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chang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有效运用古典诗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情感教育。
  【关键词】古典诗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96-01
  古典诗词是一种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学体裁。它用高度凝练、富于音韵美和节奏感的文学语言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来抒发思想情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历史是对过去人类历史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记载,所以诗歌也是人们历史活动的记录。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用古典诗词作为教学案例,往往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扩大学生知识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笔者试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古典诗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运用古典诗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在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繁多,知识点也比较凌乱,学生记忆起来会感觉到非常困难。古典诗词通过文学的形式,反映过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构建的是生动、活泼、具体的生活图景。通过诗歌,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所反映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一些反应某一时期历史状况的诗歌,对充实历史课的内容、提高历史课的吸引力、帮助学生记忆教材的知识点都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授“国庆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这一优美和谐凝练的文字,有助于学生克服教材中枯燥文字的弊端,轻松地记住第二次反围剿这一历史事件。
  又如“宋明理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可以引用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通过诗意化的语言,能够轻松理解知识点。
  二、运用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的一个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就是教会学生根据历史资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正确地分析历史现实、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诗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诗歌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教师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以诗歌为教学案例,能让学生在形象化、通俗化、诗意化的语言中对历史人物、历史现实和历史现象展开思考。如教师在讲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这一课时,讲解三国时期著名人物诸葛亮,就可以举许多评价诸葛亮的诗句,引起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展开多方面的思考。如可以举杜甫的《八阵图》和刘禹锡的《蜀先生庙》。然后让学生比较,杜甫指出诸葛亮在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了蜀国的覆灭;刘禹锡指出是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不贤,导致了蜀国的覆灭。其实,这两位诗人所指出的只是蜀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根本原因在于三国力量变化。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比较、综合等分析历史现象的思维能力。
  又如,在“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一课,教师可以举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引用《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让学生对孔子为后人所留下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三、运用古典诗词,开展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等等。诗歌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应,也有着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极高的审美情趣,高中生处在知识增长的青春期,诗歌的优美意境,也会使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不自觉地接受诗歌所传授的美育和情感。因此,从这些理由来看,诗歌应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开展美育的有效途径。
  如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一课,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举一些革命人士的诗句。如维新志士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文学家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等等。通过诗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领会到人应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开阔的胸怀,成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又如,在讲授“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三)一课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举古代诗歌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送孟浩然之广陵》,南北朝的民歌《敕勒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体会诗歌意境和诗歌特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古典诗词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材料,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古典诗词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模式。
  (责编 胡修远)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3级教学一班81名同学作为试验组,教学二班85名同学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逆向案例教学法施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施教。教学方法的优劣通过比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学问深厚而又传统的人文学科,它的发展深受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在实践检验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和影响力。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类技能,不仅是应试能力的需求,也是一名高中生素质教育的映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有很多与修辞学相关的知识,既表现在试题上,也反映在教材
<正>5月21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兴粮人才兴粮座谈会要求准确把握《关于"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人才兴粮"的实施意见》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突出完善粮食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教育理念也渐渐得以改变,引申在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发展,而不是只强调让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 主题探究 三元方式课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24-02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
《离骚》的历史文化价值远超部分近现代历史著作,其中作者屈原惨痛个人遭遇及才华横溢的艺术表达,使后世对屈原的怀念始终如一。这当中屈原对所处文化背景的艺术修饰,为后世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连片的建筑群体,它保存着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开封书店街的历史文
2013年9月,英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一门新的中小学国家课程——计算(Com-puting),取代原来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同年12月,我赴英国参加了为期21天的骨干教师培训考察活动,重点了解了英国计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考察中我发现,与之前的ICT课程相比,现行的计算课程更能凸显对学生计算思维、创新思
工科是我国的第一大学科,专业技术性强,应用领域宽泛。有效地组织工科专业竞赛,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