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问题浅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虽然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在充分理解这一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将其最优化发展和运用。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读写内容及编排情况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包括5册必修和16门选修教科书。必修课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主要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与拓展。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3个向度设置专题。每册教科书设置了4个专题,必修一共22个专题。
  1.阅读内容在写作中的使用情况
  苏教版阅读内容在写作中的使用,不少是以读写结合练习的方式呈现的。这些写作练习是附在每个板块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的练习中的。其次,阅读课文被使用成写作指导中的例文。比如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的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再次,阅读的内容和文体与写作实践中的题目具有相关性。苏教版的写作实践中的题目在文体和内容方面基本与本专题的阅读内容吻合。如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中的写作实践。
  2.写作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
  主要从写作指导系统的内容和写作训练系统的内容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苏教版写作指导系统不但介绍了各种文体,还有相关的写作知识,并且在写作指导中还适当介绍了一些写作理论。五个写作观分别是“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当然还有其他的写作理论,散见于一些写作题目中。同时苏教版写作指导也介绍了丰富的写作方法。
  其次,苏教版写作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每个专题后的写作单元,另一个是与阅读紧密相连的课后写作联系。此套教科书是遵循着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规律来编排的,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有利于读写结合。
  二、新课程高中苏教版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的完善及教学建议
  1.苏教版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的完善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现在的练习陈述性知识过多,程序性知识不足。如果编排一些精心设计的读写结合练习题,将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写作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在教科书的程序性知识的编排上,《美国语文》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内容。此教材将写作程序性知识融合于课后的写作实践中,有助于学生的写作学习。
  苏教版中写作指导的安排比较随意和散漫,同一写作指导跨越了多本教科书,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样的安排使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理起来有点难度。我们知道教科书写作编排的序列,常常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序列。教师吃不透编者意图,指导就可能无序,因此苏教版在写作序列安排上需要做一些改善。这点编者可以多参考学习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读写结合编排情况。
  2.新课程读写结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摒弃“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的观念,树立读写结合观念,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从而避免人为割裂读写教学的行为。同时语文教师要做好读写结合的示范,多读,多写,不能“述而不作”。由于自己感同身受,深知写作甘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同时,语文教师要合理使用教科书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读写结合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中的课文做一次梳理,哪些课文是适合做写作训练的,在设置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到作文教学。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训练应当并且可以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不是循序渐进的吗?那么就需要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与学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学去,学下去,才能有好的效果。”可见,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对于高中三年的读写教学,教师要做通盘考虑。
  3.读写结合中的学法指导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目标,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其基本的标志。读写结合中的学习方法指导尤为重要。首先学生要明确目标,需要积累一定的语文读写知识,掌握基本的读写结合技能。其次,教师需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读写结合学习兴趣;同时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米仓”。
  参考文献
  [1]何碧峰.“读写结合”引发的思索[J].中学语文教学,2007(12).
  [2]白小周.读写结合[J].江西教育,1990(5).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培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比较有难度跟教材内容又紧密联系的材料题进行教学  教师评讲的时候要选择比较有难度跟教材内容又紧密联系的材料题,让学生先有一定的挫折感。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才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评讲,而且听了之后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节有道材料解析题,题目要根据材料
不可否认,中学阶段现有的美术教学习惯性评价模式存在着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正确的理念及方法等弊端。评价中,教师大多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年龄,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以致学生潜能发挥不够,审美素质难以得到提高,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提出,为中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根据自身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摸索出适合自身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
“抗生素合理应用已成为全人类迫切需要执行的一项用药原则。作为一家抗生素专业化生产企业,应该配合临床用药的政策,推行这种以抗生素合理应用为主题的继续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