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高校管理中的影响力及意义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时代,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化新媒体,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媒介和工具。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微博最重要的用户群。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微博与辅导员工作相结合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增强高校辅导员微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博影响力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的优势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诞生于2006年,2009年进入中国。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不超过140个字符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也可以实时关注和转發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博具有以下优势:
  内容“零门槛”。微博的写作以简短著称,最多140字符,同时可发布简短的图片、视频或音乐资料。用户可以用三言两语记录下自己某时某刻的心情和感悟,非常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发布和接收渠道“零障碍”。目前,微博的信息发布和接收渠道已经整合为多种平台,通过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绑定IM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都可实现。而且微博有一个同步功能设置,这一功能可以将一条信息同步发布在其他关联的微博平台上,实现发布和接收渠道零障碍。
  传播“零时间”。微博传播的即时性很强,使用者几乎不受时间、地点、写作格式等限制,只需拥有发布微博的终端设备,就可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发布到自己的微博页面上,并可随时更新动态。
  交流“零距离”。微博交流具有更强的开放性,相对于传统论坛,微博无需繁杂的网络,不需要面对面,通过关注与被关注,你就可以把消息传递给别人,实现点对点交流。
  微博自2009年进入中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2010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目前,我国高校中广大师生开始广泛使用微博,高校微博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微博已成为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意识到微博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们纷纷开设微博,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微博与辅导员工作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需要占领网络新阵地。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网络认知和行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①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准确把握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大动脉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辅导员身处高校教育工作的最前线,要想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必须占领网络这个新的思想阵地,辅导员开设微博,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必然需要。辅导员不仅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肩负着大量的日常管理事务,这些日常事务千头万绪,如此繁杂的日常工作落到辅导员一人头上,常常让许多辅导员感到分身乏术。通过开通微博,辅导员可以把一些工作方面的信息,包括各种通知等都发布到自己的微博上,这样既能方便学生查阅,也可以减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需要近距离接触。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取决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有没有隔阂,而心灵有无隔阂又取决于能否平等交流。微博就像一扇窗口,可以展示个人的心灵世界,它的平民风尚,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权利平等提供了理想环境,为人们的工作与思想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新新人类,更需要学习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新事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微博与辅导员工作结合的可行性
  由于微博固有的便捷、同步等特性,辅导员将其融入学生工作当中是可行的。
  方便辅导员进行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外,还要承担很多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所谓“上情下传、下情上达”,辅导员的作用就好比桥梁和纽带。这种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信息传递的效率要求非常高。微博广播式的传播方式非常迅捷,它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方便辅导员进行学生事务管理。
  促进师生交流思想、开阔视野。微博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场,在这里人们可以轻松实现信息共享,无论你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利用文字、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在微博上发表观点,随时随地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从而达到交流思想、开阔视野的目的。
  满足大学生心理及情感发展的需要。微博为人们的工作与思想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高校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沟通平台。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情感活动变化比较强烈,这个群体更需要宣泄和倾诉,在微博中,既没了现实中“面对面”的尴尬,又由于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为倾诉者提供了基本的真实感和安全感,消除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心灵隔阂。因此那些平时内向、害羞的学生,可以在微博中将自己平时不便倾诉的情感和生活问题向辅导员倾诉,并通过这种渠道得到回应和理解,满足他们心理及情感发展的需要。
  凸显隐形教育的功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依赖那种说教的方式,常常引起学生的反感,微博为我们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辅导员可以把教育课题巧妙地隐藏在一些微博的讨论中,淡化学生受教育的角色意识,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受到影响和熏陶。
  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学生对辅导员微博的关注,是对辅导员工作的一种支持、鼓励和肯定,可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度。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建立人际圈子,增加人格魅力,提高工作成就感。
  增强辅导员微博影响力的意义
  微博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微型学习工具,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辅导员可以在微博上发布一些对于热点问题或者人生哲理方面的讨论,引起学生关注,学生们在这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互探讨中,逐渐养成主动搜索和获取信息的习惯,可以消除以往“填鸭式”学习所产生的逆反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探讨的方式中,民主观念也更容易形成。辅导员还可以在微博中将大块的知识和信息分解成若干小“豆腐干”,使学生更容易观看、理解和消化。   有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学生在微博上的言论,往往代表着最真实的想法,通过微博,辅导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动态,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微博也可以帮助辅导员展示自己,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微博也是辅导员个人提高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作为辅导员,如果總是跟不上时代,被学生说out,绝不是什么好事。在微博中,更方便接受最新鲜最in的资讯,便于辅导员对于时代变化和新鲜资讯的了解。③微博是一个知识库,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不同领域的不同知识。
  有利于搭建一个及时灵活的沟通平台。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学校教育,同时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学生的理解。微博为这三方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家长通过关注学校和辅导员的微博,了解学校的各种方针、政策、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在校表现等等,还可以与辅导员、专业老师等一起探讨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家长关注学生的微博,可以参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疏导和鼓励,给予他们思想和情感上的支持。学生也因此更能够感受到家长与老师的关心,逐渐消除距离感和孤立无援的情绪,从而更快融入集体。另外,微博公开、透明的交流方式,还能使学生学校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学校通过学生、家长的反馈,完善微博管理、沟通机制,也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有利于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管理传播系统。微博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广播式的、点对面的传播机制,这使得信息的传播非常迅捷。通过辅导员微博发布的信息,可以被大量学生关注,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所以说,辅导员在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中引入博客、微博,可以使信息的管理和传播更加高效,也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微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高校管理者可以考虑将微博引入到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并着力将它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服务学生的重要阵地。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注释
  ①张兵:“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郭静虹:“微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③陈燕红:“微博兴起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检察管理是指检察机关及其管理人员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一定职能和手段,对检察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活动或过程。检察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等管理客体的特点及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在全面把握检察管理客体基础上,把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检察队伍管理和检察业务管理中去。  [关键词]检察管理检察人员  检察业务    相关概念    管理与检察管理。管理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
目前,我国行政立法的数量远多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的数量,行政立法对社会公众影响深远。行政立法既能防止行政裁量权滥用,也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渗透最深的领域。通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化身,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土家族,其土家文化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她如同雕刻着土家人智慧结晶的活化石,在祖国的传统文化中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土家族文化正面临着衰退,甚至消失的严峻形势,因此必须要加以保护,使其更好地传承发展。  
深层关切和改善民生的首要问题就是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要实现体面劳动就要解决就业岗位不足、就业歧视等问题。提升体面劳动,政府应努力扩大就业,相关部门应依法全面保
【摘要】现代性表达的是某一现代时段社会生活以及事物的性质、状态、精神内涵、品味态度等。现代性的构建是中国能否摆脱简单的“现代化”,步入真正的现代社会的关键。发展、民主、文明、和谐是构建现代性必不可少的四个基点。在选择构建中国现代性的路径时,应做到以发展为基,以民主为根,以文明为魂,以和谐为本。    在中国不断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中国社会也正逐渐实现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与“现代化”相比,
【摘要】调解制度有其存在的历史渊源,符合广大民众的求和心态的特性,具备旺盛的生命力。调解制度具备诉讼程序无可比拟的解决纠纷的优势。因此,对待调解制度,不能决然地进行摒弃,而是应该在法治基础之上进行理性完善,有效克服其落后因素,使其与现代法治精神相适应。  【关键词】调解制度 社会原因 微观    “调”,从词构上看,意即言语的周旋、调和。“解”,从词义上看,含有解释、解除、劝解之意,从而达到将冲突
网络生态危机是基于网络文化主体对网络的滥用和误用而导致的网络生态系统失衡的相关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安全威胁、垃圾信息泛滥、信息侵犯加剧、信息综合征频发等
微型企业通常具有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按照家族模式管理,人员少、规模小,产品或服务较为单一等特点。它与建立在依托地缘、亲缘、人缘而形成的社会网络之上的社会资本具有密切
【摘要】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下乡当村官,是打破农村人才匮乏局面,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有力措施。但也应看到,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必要在理性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政策 新农村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    大学生村官政策产生背景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
【摘要】中共中央延安时期的农业科技观,指导各抗日根据地推行一系列发展农林业的科技政策,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极为可贵,于今启示良深。延安时期启示当今,坚持农业科技的大众化价值取向应确立因农致富的观念。  【关键词】增产 从实际出发 改良 启示  中共中央延安时期,面对抗日战争复杂而又严酷的局面,毛泽东在解释党的农业技术政策时,提出其农业科技观,以此指导陕甘宁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