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街道和故宫一样不种树的胡同群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栅栏西口。

  故事从老宣武说起。
  踅摸着就到大栅栏了。安静的周末时光,总也坐卧不宁,索性出来走走。有一阵子没来了,太阳还好。在观音寺街住过几年,现在叫大栅栏西街,总也改不了口。大门并不大,里面的堂子却很壮观,高大的天井透着敞亮。加了顶棚,也许是塑料的,挡雨还不错,只是北京的雨太金贵,一年也使不上几回。阳光倒是挡了不少,尤其是夏天,很凉爽。据说当年是个茶楼,能听戏,能喝茶,鲁迅先生是常客。如今却是个旅馆了。说是老住户,服务员也不让进,怕是看着不像好人,也便罢了。
大栅栏的老字号瑞蚨祥。

风雨传奇大栅栏


  大栅栏街道辖区有个特点,打明朝时候起,就不见有树,和故宫一样,到现在还是很少见。有也是后种的,如今狭窄的胡同里见缝插绿,很是机巧。古树肯定是一棵没有。什么原因呢?据说与这块宝地的风水有关。按下暂且不表。
  大栅栏,明代叫(廊房)四条胡同,至迟在乾隆初年,四条胡同在官方层面正式被“大栅栏”的名称所替代了。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位于老宣武东北角,现属西城区管辖。街道名称的由来,自然源于繁华的大栅栏商业街。街道辖区,东以粮食店街、珠宝市街为界,挨着老崇文(现东城区)的前门街道;西以南新华街为界,贴着椿树街道;南以珠市口西大街为界,搭着天桥街道;北以前门西大街为界,与西长安街街道相望。街道地界还算方正,细眉明眸,从明永乐年间开始立市,到嘉靖时期已经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除街道西南角的几条胡同属明代正南坊外,与正西坊几乎重合。
大栅栏地区的胡同老照片。
大栅栏地区的胡同老照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据史料记载,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域,辽代属南京东郊的海王村。金代为中都东郊的海王庄。元代属大都西南郊。明嘉靖后,属京师南城的正西坊和正南坊。清代属京师十坊,乾隆十五年(1750年)地图显示为“北城”地界。光绪末年,属外右一区和外右二区。民国时期,属外二区。新中国成立后,初属外二区管界,后划归九区、六区。1952 年属前门区。1958 年撤销前門区,划归宣武区,正式成立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它由“四个半”街道(即:西河沿、施家胡同、李铁拐斜街、博兴胡同办事处和琉璃厂办事处的东半部)组成。今前门西大街以南,前门西后河沿以北,是当年老北京内城外护城河的位置。城根原有前门西火车站及京汉铁路轨道,当年孙中山北上会晤袁世凯就是从前门西火车站下的车。1959年北京站建成运营,此段铁路废除。1965年拆除旧城墙修地铁,将护城河改为盖板河,后又改为暗沟。2010年撤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划归西城区管辖。
煤市街头的廊亭
胡同里的老北京门墩。
正阳门和前门楼子。

  辽金元时代,这里是城市郊区地旷人稀的村落。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繁荣经济生活,在京城四门、钟鼓楼等处,兴盖廊房,号召商民居住、经商。这有点类似于今天各地政府打造商铺,吸纳人才,招商引资。永乐皇帝是明白人,士农工商,商人地位虽然不咋地,但搞活经济离不了他们。前门外,就是他在城外划出的一片经济开发区,号召天下有识之士下海经商、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清查慎行《人海记》卷下“北京廊房”条记载:“永乐初,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总谓之廊房。视冲僻分三等,纳钞若干贯、洪武钱若干文。选廊房内居民之有力者一人,签为廊头。计应纳钱钞,敛银收买本色,解内府天财库交纳,以备宴赏之用。今正阳门外廊房胡同,犹仍此名。”
胡同里的老建筑一角。
今日门框胡同。
  到了清代,把汉人全部赶出北京内城。南城文化,蓬勃兴起,各种茶楼酒肆、堂子戏院、文玩字画店摩肩接踵,俨然大唐长安东西市、神都洛阳胡姬花、东京汴梁《清明上河图》。因了这个机缘,大栅栏这片寸金寸土的区域,创造了持续几百年的老北京商业文化传奇。这直接造成大栅栏地区街道狭窄,楼房遍地,挑高的屋檐擦肩接背,挤挤挨挨,大部分地区是繁华的一线天,此为其一。商业重地,防火自然又是一大要事,此为其二。有历史教训可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日,大栅栏地区曾发生大火,延烧店铺1800余家,大小房屋7000余间。这些地区的房屋,一般都是1900年以后重建的。这两大原因,是导致大栅栏地区自古没有种树习俗的直接根源。
  查慎行的记载足以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开发区都蓬勃如初。大浪淘沙,机缘巧合,明时的辛苦经营,经过清朝的一番折腾,倒是独独让大栅栏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小心成为老北京的商业中心,在古都北京的历史长河中扬了名、立了万。这个记载,顺便说明了“廊房”名称的来历。
  这位查慎行(1650-1727年)老先生可了不得,乃是康熙朝重臣。祖籍杭州府海宁花溪,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之祖,清代翰林,著名诗人、藏书家,清初“国朝六家”之一。“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首《舟夜书所见》,就出自查老先生之手。诗作平实之中见功力,曾入选语文教材,是很多孩子幼时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之一。
大栅栏同仁堂的匾额。
同升和老店。

斜街的故事


  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出门奔斜街,不走正路”。
  看地图可以发现,大栅栏街道有几条胡同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不规则,显得有些突兀。原来,元大都是先完成规划设计才施工兴建的,城里的街巷胡同横平竖直,纵横交错,像一个巨大的棋盘。为了饮用和水运交通的方便,在兴建大都城时城内的河流几乎全部保留下来。天长日久,一些河流湖泊干涸后,演变成街巷,因弯曲的河流走势自然而然成为斜街。比如烟袋斜街。也有例外,如城南宣武门外西南侧的上斜街和下斜街。宣武门,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元时叫顺承门,大致位置在宣武门向北长安街一线。元时在金中都城东北新建大都城,中都老城所在的区域还是时人赏花游玩之所。为了便于穿行,当时的人们出顺承门抄近道直奔中都旧城,走的人多了,就在田埂间踩出一条斜街。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之后,斜街在宣武门外依然保留至今。
陽光下静静的老建筑。
吹糖人的师傅。

  大栅栏的斜街来源于第一条原因,是河道留下的痕迹。清李慈铭(1830-1894年)《桃花圣解盦日记》记载:“明嘉靖以前,外城未筑时,在今厂甸附近有水,西流为清厂潭(指今椿树街道前青厂一带),又西南为章家桥(指今臧家桥),又南为虎坊桥……可引凉水河,处处经脉流通,今皆久成平陆,并凉水河亦久迷其处。”最晚至清代咸丰同治(1851-1875年)年间,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平地。
  明代以前,今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铁树斜街、棕树斜街一带都是大水沟。随着街市的繁华和人口的增多,逐渐填沟盖房,形成街道。明至清初,今东北园西边,原为琉璃窑坑。清中叶以后,窑厂逐渐迁往京西三家村附近,原窑坑逐渐填平建房,形成小街小巷。京西三家村,又名三家店,位于今门头沟区龙泉镇。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又五里曰五里坨,又五里曰三家店。西有浑河,三家店过浑河板桥正西约二里曰琉璃局。”琉璃局,京西古村落,与三家村隔永定河相望。据说从元代起,朝廷在此设琉璃局,就是今天的龙泉镇琉璃渠村。虽然这两处的琉璃生产先后关停,但关于琉璃的古地名却原原本本保留了下来,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荣光。
  大栅栏辖区的街巷胡同在明代即已成型,几百年间其胡同格局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杨梅竹斜街,东起煤市街,西至延寿街,是一条东北-西南向倾斜的小胡同,长近一华里。其地界明代就叫“斜街”,简单明了。据此判断应是该地区第一条以斜街命名的胡同,也是第一条告别河流的胡同。清乾隆初叶改为“杨媒斜街”,据说是因为街上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而得名。一个媒婆能有这么大的动静,看来这个胡同有点意思。清末改为“杨梅竹斜街”,当属地名的雅化。杨梅竹斜街25号曾是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府宅,由乾隆皇帝御赐。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环球书局和中华印书局等7家创立于解放前的著名出版社,就开办在杨梅竹斜街。这些老建筑大部分还在,如今都是民居了,在胡同两侧怀念着曾经热闹的往昔。
杨梅竹斜街的古建筑。
护国观音寺的石匾额。

  坐落在杨梅竹斜街61号(民国时为杨梅竹斜街三十号)的酉西会馆,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湘西人出资修建,取“酉水之西”之意,专为当时湘西十三县读书人入京应试或候补知县落脚准备的。酉水也称酉溪,向南自沅陵城南注入沅水,其流域大部属于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域。当年,来自湘西的文艺小青年沈从文初到北京就居住在这里。据说,《边城》《长河》《湘西散记》等名作就诞生于此。沈从文故居,至今是周边胡同居民津津乐道的往事。房子门脸并不大,有旧日的端庄和气派,街上行人不多,老街坊在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唠闲篇。
  大栅栏西街,西起铁树斜街,东至煤市街,全长约275米。明代叫“观音寺”,以西端有座“护国观音寺”而得名,清代叫“观音寺街”。寺庙位于胡同最西端,始建于明,清康熙年间重修,坐西朝东,三进院落,平面呈梯形。当年应是在两条河渠之间的台地,因地势而修建,今寺庙遗迹犹存。从外观看,绿幕布网后面整修一新的观音禅寺,即将揭开新的面纱。一群孩子在阳光下嬉戏。有消息说,为了保护利用历史地名文化遗产,提升街区历史底蕴,可能会把“大栅栏西街”重新改回清代“观音寺街”的老地名。同时更名的,还有杨梅竹斜街西段的一小截胡同,西起延寿寺街,东至杨梅竹斜街,长不足40米,重新改回清代的老地名“一尺大街”。短短的一截小胡同并不显眼,门牌号还是杨梅竹斜街,改造之后的老房子临街都是小铺面,有咖啡馆,有小吃店,还有房子里传出一板一眼、原汁原味的京腔京韵。清末进士陈宗蕃的《燕都丛考》记载:“自杨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厂。”从地名的角度留住有深厚渊源的历史文化印记,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值得点赞。
杨梅竹斜街的青云阁后门
一尺大街。
楊梅竹斜街75号的世界书局旧址。

  清末民初时,老北京四大商场之首的青云阁(一说始建于宣统元年,即1909年),就坐落在大栅栏西街33号。从沈从文故居向东不远,是青云阁的后门。这是迄今为止京城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轿子楼建筑,造型很是别致。楼有三层,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将阁楼第三层南、北两侧拆除,第三层中部主楼部分现仍保存完好,中庭为跑马廊。轿子楼巧妙地利用了黄金地段商业地产的空间,展示了传统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艺。康有为、谭嗣同等历史名人是青云阁的常客,鲁迅先生在京期间常到青云阁的玉壶春茶楼品茗会友,蔡锷将军和民国名妓小凤仙的传奇爱情故事就始于青云阁的普珍园。青云阁正门有副对联:“深巷藏福地一代文豪一代风流流连于此,闹市寻幽处我辈儒雅后辈英雄忘返其间”。几多旧京的风云际会,几多人生的荣辱浮沉,几多将相的诗词唱和,几多京戏的念唱做打,都默默掩藏在窄而高的楼宇深处,经风雨,历晨昏。阁楼曾为北京市的前门招待所,现为青云阁旅馆。
杨梅竹斜街东口。

  樱桃斜街,明代叫“杨毡胡同”,有说是此地有羊毡作坊,清初改为今名,因其地曾栽有樱桃树而得名。连接杨梅竹斜街和樱桃斜街中间的一段70余米的小胡同,因临近樱桃斜街,名唤樱桃胡同。《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胡同原名皈子庙,因胡同南端有一座“皈子庙”,今已不存。
京华客栈。

廊房二条:舌尖上的记忆


  廊房二条满满承载着老北京舌尖上的记忆。
  北京的小吃分为汉、回、宫廷三种风味,在烹制方法上讲究蒸、炸、煎、爆、涮,特点是品种繁多、制作精良,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2007年,《北京晚报》网上评选十佳老北京小吃店,稻香村、护国寺小吃、陈记卤煮小肠、文宇奶酪店、姚记炒肝、爆肚冯、奶酪魏、月盛斋等11家北京小吃入围,其中天福号与小肠陈并列第九。老北京人耳熟能详的陈记卤煮小肠、爆肚冯、马记月盛斋老店,就位于小小的廊房二条。可见其在老北京吃货界的霸主地位。
廊房头条标牌。

  不必说脆、嫩、入口即化的爆肚冯,不必说鲜、香、绵软依着门框胡同的褡裢火烧,不必说酥、松、满口生津的月盛斋烧羊肉,更不必说肥而不腻、咕嘟冒泡的陈记卤煮。17年前,曾住在四条西侧的观音寺街,有幸把廊房二条列为自己的后厨近两年之久,至今回味。2006年2月,前门地区拆迁改造,各路食客闻风而动,《北京晚报》以《北京人“食别”廊坊二条老字号》为标题,配图报道了食客云集小胡同的盛况。后来曾独自回二条找过一次,胡同已不复当年,很多人已说不清新店在煤市街西侧的具体位置,只好作罢。但始终挂念。   印象里的陈记卤煮,每天一锅,卖完就关门。下班晚了,肯定是要吃闭门羹。因为是内脏,不敢多吃,但每次路过,总忍不住探头探脑张望张望,就当和熟识的“老朋友”打个招呼。一周怎么着也得串串门,打打牙祭,方心满意足。如此周而复始。“老板,来二两!一个小二!”门口交钱领个小纸条,到内侧大锅前排队,热气腾腾的香气与室内的昏暗形成对照。陈老爷子的大照片和介绍陈记卤煮的文字,挂在墙上。这是二条老字号的标配。室内并不大,几张桌子再无下脚之地,人多时只能站在门外大快朵颐。老到的附近居民一般让自家的半大孩子拿一熬粥的铝锅,打半锅,端回去。
廊房二条四季民福。
廊房二条夜色。

  梁实秋《雅舍谈吃》对爆肚这样描述:“肚儿是羊肚儿,口北的绵阳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几部分:散丹、葫芦、肚板儿、肚领儿,以肚领儿为最厚实。馆子里卖的爆肚以肚领儿为鲜,而且是剥了皮的,所以称之为肚仁儿。爆肚有三种做法:盐爆、油爆、汤爆。”不厌其烦,细致入微。所谓口北的口指张家口,内蒙的羊群赶进北京城,要先进张家口,过八达岭、居庸关,经南口,到阳坊宰杀。羊肥肉鲜,这自然给了阳坊涮肉扬名立万的机会。扯远了。二条只是个传说,它与隔壁前门大街的全聚德、都一处老店和鲜鱼口胡同一起,共同构成老北京美食的胡同文化圈。当年的胡同,各色食客随时出没,抹抹嘴,消失在夜色深处。
  大栅栏中段向北,是冷冷清清又窄又暗的门框胡同。门框胡同从廊房头条直穿至大栅栏,与东头的珠宝市街和西头的煤市街遥相呼应。今天的头条和二条之间正在拆迁,门框胡同向北只穿到二条,被工地围墙挡住了。以前是个细细的过道,对面两人需要侧身,西北把角就曾是门框胡同褡裢火烧的老店。从大栅栏向北,过廊坊三条(此胡同东口不通行),门框胡同中间有一过街石板,所有行人都要从石板下穿过,石板上面则供奉着一座小小的火神庙。“门框寻迹”介绍:此石板是旧时沿街布置的,石板上有火神庙供奉的火神。大栅栏地区曾经遭遇过火灾,只有门框胡同幸免于难。此后,大栅栏区域的商贩每到初一、十五都会来祈求火神的庇护。
廊房二条爆肚冯。
廊房二条小肠陈
廊房二條爆肚满。

  如今,二条胡同南侧整修之后,恢复了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胡同风光,爆肚冯、爆肚满、四季民福等老店一字排开,在昏黄的夜色中灯火阑珊。胡同里没什么行人,一家三口在定位卤煮老店,女的20来岁,开着手机导航,两位老家儿一路走一路打听。看样子和我一样,也是有年头没来过了,正好同行。一位50多岁的大爷,满口地道的京腔,热情给我们指道,前面一个穿白大褂的小伙子,正巧是卤煮老店的大伙计。往前走几步,南边的卤煮老店在初秋清冷的夜色中散发着暖暖的灯光。深红的大门,昏黄的牌匾,上书几个熟悉的大字:陈记卤煮小肠。
  不觉恍惚了,还是熟悉的声音:老板,来二两!一个小二!
廊房三条西口。
其他文献
青龙沟景区的诱惑  “兵至如归”宾馆距毛泽东广场只有2公里。我到韶山的第二天,旅游团集体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全天自由活动。吃完午饭,我和夫人计划沿韶源公路向东,先自游毛泽东广场,反正步行扺达也就是半个小时之内的事儿,既是饭后散步,又能对毛泽东广场先睹为快,而且沿途看景还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韶源路周边处处是景哦!果不其然,出宾馆没走多远,在丁字路口就看到了一块立得很高的观赏石,上刻“青龙沟”三字。初
导语: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  “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这是明朝学者型官员杨慎的诗句,写的是云南抚仙湖烟波浩渺,仙境天成的景色,在他看来,抚仙湖的天然图画还更胜西湖。当然了,“我与徐公孰美”这种问题是见仁见智,西湖之美更多是一种文秀,而抚仙湖之美则在于天然。  抚仙湖位于云南玉溪市的澄江县,从昆明驱车一个多小时便可以到达。在通往抚仙湖的路上,可
2012年4月4日,清明节。  巫山县两坪乡仙桥村仙女湖畔,一座新坟上,湿润的黄土被层层叠叠的鲜花遮得严严实实。大清早,周边村社群众不约而同手捧鲜花和香烛来到这里,祭奠已离世半个多月的好书记——向兴浩。  62岁的李帮成是两坪乡的五保户。这天,老人特地起了个大早,带着亲手做的回锅肉,走了三公里山路来到仙女湖。“向书记在世时,长期照顾我。”李帮成边说边抹眼泪,“我知道向书记喜欢吃回锅肉,以后每年清明
雨后,黔江区水田乡水田村的养猪场热闹不已。42岁的饲养员郑素梅身着黑色皮制围裙,推着满载饲料的“四轮车”,步入猪舍。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猪崽们兴奋地挤上来,等着享用美味的午餐。  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12000头。  “多亏了生猪产业互助组,让我们这些留守妇女找到了生活的价值。”笑容堆在郑素梅憨厚的脸上。  生猪产业互助组只是黔江991个“土家姐妹”互助组之一。2011年初,黔江区已有51
导语:在“熊猫外交”的历史背景下,熊猫“香香”的诞生是中日友谊的见证,同时也拉动了一波 “香香经济效应”。  去年12月19日,刚过半周岁的雌性熊猫宝宝“香香”终于在出生地东京上野动物园开始公开亮相,这是上野动物园自1988年以来时隔近30年后再次有熊猫宝宝展出。  由于不少日本人热切盼望尽早一睹“香香”的芳容,为了保障“香香”的健康,上野动物园从12月19日至明年1月底每天開放两个半小时,采用提
在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进门左手边有一个小院,小院的门口左右各有一块木匾,像过年时门两侧的对联一样格外引人注目,两块木匾上分别写着,天桥宝三艺术团和中华非遗国术馆。据说在这一个院子里有两项国家级非遗,对这里的奥秘一定要一探究竟。  中幡与摔跤在传入天桥之前本是两项没有太多关系的体育运动,但自从传入天桥之后,宝三(本名:宝善林)对这两项运动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开拓了两项非遗传承的新时代。  又
话说中华刺绣业界,苏、蜀、湘、粤四大名绣平分天下,鼎足而立已千年。  直到21世纪初,美女史磊于重庆万州独创“三峡绣”一派,誓要冲出西南,问鼎中原……    “砖王”转身变绣娘    万州白岩路,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  数十名绣娘埋首纺织机前,跳跃的针脚拖出七彩丝线,在绢帛上勾勒霞光流云、渔舟唱晚……  38岁的老板史磊,穿一身锦绣旗袍,穿梭在满目锦绣之中。  21世纪头十年,这位美丽的东北女
人粪中70%~80%为水分,20%为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及其分解物等有机质,5%为硅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等灰分,新鲜人粪呈中性。人尿中95%为水分,其他为尿素、尿酸、马尿酸等有机物、氯化钠、磷酸盐、铵盐等无机盐。鲜尿呈微酸性,腐熟后呈碱性。人粪尿中有机质含量不高,但含氮量高,其中70%~80%的氮素呈尿素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快,可作基肥、追肥。    一、人粪尿的保存    1.修坑或厕
导语:  雪,不像雨水那样淅沥,不像雷声那样轰隆,它拖着单薄的身子,轻轻地飘落,用洁白装点这个世界。雪的身子很弱,但冬天的阳光暂时拿它没办法,它被踩在脚下,发出了一串悦耳的声音,把人们带入一场雪的盛宴。  雪,我思念你。从四月三日清晨落下最后一瓣的时候,我就开始思念你,直到十一月十日的傍晚,你的归来。221天,隔着十二场春雨,一千亩夏花,隔着十万片火红的秋叶,我一直在思念你。  想来,我还是爱你的
锡伯族家庙锡伯族家庙  沈阳太平寺,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俗称锡伯族家庙,是锡伯族人出资兴建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初建之时只有正殿五间,经过历代的维修和扩建,才逐步形成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寺院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院落。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四大天王等制像。嘉庆八年(1796年)佐领华沙布在大殿前的东西两面,刻立了锡伯文、汉文两座石碑。碑文不仅记载了锡伯族家庙的创立、扩建和修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