布的患者定义为大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3例和560例。比较两组T0时间点(术前1 d)和T1时间点(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即刻)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