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聚合草的来历
1.1 聚合草学名SymPhytumPeregrinum Ledeb〔1〕,又名友谊草、爱国草、俄罗斯饲料王、俄罗斯饲料菜、紫草、肥猪菜、肥羊草、蛋白草、紫草根等。为紫草料聚合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前苏联的高加索一带,做饲料利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70年代从朝鲜大量引入我国,因表现良好,全国大多数地方均有种植。实践证明,聚合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产优质牧草,很有发展前途。
1.2 聚合草的主要优点:
1.2.1 产量高。一般666.7m2产量在8000~18500kg,高产稳产。
1.2.2 营养丰富。聚合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牧草都高,约与苜蓿的粗蛋白质相近或稍高。聚合草干草(含水分6.84%时)粗蛋白质含量22.55%,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
1.2.3 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管理简便。聚合草采用无性繁殖,在寒带、温带、亚热带均可种植。除农田栽培外,在渠边、沟旁、道边、房前屋后均可种植。
1.2.4 利用期长。聚合草在一年中春季萌发早,秋后凋萎晚。
2.聚合草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聚合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丛生型,莲座状。根肉质,粗壮发达,根群主要分布在30~40cm的土壤内,每年从根颈上长出幼芽和基生叶。基生叶长卵形,长40~90cm,50~200片,茎生叶短而小,花茎高80~140cm,花紫红色或黄白色,漏斗状,极少结籽,结的籽也极少能发芽,不能用种子繁殖。聚合草全株密生白色刚毛,手摸有粗糙感。
2.2 生物学特性
2.2.1 温度。根能耐~40℃低温,气温7~10℃发芽生长,气温20~28℃时生长最好,气温超过30℃,如果无灌溉条件,则生长受阻。
2.2.2 光照。聚合草耐强光,也有一定的耐荫性,在树荫下仍能生长,但产量稍低〔1〕。
2.2.3 水分。喜水,不耐水淹。
2.2.4 土壤。聚合草喜欢富于有机质的肥沃深厚土壤,但对土壤适应性很广。除低洼易涝排水不良和干旱沙地外均可栽植。
3.栽培技术
3.1 整地,深翻25cm以上,亩施农家肥2000—10000kg,复合肥50kg,均匀混入土中,耙细备用。
3.2 栽植。聚合草的根、茎、叶均可做繁殖材料,生产上普遍采用分株繁殖法。方法是把生长健壮的植株连根挖起,切去长根,空根和茎叶(留茬5厘米)、纵切成小株,使每个小株都有叶芽和根,直接定植于大田,肥地60×60cm,亩栽1850株,瘦地50×50cm,亩栽2600株,或50×40cm,亩栽3300株,有条件的边栽边浇水,7天左右即可长出新叶。此法成活率可达98—100%,并且移栽当年产量较高。栽植时间以春季最好,夏、秋季也行。
3.3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改善透气性。(2)追肥:聚合草产量高,需肥量大,应注意追肥。一般每次割后亩施尿素8—10公斤,或人粪尿20担。追肥应施在株旁,不要施于叶或根上。冬季亩施1000—5000kg农家肥,或15kg尿素加10kg二铵,翻于土中。(3)灌溉和排水:在特别干旱的季节,有条件的应灌水。要沟灌,不宜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3.4 病害防治
聚合草病害较少,在七八月份高温高湿时,易发生根腐病、褐斑病和立枯病,应及时挖出病株深埋或烧毁,用8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000倍液等喷洒或灌根。
3.5 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kg加饵料100kg制成毒饵,在傍晚撤至地面诱杀;或按40至50g/m2洒施3%辛硫磷颗粒剂,随后浇水,或50%辛硫磷乳油500至800倍液浇灌防治。
轮作倒茬。聚合草栽植后第一年可收割1~4茬,第2~3年生长最好,产量最高,可每隔30~50天收割一次。第4年以后,产量开始下降。一般聚合草栽植一次,利用4~5年后,应该另找地块,重新栽植。聚合草可以和树木等多年生高杆作物套种,也可以水旱轮作,但不宜和其它作物套种或轮作。
4.收获利用
一般在封垄至初花期即可收割,留茬高度5cm,有条件的可采取逐渐剥取外围叶片的办法,这样产量更高。最后一次收割不晚于停止生长前25天,以便越冬。聚合草可以鲜喂、青贮、晒制青干草。鲜喂:猪宜切碎后用开水烫一下喂。聚合草打浆后有一种生黄爪的清香味,猪很爱吃,故提倡聚合草打浆后喂猪和禽;牛羊可全草喂。有的家畜初不喜食,但经调教后均喜食。青贮:可单贮,也可混贮,尤以和禾本科牧草或者和红薯藤混贮为好。
5.毒素问题
5.1 聚合草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有几种能使家畜中毒,主要毒素是聚合草素〔2〕,具有累积中毒特性。但经试验,从饲喂到发病,需连续饲喂105天〔3〕。现在认为,只要连续饲喂不超过30天,或者不超过饲料总量的25%,不会中毒〔1〕。
5.2 从长远来看,培育低毒或无毒品种或株系才是根本办法。
1.1 聚合草学名SymPhytumPeregrinum Ledeb〔1〕,又名友谊草、爱国草、俄罗斯饲料王、俄罗斯饲料菜、紫草、肥猪菜、肥羊草、蛋白草、紫草根等。为紫草料聚合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前苏联的高加索一带,做饲料利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70年代从朝鲜大量引入我国,因表现良好,全国大多数地方均有种植。实践证明,聚合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产优质牧草,很有发展前途。
1.2 聚合草的主要优点:
1.2.1 产量高。一般666.7m2产量在8000~18500kg,高产稳产。
1.2.2 营养丰富。聚合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牧草都高,约与苜蓿的粗蛋白质相近或稍高。聚合草干草(含水分6.84%时)粗蛋白质含量22.55%,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
1.2.3 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管理简便。聚合草采用无性繁殖,在寒带、温带、亚热带均可种植。除农田栽培外,在渠边、沟旁、道边、房前屋后均可种植。
1.2.4 利用期长。聚合草在一年中春季萌发早,秋后凋萎晚。
2.聚合草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聚合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丛生型,莲座状。根肉质,粗壮发达,根群主要分布在30~40cm的土壤内,每年从根颈上长出幼芽和基生叶。基生叶长卵形,长40~90cm,50~200片,茎生叶短而小,花茎高80~140cm,花紫红色或黄白色,漏斗状,极少结籽,结的籽也极少能发芽,不能用种子繁殖。聚合草全株密生白色刚毛,手摸有粗糙感。
2.2 生物学特性
2.2.1 温度。根能耐~40℃低温,气温7~10℃发芽生长,气温20~28℃时生长最好,气温超过30℃,如果无灌溉条件,则生长受阻。
2.2.2 光照。聚合草耐强光,也有一定的耐荫性,在树荫下仍能生长,但产量稍低〔1〕。
2.2.3 水分。喜水,不耐水淹。
2.2.4 土壤。聚合草喜欢富于有机质的肥沃深厚土壤,但对土壤适应性很广。除低洼易涝排水不良和干旱沙地外均可栽植。
3.栽培技术
3.1 整地,深翻25cm以上,亩施农家肥2000—10000kg,复合肥50kg,均匀混入土中,耙细备用。
3.2 栽植。聚合草的根、茎、叶均可做繁殖材料,生产上普遍采用分株繁殖法。方法是把生长健壮的植株连根挖起,切去长根,空根和茎叶(留茬5厘米)、纵切成小株,使每个小株都有叶芽和根,直接定植于大田,肥地60×60cm,亩栽1850株,瘦地50×50cm,亩栽2600株,或50×40cm,亩栽3300株,有条件的边栽边浇水,7天左右即可长出新叶。此法成活率可达98—100%,并且移栽当年产量较高。栽植时间以春季最好,夏、秋季也行。
3.3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改善透气性。(2)追肥:聚合草产量高,需肥量大,应注意追肥。一般每次割后亩施尿素8—10公斤,或人粪尿20担。追肥应施在株旁,不要施于叶或根上。冬季亩施1000—5000kg农家肥,或15kg尿素加10kg二铵,翻于土中。(3)灌溉和排水:在特别干旱的季节,有条件的应灌水。要沟灌,不宜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3.4 病害防治
聚合草病害较少,在七八月份高温高湿时,易发生根腐病、褐斑病和立枯病,应及时挖出病株深埋或烧毁,用8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000倍液等喷洒或灌根。
3.5 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kg加饵料100kg制成毒饵,在傍晚撤至地面诱杀;或按40至50g/m2洒施3%辛硫磷颗粒剂,随后浇水,或50%辛硫磷乳油500至800倍液浇灌防治。
轮作倒茬。聚合草栽植后第一年可收割1~4茬,第2~3年生长最好,产量最高,可每隔30~50天收割一次。第4年以后,产量开始下降。一般聚合草栽植一次,利用4~5年后,应该另找地块,重新栽植。聚合草可以和树木等多年生高杆作物套种,也可以水旱轮作,但不宜和其它作物套种或轮作。
4.收获利用
一般在封垄至初花期即可收割,留茬高度5cm,有条件的可采取逐渐剥取外围叶片的办法,这样产量更高。最后一次收割不晚于停止生长前25天,以便越冬。聚合草可以鲜喂、青贮、晒制青干草。鲜喂:猪宜切碎后用开水烫一下喂。聚合草打浆后有一种生黄爪的清香味,猪很爱吃,故提倡聚合草打浆后喂猪和禽;牛羊可全草喂。有的家畜初不喜食,但经调教后均喜食。青贮:可单贮,也可混贮,尤以和禾本科牧草或者和红薯藤混贮为好。
5.毒素问题
5.1 聚合草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有几种能使家畜中毒,主要毒素是聚合草素〔2〕,具有累积中毒特性。但经试验,从饲喂到发病,需连续饲喂105天〔3〕。现在认为,只要连续饲喂不超过30天,或者不超过饲料总量的25%,不会中毒〔1〕。
5.2 从长远来看,培育低毒或无毒品种或株系才是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