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來,随着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自发保护野生动物的力度逐年增大,鸟类取得良好生存环境的同时,数量也逐年上涨。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电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大片区域被纳入到电网规划建设范围中,其中难免会和鸟类生存领域出现交叉,使得鸟类把生活区域从原本的丛林树木转变为高压输电线路、线路铁塔上,给输电线路的安全造成极为不利影响。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征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给出部分解决措施,望借此为实际工作提高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征;解决措施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有着值得飞跃,各生产单位与普通百姓对于电能的需求逐渐上涨,高压输电在整个输电作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鸟类的数量不断上升,鸟害成为当前威胁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退耕还林等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使得鸟类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基于此,全面分析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征,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仅具有现实意识,而且是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
2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相关因素分析
鸟类频繁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活动,难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诸如局部范围内供电停止、线路跳闸等,不仅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而且也给供电企业供电的稳定性与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解决鸟害问题刻不容缓。
2.1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主要特征
就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现状分析,其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季节性;高压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在各个时间段都有发生,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春秋两季。这是由于春秋两季属于鸟类的迁徙季节,同时春天也是鸟类繁衍下一代的主要时期,因此春秋两季鸟类活动极为频繁,从而扩大了高压输电线路鸟害造成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鸟类大都会选择栖息在靠近水源的输电线路杆塔上,间接增加了鸟害故障出现的几率。(2)继发性;一般来说,大多数鸟类活动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其巢穴与栖息地也比较固定,基于此,若是某段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过鸟害故障,则短期内再次出现鸟害故障的几率相对较高。(3)时间性;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鸟害故障发生的时间大都发生在下午六点到次日早上八点这一时间段内,其中凌晨三点到六点这一时间段内发生鸟害故障的频率最高。这是由于此时间段内,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处于一个高峰值,而外界环境温度处于一个较低值,同时风速较小、湿度较大,从而导致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由于凝结过程出现露水,线路的绝缘性大幅降低,鸟类生活排泄导致绝缘子串发生闪络故障的几率加大,从而引起整个高压输电线路故障。
2.2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主要种类
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主要包括三大类:其一,有些大型鸟类喜欢站立在绝缘子上方的杆塔上,由于其消化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以及粘稠度,从而会使得绝缘子串周边出现具备一定导电性能的通道,进而出现绝缘子闪络故障,不仅如此,鸟类在线路上嬉戏打闹,也会增加线路出现当相接地或者相间短路等故障的几率。其二,部分体积较小且群居的鸟类,例如麻雀,其活动区域往往集中在某一特定范围内,使得区域内的绝缘子表面会产生大量粪便,一旦遭遇暴风雨气候,绝缘子表面的粪便会被潮解,使得线路表面绝缘能力大幅下降,从而导致绝缘子表面出现放电现象,进而出现污闪故障。其三,鸟类长期在高压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巢穴的原材料会减小绝缘子的有效绝缘距离,遭遇长时间降雨的时候,绝缘子的绝缘水平急剧下降,从而引起线路出现相间短路故障。
2.3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出现的主要原因
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强烈大风刮到搭建在杆塔上的鸟巢,一旦鸟巢掉落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就会出现短路跳闸故障。(2)鸟类消化排泄物大量堆积在绝缘子伞裙间,使得输电线路出现飞狐短接故障。(3)鸟类粪便长期堆积在杆塔横担上得不到及时清理,导致瓷瓶串被污染,在面临雨雾气候时,极易造成短接瓷瓶故障,从而形成线路闪络。(4)鸟类在筑巢过程中,部分树枝遗留在导线与横担上或者相邻导线之间,从而造成接地或者短路故障。(5)保护野生动物行动的深入落实,导致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多,高压输电线路鸟害极为频繁。
3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有效解决方法
3.1对高压输电线路鸟害频繁爆发区域进行划分
为了可以获取丰富的食物,鸟类一般会将栖息地或者活动范围控制在食物来源较为广泛的河流或者水库周围,若是恰巧河流或者水库周边搭建了线路杆塔,则鸟类往往会将巢穴搭建在杆塔上,因此河流与水库周边的杆塔是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相对集中场所。基于此,为了尽可能减少鸟害故障出现的几率,相关部门可以对比分析近些年来鸟害频繁爆发的区域,对附近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将此区域作为防治鸟害的重点区域,缩小鸟害控制的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失。
3.2强化预防技术
一般来说,预防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主要方式包括在线路杆塔附近人工搭设鸟巢使鸟类远离线路或者在鸟害故障发生较为频繁区域安装相关的鸟类去驱除设备。现阶段而言,鸟类驱除最有效的设备就是电子驱鸟器,其工作的主要原理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源动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令鸟类恐惧的声音并伴有闪光现象,从而实现驱鸟的目标。虽然电子驱鸟器效果好,但是其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不适合广泛应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取安装价格低廉的防鸟刺或者防鸟挡板,此种防鸟措施不仅装卸简单,而且操作十分容易。选取防鸟装置的时候,必须考虑其是否能够应对各种天气环境,可以长期工作。由于鸟类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相同驱鸟装置在投入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更换另一种驱鸟装置,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对现有的驱鸟装置进行不断改良。
3.3及时拆除影响物
不是所有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鸟类巢穴都会对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线路中存在的鸟巢进行仔细排查,之后进行分类,在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在地线担上或者塔身搭建的鸟巢不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此类鸟巢可以不进行拆除处理。但是对于搭建在耐张跳线或者串挂点上的鸟巢应给与立刻拆除。在高压输电线路通电状况时进行鸟巢拆除工作,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带电操作的相关规范,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鸟巢进行拆除。鸟巢拆除的时间应当尽量选择在天气状况良好且气候相对干燥的时间段,同时必须确保鸟巢不存在树枝下垂状况或者下垂的物体和导线之间的距离处于安全事故距离,只有满足此种前提,才可以进行鸟巢的拆除工作,才可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对线路的正常运行以及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够造成直接影响。基于此,电力企业必须在全面掌握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征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影响线路安全性的鸟巢予以拆除,从而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电力企业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辜跃武.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点及防治策略[J].通讯世界,2014(23):52-53.
[2]曾灿辉.高压输电线路鸟害防治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187-188.
[3]何义良. 基于主动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防鸟装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谷飞,男(1981-10),本科,助理工程师、技师,主要从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刘炜,男(1981-09),本科,助理工程师、技师,主要从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征;解决措施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有着值得飞跃,各生产单位与普通百姓对于电能的需求逐渐上涨,高压输电在整个输电作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鸟类的数量不断上升,鸟害成为当前威胁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退耕还林等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使得鸟类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基于此,全面分析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征,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仅具有现实意识,而且是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
2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相关因素分析
鸟类频繁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活动,难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诸如局部范围内供电停止、线路跳闸等,不仅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而且也给供电企业供电的稳定性与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解决鸟害问题刻不容缓。
2.1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主要特征
就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现状分析,其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季节性;高压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在各个时间段都有发生,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春秋两季。这是由于春秋两季属于鸟类的迁徙季节,同时春天也是鸟类繁衍下一代的主要时期,因此春秋两季鸟类活动极为频繁,从而扩大了高压输电线路鸟害造成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鸟类大都会选择栖息在靠近水源的输电线路杆塔上,间接增加了鸟害故障出现的几率。(2)继发性;一般来说,大多数鸟类活动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其巢穴与栖息地也比较固定,基于此,若是某段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过鸟害故障,则短期内再次出现鸟害故障的几率相对较高。(3)时间性;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鸟害故障发生的时间大都发生在下午六点到次日早上八点这一时间段内,其中凌晨三点到六点这一时间段内发生鸟害故障的频率最高。这是由于此时间段内,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处于一个高峰值,而外界环境温度处于一个较低值,同时风速较小、湿度较大,从而导致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由于凝结过程出现露水,线路的绝缘性大幅降低,鸟类生活排泄导致绝缘子串发生闪络故障的几率加大,从而引起整个高压输电线路故障。
2.2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主要种类
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主要包括三大类:其一,有些大型鸟类喜欢站立在绝缘子上方的杆塔上,由于其消化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以及粘稠度,从而会使得绝缘子串周边出现具备一定导电性能的通道,进而出现绝缘子闪络故障,不仅如此,鸟类在线路上嬉戏打闹,也会增加线路出现当相接地或者相间短路等故障的几率。其二,部分体积较小且群居的鸟类,例如麻雀,其活动区域往往集中在某一特定范围内,使得区域内的绝缘子表面会产生大量粪便,一旦遭遇暴风雨气候,绝缘子表面的粪便会被潮解,使得线路表面绝缘能力大幅下降,从而导致绝缘子表面出现放电现象,进而出现污闪故障。其三,鸟类长期在高压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巢穴的原材料会减小绝缘子的有效绝缘距离,遭遇长时间降雨的时候,绝缘子的绝缘水平急剧下降,从而引起线路出现相间短路故障。
2.3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出现的主要原因
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强烈大风刮到搭建在杆塔上的鸟巢,一旦鸟巢掉落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就会出现短路跳闸故障。(2)鸟类消化排泄物大量堆积在绝缘子伞裙间,使得输电线路出现飞狐短接故障。(3)鸟类粪便长期堆积在杆塔横担上得不到及时清理,导致瓷瓶串被污染,在面临雨雾气候时,极易造成短接瓷瓶故障,从而形成线路闪络。(4)鸟类在筑巢过程中,部分树枝遗留在导线与横担上或者相邻导线之间,从而造成接地或者短路故障。(5)保护野生动物行动的深入落实,导致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多,高压输电线路鸟害极为频繁。
3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有效解决方法
3.1对高压输电线路鸟害频繁爆发区域进行划分
为了可以获取丰富的食物,鸟类一般会将栖息地或者活动范围控制在食物来源较为广泛的河流或者水库周围,若是恰巧河流或者水库周边搭建了线路杆塔,则鸟类往往会将巢穴搭建在杆塔上,因此河流与水库周边的杆塔是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发生相对集中场所。基于此,为了尽可能减少鸟害故障出现的几率,相关部门可以对比分析近些年来鸟害频繁爆发的区域,对附近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将此区域作为防治鸟害的重点区域,缩小鸟害控制的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失。
3.2强化预防技术
一般来说,预防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主要方式包括在线路杆塔附近人工搭设鸟巢使鸟类远离线路或者在鸟害故障发生较为频繁区域安装相关的鸟类去驱除设备。现阶段而言,鸟类驱除最有效的设备就是电子驱鸟器,其工作的主要原理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源动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令鸟类恐惧的声音并伴有闪光现象,从而实现驱鸟的目标。虽然电子驱鸟器效果好,但是其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不适合广泛应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取安装价格低廉的防鸟刺或者防鸟挡板,此种防鸟措施不仅装卸简单,而且操作十分容易。选取防鸟装置的时候,必须考虑其是否能够应对各种天气环境,可以长期工作。由于鸟类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相同驱鸟装置在投入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更换另一种驱鸟装置,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对现有的驱鸟装置进行不断改良。
3.3及时拆除影响物
不是所有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鸟类巢穴都会对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线路中存在的鸟巢进行仔细排查,之后进行分类,在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在地线担上或者塔身搭建的鸟巢不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此类鸟巢可以不进行拆除处理。但是对于搭建在耐张跳线或者串挂点上的鸟巢应给与立刻拆除。在高压输电线路通电状况时进行鸟巢拆除工作,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带电操作的相关规范,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鸟巢进行拆除。鸟巢拆除的时间应当尽量选择在天气状况良好且气候相对干燥的时间段,同时必须确保鸟巢不存在树枝下垂状况或者下垂的物体和导线之间的距离处于安全事故距离,只有满足此种前提,才可以进行鸟巢的拆除工作,才可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压输电线路鸟害对线路的正常运行以及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够造成直接影响。基于此,电力企业必须在全面掌握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征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影响线路安全性的鸟巢予以拆除,从而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电力企业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辜跃武.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点及防治策略[J].通讯世界,2014(23):52-53.
[2]曾灿辉.高压输电线路鸟害防治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187-188.
[3]何义良. 基于主动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防鸟装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谷飞,男(1981-10),本科,助理工程师、技师,主要从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刘炜,男(1981-09),本科,助理工程师、技师,主要从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