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杂环基-1,3,4-噁二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来源 :农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取代杂环羧酸为起始原料,在1,3,4-噁二嗪-5-酮的2-位上分别引入呋喃环、吡啶环及氯代噻吩环,合成了31个未见报道的2-杂环基-1,3,4-噁二嗪酮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如在质量浓度200 mg/L时,化合物E14、E16、E20、E21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的抑制率大于90%,化合物E06、E07、E10、E14、E16、E20对苋菜Ambrosia tricolor的抑制率也大于90%.
其他文献
首次将代数中的超群理论应用于粒计算研究之中.首先,引入正规超群和强正规超群的定义,证明了正规超群可由强正规超群生成;然后将粒计算商空间模型(X,f,T)中的T取为超群结构,
目的 探讨不同宿主来源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在A549和BEAS-2B细胞的复制情况.方法 用分离自人、禽、猪三种宿主的7株H1N1甲型流感病毒分别接种A549和BEAS-2B细胞,分析病毒感染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6-311G*方法,对SinCN(n=2~6)团簇的几何结构、振动频率和基态能量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其基态和亚稳态结构的能量及自旋多重态.振动频
本文合成了2-乙酰吡啶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配体(1)及其钴离子(Ⅲ)配合物(2)。采用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2进行了结构表征。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两种化合物对铜绿假单
对三维可压线弹性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几何非协调分解的区域分解方法进行求解,证明了数值解具有最优误差估计.
在pH 5.7 NaAc-HAc缓冲溶液中,铬(Ⅲ)与邻菲啰啉(pllen)和亮黄(BY)反应生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Cr(phen)]BY3,在最大吸收峰382 nm处体系吸光度明显增强,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
建立了一种对称电极组交流电渗流微泵结构,通过改变相邻电极间的AC信号相位,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微通道流向的控制。根据双电层离子数的空间位阻效应修正,数值求解了双电层Poiss
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Zn(OH)2-4在针铁矿(010)晶面的吸附结构和稳定性,得到了Zn(OH)2-4吸附前后键长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Zn(OH)2-4通过共用O原子在针
针对含有两个圆弧裂纹电致伸缩材料的平面问题,应用复变函数方法首先获得了在电场作用下复势函数的解析解和应力强度因子的精确解.不同于过去的工作,本文不但考虑了裂纹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