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模式交班表在危重患者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当代护士: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fz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BAR模式交班表在感染科危重患者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5月45例住院危重患者按照传统交班表的模式进行晨交班作为对照组,2018年6-7月44例住院危重患者采用SBAR(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交班表进行晨交班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同模式下晨交班不合格例次及医生和护士对晨交班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应用SBAR模式交班表进行晨交班前后,交班不合格率从37.77%下降至15.91%,医生对护理晨交班满意度从77.14%提高到94.28%;护士对护理晨交班工作满意度从72.50%提高
其他文献
胰腺疾病的多样性决定了治疗方式的多样性,影像学精确诊断是临床精准治疗的前提。影像学诊断关系到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尤其是多种影像学检查易误诊的疾病,易使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方法和时间。精确诊断与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笔者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对常见多种易被误诊且治疗方法不同的胰腺疾病相关影像学检查表现、临床表现、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影像学医师和临床医师对胰腺疾病的全面认识,为制订合理的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预后好,极少发生复发或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95%。随着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技术的进步,SPN的检出率逐步提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同时,该病在诊断标准、治疗策略等方面也缺乏规范化标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团队治疗SPN的临床经验,总结SPN的诊断与治疗现状和进展,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SPN的认识,提高该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