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推进系统建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jdhnaliuh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节数学课的学习是安置在纯粹的数学活动下线性推进,还是置身于数学发展的大背景中系统建构,决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点状的还是块状的。从“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实践来看,板块推进、系统建构的策略能够帮助教师以整体的视野把握教学,促进学生以“登山”的方式自主建构知识。
  [关键词]板块推进;系统建构;问题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3-0065-02
  【课前思考】
  一、教学定位:基于规律探索的系统建构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大量的数量关系,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正比例意义的学习任务是对相关联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的聚焦与模型建立,为第三学段系统学习函数埋下伏笔。从研究常量走向关注变量,用函数的观念开始学习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笔者认为对正比例意义的学习不妨就定位于对基于变化规律的探索。因此本课学习可在较为系统的结构下,通过抽丝剥茧,带领学生层层深入,直逼概念本质。
  二、教学方式:基于问题驱动的板块推进
  从整体教学视野的角度看,板块式的教学活动推进显得尤为适切,教学活动层层推进、逐步提升,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有利于对大背景下的特定现象的认识。基于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基础,学生需要经历以下三个层次的学习:在生活到数学的走向中理解相关联的量——在变化规律的分析中认识正比例关系——在素材的拓展应用中深化正比例的意义。而推动这三个板块推进的核心问题则是高度关联、促进思维攀高的问题组:现实中是否有相关联的现象?两个相关联量的变化有无规律?研究正比例的意义有何价值?
  【教学规划】
  一、在生活到数学的走向中理解相关联的量
  核心问题1:生活中是否有相关联的现象?
  1.画面联想——事物关联
  (1)想象“风吹草动”“水涨船高”的动态画面。
  (2)比较:这两个画面中的事物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板书:风吹草动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项目玩一节课”属于项目化学习策略。从“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入手,阐述“一个项目玩一节课”这一项目化学习新策略的实施路径,从教材解读、任务驱动、精选项目等三个方面具体介绍小学数学微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微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01-07  北京师范
机场旅客服务课程是机场运行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前课程的教授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导致该课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基础知识不熟练、对难点掌握不深入。由于课时量的限制,一些难点不能展开讲授,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学习需求;而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也不能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因此,笔者提出构建该课程“微信 微课”的教学模式,整个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其中的合作探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而通过巧设悬念、精设情境、实践活动、激励等方式都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合作探究;兴趣;引导;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1-0086-02  在全
[摘 要]数学课堂是动态的思维场,恰到好处的对话,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由“和与积的奇偶性”这一课的教学指出,课堂中的对话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我的发展。  [关键词]和与积的奇偶性;对话交流;思考力;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26-01  著名的教育家
当前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其中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也渐渐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小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小组合作训练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学生们之间的团结互助,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将围绕小组合作训练在初中体育课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作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实验教学与工程实际开发脱节,导致学生挂科率高居不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面对工程实际开发项目时束手无策。笔者从事单片机教学多年,了解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本文旨在分析利用传统实验箱进行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将单片机开发板和仿真软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  传
凡是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对这份工作几乎是众口一词:忙、烦、累。班主任在校每天都要督促学生干值日、看自习、查纪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教师,谁都不希望在班级管理中处处与学生作对,我们也曾经是学生,能理解现在很多学生的叛逆行为。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引导他们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纪律,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个性发展。  得人心者得天下  当教师接到一个新班级的时候,从理论上讲是一个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  课前准备:每组准备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片断:  第一步:直观感知  师:小组合作,从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中选几个,摆3次,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指名一小组汇报,教师填写表格)  师:看看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步:尝试运
[摘 要]小学数学“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是解决线上教学“自我管理难,开展互动难,作业批改难,辅导学生难”等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为例,论述“两测三学”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测三学;线上教学;三角形;内角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23-02 
现状——走出道德行为能力低下的困境  道德行为“空壳化”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生活被引进了品德课堂,但许多虚拟的生活情境,并不是儿童正在过着的生活,它们构成不了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所以这种生活对儿童来说理解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无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会用空壳化的语言来应付课程学习和课堂学习。  道德行为难固化  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际,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